课程与教学论(海南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论(海南师范大学)
4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4/04/26
开课时间2024/01/21 - 2024/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课程与教学论》精品课程建设主要源于两大背景:一是国家教师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颁布,体现了国家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开发教材与课程资源、开展教学与评价,以及认定教师资格的重要依据,也是本课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之一。为此,顺应教师教育改革的时代趋势,促进高师院校课程改革与发展,需要加强《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二是师范院校本科教学质量提升的必然要求。本科教学是师范院校的核心工作,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而课程与教学更是其重中之重,直接决定了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载体和方式方法。因此,提升本科教学质量,需要加强《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课程与教学导论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课程的实质
李森
教学的实质
李森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李森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李森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与方法
李森
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历史
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程
谢慧盈
古代中西方的课程与教学
谢慧盈
近代中国的课程与教学
谢慧盈
近代西方的课程与教学
谢慧盈
现代中国的课程与教学
谢慧盈
现代西方的课程与教学
谢慧盈
课程价值与教学目标
课程价值的内涵
王标
课程价值的取向及对教学目标的影响
王标
教学目标及其构成系统
王标
教学目标的分类
王标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
课程开发的含义与层次
崔友兴
课程开发的模式
崔友兴
教学设计解读
崔友兴
教学设计的过程
崔友兴
课程资源与教学内容
课程资源的内涵与分类
李伟诗
新课程资源观的基本理念
李伟诗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李伟诗
教科书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呈现
李伟诗
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
课程实施
曹艳春
教学的构成要素和组织形式
曹艳春
有效教学与有效教学行为
曹艳春
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
曹艳春
教学模式、方法和策略
曹艳春
课程领导与课堂教学管理
课程领导解读
崔友兴
课程领导策略
崔友兴
课堂教学管理的含义与类型
崔友兴
课堂教学管理的特征
崔友兴
课堂教学管理的内容与策略
崔友兴
课程与教学评价
课程与教学评价概述
谢慧盈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
谢慧盈
课程评价
谢慧盈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
谢慧盈
课程与教学变革
课程与教学变革概述
王标
课程与教学变革动因
王标
课程与教学变革模式
王标
课程与教学变革策略
李伟诗
课程与教学变革趋势
李伟诗
课程与教学研究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意义
曹艳春
课程与教学研究内容
曹艳春
课程与教学研究范式
曹艳春
课程与教学研究方法
曹艳春
  •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导论

    本章主要介绍课程与教学的定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法,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等内容。

  • 1.1课程的实质

    本节内容从时间历时性的角度和空间共时性的角度对课程的定义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指出课程是一种教育性经验,是学校场域中存在和生成的有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以及学生通过学习后形成的积极经验。

  • 1.2教学的实质

    本节内容包括教学内涵的历史演变;教学概念的当下解读;教学的基本内涵。

  • 1.3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本节内容对课程与教学的五种关系观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课程与教学关系的“一体多面”观,“一体”是指课程与教学的本质关系,即在本质上课程与教学是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的关系,二者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持续性发展为宗旨,在实践中课程与教学既具有自身的特征,同时又相互交涉,融为一体。“多面”是指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观,即由于主体遵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分析视角,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看法必然观点迥异,从而呈现出“大教学观”、“大课程观”、“相互独立观”、“相互作用观”以及“整合观”等课程与教学关系观。

  • 1.4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节对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进行了阐述,认为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课程与教学问题,具体而言,包括教与学的关系、课程与教学的操作以及课程与教学的条件。同时,本节还对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论述。

  • 1.5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与方法

    本节对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方法进行了讨论。

  • 第二章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历史

    本章内容由五部分构成:第一节主要梳理了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程;第二节主要梳理与评述了古代中西方的课程与教学;第三节主要梳理与评述了近代中国的课程与教学;第四节主要介绍了近代西方的课程与教学;第五节主要阐述了现代中国的课程与教学;第六节主要介绍了现代西方的课程与教学。

  • 2.1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程

    本节内容主要梳理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从课程与教学实践角度,按照思想和理论的发展脉络,把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

  • 2.2古代中西方的课程与教学

    中国从夏、商、周到宋元明清时期以及西方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对课程与教学的探索和思考。

  • 2.3近代中国的课程与教学

    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时期和新民主主义时期的课程和教学目的、方法与评价。

  • 2.4近代西方的课程与教学

    近代西方从17世纪中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到19世纪末的课程与教学探索。“百科全书”式课程、《大教学论》、班级授课制和“五段教学法”。

  • 2.5现代中国的课程与教学

    现代中国在社会主义过渡、探索到建设时期的课程与教学。

  • 2.6现代西方的课程与教学

    西方国家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课程与教学。

  • 第三章课程价值与教学目标

    本章主要介绍了课程价值和教学目标的含义、三种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分析了课程价值取向对教学目标的影响,探讨了教学目标系统各要素及相互关系,论述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以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目标的基本类型。

  • 3.1课程价值的内涵

    本节主要介绍和分析了课程价值的丰富含义。

  • 3.2课程价值的取向及对教学目标的影响

    本次主要介绍课程价值的三种基本取向,及其对教学目标设计的影响。

  • 3.3教学目标及其构成系统

    本节主要介绍了教学目标的内涵,以及教学目标的构成系统。

  • 3.4教学目标的分类

    本节主要介绍了布卢姆等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和三维目标的具体内容。

  • 第四章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

    本章在认识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基本关系的基础上,明确了课程开发的含义;分别从课程开发的内容角度介绍了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的课程开发;从课程开发主体的角度介绍了国家、地方与校本层面的课程开发,并对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和情境模式等做了介绍;最后在认识教学设计含义的基础上,介绍了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与操作。

  • 4.1课程开发的含义与层次

    本节内容对课程开发的缘起及其含义、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从内容和主体的视角对课程开发的层次进行了剖析。

  • 4.2课程开发的模式

    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过程模式、情境模式

  • 4.3教学设计解读

    本节分别从科学、技术和系统的视角对教学设计的内涵进行了解读。同时,对教学设计的基本性、现代性、开放性、系统性原则进行了详细论述。

  • 4.4教学设计的过程

    本节对教学设计的过程,即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 第五章课程资源与教学内容

    随着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实施,地方、学校和教师也相应地被赋予了一定的课程开发的权责。
    课程资源开发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课程资源开发的方法主要有体验法、探究法、陶冶法、故事法和反思法。
    教材内容的选择要依据课程目标、学生的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发展需要。

  • 5.1课程资源的内涵与分类

    本节主要介绍课程资源的内涵以及课程资源的分类。

  • 5.2新课程资源观的基本理念

    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自身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 5.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本节主要着眼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成长两方面,阐释了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并具体介绍了探究法、体验法、故事法、反思法等课程资源开发的方法。

  • 5.4教科书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呈现

    本节主要介绍了如何选择、组织和呈现教科书内容。

  • 第六章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

    本章主要介绍了课程实施,包括课程实施的内涵、取向、类型以及影响因素等内容;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的构成要素、有效教学与有效教学行为、教学过程的本质与规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等内容。

  • 6.1课程实施

    本节主要简述课程实施,包括其内涵、取向、类型以及影响因素等内容。

  • 6.2教学的构成要素和组织形式

    本节主要介绍和分析了教学构成要素和教学组织形式。

  • 6.3有效教学与有效教学行为

    本节对有效教学的概念、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有效教学行为标准进行了论述。

  • 6.4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

    本节揭示和分析了教学过程的本质和教学过程的规律。

  • 6.5教学模式、方法和策略

    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概念及分类;三个概念的辨析

  • 第七章课程领导与课堂教学管理

    本章主要阐明了课程领导与课堂教学管理的内涵,分析了课程领导的特征、课堂教学管理的类型,介绍了课程领导和课堂教学管理的任务和内容,提出了课程领导及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策略。

  • 7.1课程领导解读

    本节对课程领导的含义进行了分析,认为课程领导是学校全体成员运用课程和组织领导理论,彼此合作推进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课程决策、课程评价等活动的一系列行为和过程。同时,课程领导的特征包括共同参与性、民主平等性、互动对话性、发展生成性。

  • 7.2课程领导策略

    本节从教师主体和学校管理两个角度对课程领导的策略进行了系统论述。

  • 7.3课堂教学管理的含义与类型

    课堂教学管理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有目的、有计划和多维度地协调课堂内外各种因素,顺利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按照教师的领导方式,可以将课堂教学管理划分为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的课堂教学管理;按照教师课堂教学管理的态度,可以将课堂管理划分为积极的课堂管理和消极的课堂管理;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的处理方式,可以将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划分为预防性管理和干预性管理。

  • 7.4课堂教学管理的特征

    课堂教学管理具有教育性、及时性、协作性、规范性、系统性、自组织性和整体性的特征。

  • 7.5课堂教学管理的内容与策略

    课堂教学管理主要包括课堂纪律管理、课堂问题行为管理、课堂教学气氛管理以及课堂教学交流管理。课堂教学管理策略包括目标导向策略、正面激励策略、行为矫正策略和有效交流策略。

  • 第八章课程与教学评价

    课程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通过系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与资料,考察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以及对课程开发过程、课程计划和实施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是以课堂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合理标准和有效方法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和行为变化的过程及结果的评价,是课程与教学评价环节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

  • 8.1课程与教学评价概述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内涵、类型、功能和主要模式。

  • 8.2教师课堂教学评价

    本节主要包括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课堂教学过程、课堂课程系统、课堂教学素养,以及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评价的评价。

  • 8.3课程评价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对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课程开发过程、课程计划和实施效果进行的评价。

  • 8.4学生学业成就评价

    本节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进展和行为变化的过程及结果的评价,以及在评价的准备、实施和反馈阶段的主要方法和发展趋势。

  • 第九章课程与教学变革

    本章介绍了课程与教学变革的含义、特点和功能,探讨了课程与教学变革的动因、模式和策略,提出了课程与教学变革的发展趋势。

  • 9.1课程与教学变革概述

    介绍课程与教学变革的含义、特点和功能。

  • 9.2课程与教学变革动因

    介绍课程与教学变革的动因。

  • 9.3课程与教学变革模式

    介绍四种课程与教学变革的基本模式。

  • 9.4课程与教学变革策略

    介绍课程与教学变革的主要策略

  • 9.5课程与教学变革趋势

    分析课程与教学变革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十章课程与教学研究

    本章主要介绍了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意义、内容、范式和方法等内容。

  • 10.1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意义

    本节简述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指出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意义在于:发展课程与教学理论,改进课程与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10.2课程与教学研究内容

    本节简述课程与教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对研究范畴和研究问题两层次的分析,有助于全面把握研究内容。

  • 10.3课程与教学研究范式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科学主义范式、课程与教学研究的人文主义范式

  • 10.4课程与教学研究方法

    本节主要介绍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研究范式,根据这两个范式,课程与教学研究方法可分为三类:一是科学主义研究范式下的量化研究;二是人文主义研究范式下的质化研究;三是融合了量化和质化研究的课堂观察和行动研究。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课程与教学导论

    1.1 课程的实质

    1.2 教学的实质

    1.3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1.4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1.5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与方法

    视频数5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历史

    2.1 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程

    2.2 古代中西方的课程与教学

    2.3 近代中国的课程与教学

    2.4 近代西方的课程与教学

    2.5 现代中国的课程与教学

    2.6 现代西方的课程与教学

    视频数6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课程价值与教学目标

    3.1 课程价值的内涵

    3.2 课程价值的取向及对教学目标的影响

    3.3 教学目标及其构成系统

    3.4 教学目标的分类

    视频数4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

    4.1 课程开发的含义与层次

    4.2 课程开发的模式

    4.3 教学设计解读

    4.4 教学设计的过程

    视频数4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课程资源与教学内容

    5.1 课程资源的内涵与分类

    5.2 新课程资源观的基本理念

    5.3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5.4 教科书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呈现

    视频数4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

    6.1 课程实施

    6.2 教学的构成要素和组织形式

    6.3 有效教学与有效教学行为

    6.4 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

    6.5 教学模式、方法和策略

    视频数5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课程领导与课堂教学管理

    7.1 课程领导解读

    7.2 课程领导策略

    7.3 课堂教学管理的含义与类型

    7.4 课堂教学管理的特征

    7.5 课堂教学管理的内容与策略

    视频数5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课程与教学评价

    8.1 课程与教学评价概述

    8.2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

    8.3 课程评价

    8.4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

    视频数4
  • 第九章  作业测试
    第九章 课程与教学变革

    9.1 课程与教学变革概述

    9.2 课程与教学变革动因

    9.3 课程与教学变革模式

    9.4 课程与教学变革策略

    9.5 课程与教学变革趋势

    视频数5
  • 第十章  作业测试
    第十章 课程与教学研究

    10.1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意义

    10.2 课程与教学研究内容

    10.3 课程与教学研究范式

    10.4 课程与教学研究方法

    视频数4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