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学习任务,引领学员进入单片机的世界,从单片机最小系统到数字钟的综合设计,让学员掌握51单片机并行I/O口、定时器和中断系统以及数码管的综合运用,逐步建立起单片机C51编程的逻辑思维和开发技能。
2. 课程建设:课程2008年获评国家精品课程,2009年出版配套教材《单片机应用技术(C语言版)》,2012年转型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14年获评校级教改项目:单片机应用技术系列微课建设;2015年立项学校首批慕课建设,2016年出版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单片机基础与应用(C语言版)》,2021年立项为学校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同年获评广东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2年立项为校级金课。
3.教材建设:新形态一体化教材,成效好。 课程组编写的新形态融媒体教材《单片机应用技术(C语言版)》,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理念,广受师生欢迎,已成为国内使用最广、影响最大的单片机类课程教材。
4.教学方法:独创线上“五步教学法”,效果好。 线上“五步教学法”包括做什么、跟我做、听我讲、跟我学、自己做五个步骤,是在单片机系统设计工作过程的基础上独创的适合线上教学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科学高效的学习路径和支架,同时有效化解了线上学习对学生形成的距离感,教学效果好。
5. 课程思政:构建思政体系,弘扬民族自信。将深圳特区的“拓荒牛”精神与信息技术的“高科技”创新发展紧密结合,形成创新实践引领、特区精神铸魂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围绕“讲述深圳故事,弘扬特区精神”为主线实施价值塑造,凝练成以“科技报国之理想信念、精益求精之工匠精神、敢闯会创之开拓意识”为核心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6. 课程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与课程相关获奖多。 团队成员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100%双师。
课程负责人王静霞是学校教学名师,国内高职单片机领域的教学专家,具有丰富的课程开发和应用经验。2012年主持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单片机应用技术”建设,2014年主持学校信息化课程“单片机应用技术”系列微课项目建设,其中六个微课获得国家级比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和三等奖(1项),2015年主持学校首批MOOC“单片机应用技术”建设,两个教学单元分别获得2017年、2018年广东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获得2017年广东省教育软件大赛慕课一等奖,微课一等奖各一项,2018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主编出版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发行量超过40万册,2021年获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
杨宏丽为学校教学名师,主持 国家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子项目,曾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微课“单片机中断系统结构”获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大赛二等奖,陈海松曾获学校青年教师大赛二等奖、广东省信息化大赛一等奖、国家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唐建东指导学生获得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家一等奖,柴继红获学校“说课程”工科组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