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尺谱概论》课程所选取的工尺谱均是目前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乐谱形式:昆曲工尺谱、琵琶工尺谱、西安鼓乐俗字谱、智化寺京音乐工尺谱、福建南音工尺谱等进行系统的学习和了解,借此认识传统音乐的诸多特征:传统音乐的传承方式,在记谱法上的框架性特征,乐谱与乐器、宫调、乐律之间的密切关系等等,进而对中国传统音乐增强理论和感性上的认识。本课程以工尺谱的实际译谱和模唱为主,辅以必要的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在掌握一定技能的同时对有关工尺谱的基本理论知识有所了解,作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对工尺谱框架性、简约性、即兴性的基本特点有个初步认识,另外,可以唱念一些有代表性的工尺谱乐谱,从而增加对工尺谱的感性认识。
绪 言 工尺谱在中国传统乐谱中的地位和价值
绪 言 工尺谱在中国传统乐谱中的地位和价值
第一讲 工尺谱的历史发展概况
第一节 有关工尺谱产生的几种观点
第二节 工尺谱及其与之相关的两种乐谱
第三节 工尺谱的历史发展脉络
第一讲 工尺谱的历史发展概况
第二讲 以“上”字为调首的工尺谱——昆曲工尺谱的特征
第一节 什么是调首
第二节 昆曲的艺术特征
第三节 昆曲的历史地位
第四节 昆曲工尺谱的特征
第二讲 昆曲工尺谱及其译谱
第三讲 以“上”字为调首的工尺谱——昆曲工尺谱译谱
第一节 昆曲工尺谱的译谱
第二节 昆曲工尺谱的润腔
第三讲 以“上”字为调首的工尺谱——昆曲工尺谱译谱
昆曲工尺谱译谱
第四讲 以“上”字为调首的工尺谱——琵琶工尺谱的特征
第一节 琵琶音乐发展概述
第二节 琵琶工尺谱的特征
第四讲 以“上”字为调首的工尺谱——琵琶工尺谱的特征
第五讲 以“上”字为调首的工尺谱——琵琶工尺谱译读
第一节 乐谱中的相关术语释义
第二节 记谱方式对节拍与节奏的影响
第三节 制约谱字实际音高的几种因素
第四节 移调记谱带来的调关系问题
第五讲 以“上”字为调首的工尺谱——琵琶工尺谱译读
第六讲 以“合”字为调首的工尺谱——西安鼓乐俗字谱的特征
第一节 西安鼓乐概述
第二节 现存乐谱、谱字与谱式
第三节 宫调体系
第六讲 以“合”字为调首的工尺谱——西安鼓乐俗字谱的特征
第七讲 以“合”字为调首的工尺谱——西安鼓乐俗字谱译读
第一节 乐谱中的相关术语释义
第二节 独特的润腔手法“哼哈”
第三节 关于韵曲的几个问题
第四节 译读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七讲 以“合”字为调首的工尺谱——西安鼓乐俗字谱译读
第八讲 以“合”字为调首的工尺谱——中国佛教京音乐工尺谱的特征
第一节 中国佛教京音乐概述
第二节 京音乐工尺谱的特征
第八讲 以“合”字为调首的工尺谱——中国佛教京音乐工尺谱的特征
第九讲 以“合”字为调首的工尺谱——中国佛教京音乐工尺谱译读
第一节 乐谱中的相关术语释义
第二节 译读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九讲 以“合”字为调首的工尺谱——中国佛教京音乐工尺谱译读
第十讲 以“尺”字为调首的工尺谱——福建南音概述
第一节 乐队编制
第二节 体裁形式
第三节 南音社团
第十讲 以“尺”字为调首的工尺谱——福建南音概述
第十一讲 以“尺”字为调首的工尺谱——福建南音工尺谱译谱
第一节 现存乐谱
第二节 乐谱谱字与谱式
第三节 调首与管门
第四节 福建南音工尺谱的译谱
第十一讲 以“尺”字为调首的工尺谱——福建南音工尺谱译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