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背景
手工制作属于美术教育的范畴,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课程团队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做好美育工作,遵循美育特点,弘扬美育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到 《手工制作》的课程当中,让手工使者身心都健康成长。
◆ 课程的学习内容
1、基于当代美学和手工专业的理论、观念,通过色彩、比例、构成去剖析和解读手工视觉美感,帮助学子们更好地理解手工作品的审美理想和情趣,提升手工视觉的美感素养。
2、手工属于民间美术的范畴,蕴含丰厚的文化内涵。课程合理选择优秀的民间美术教学资源导入手工课程设置对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以及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因而,《手工制作》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以民间美术为主线,将学前手工课程体系的内容分成壁饰类、摆设类、实用类、娱乐类四个“模块”,四个模块下各设5个章节,共20个章节。20个章节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的螺旋式上升规律,浑然一体,让学生可以更清晰地掌握教学脉络,循序渐进地把与学前手工相关的民间美术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3、非遗手工篇是在具备了一定的手工基础之后进行的创作活动,它既是对之前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也是对学习者创作水平的检验。通过分享剪纸艺术、中华云肩、皮影戏艺术、扎染艺术、面塑艺术,强调手工的实用性、创造性、民族性,旨在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全社会共同保护非遗、传承非遗,增强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