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绪论
本章主要讲解安全及安全科学的相关概念
-
●1.1安全问题的产生和认识过程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是生命与健康的基本保障。自人类诞生以来,就离不开安全这个基本需求。安全与人类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是密不可分的,纵观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安全思想贯穿始终。本节主要介绍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安全问题是如何产生,以及如何认识安全问题。
-
●1.2安全的概念
本节通过安全与不安全两种状态的对比,以及不同学者的安全定义对比,介绍了安全概念的本质和内涵。
-
●1.3安全的基本特征
安全科学是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安全的本质是实现人—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要认识安全的本质,首先就需要探讨其基本特征。
-
●1.4安全科学及其发展
安全科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的科学体系。在安全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对安全科学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本节通过分析安全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学者关于安全科学的定义,介绍了安全科学的定义及安全科学研究对象。
-
●1.5安全学科体系
本节从完整的学科体系构成出发,通过分析安全的构成要素及安全科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介绍了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
-
第二章安全属性
本章从人的属性入手解释安全的本质属性
-
●2.1人的属性
本节通过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介绍,分析了人的属性与安全属性的相关性。
-
●2.2安全的自然属性
本节通过安全运动中人与自然界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相联系的现象和过程分析安全的自然属性,反应了人与物在自然关系中的自然属性和规律。
-
●2.3安全的社会属性
本节通过分析与人的社会属性紧密相连的安全规律介绍安全的社会属性,即基于人的社会属性而产生的安全现象和运动规律。
-
第三章安全观
本章介绍安全观及安全价值观的内涵
-
●3.1安全观
本节主要介绍安全观的定义及大安全观的内涵与发展
-
●3.2安全价值观
本节主要介绍安全价值观的概念、特点及其作用
-
●3.3安全的社会价值
本节主要介绍安全社会价值的5个表现,包括战略价值、信誉价值、社会价值、环境价值、生命健康价值
-
●3.4安全的经济价值
本节主要介绍安全社会价值的5个表现,包括战略价值、信誉价值、社会价值、环境价值、生命健康价值
-
第四章安全认识论
本章从事故的基本特征与事故原因出发,介绍各种事故致因理论,并结合案例分析运用相关知识
本章从事故的基本特征与事故原因出发,介绍各种事故致因理论,并结合案例分析运用相关知识 -
●4.1安全哲学观
本节首先介绍四种安全哲学观的内涵,包括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普遍联系中把握本质、在动态中把握安全规律、矛盾分析法,然后重点介绍了安全与危险的统一性和矛盾性;介绍了安全科学的联系观与系统观,然后介绍了安全的质变与量变主要特点
-
●4.2安全规律
本节主要介绍安全规律,包括生存规律、构成规律、发展变化规律
-
●4.3事故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本节主要介绍了事故的各种定义,重点讲述了工伤事故的认定;介绍了事故的基本特征,包括因果性、偶然性、必然性、规律性、潜在性、再现性、预测性、复杂性等
-
●4.4事故的影响因素与事故分类
本节主要从人、物、环境、管理、事故处理等方面介绍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
-
●4.5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本节介绍了事故频发倾向论的产生,以及转变为事故遭遇倾向论的发展过程,并分析了该事故致因理论的局限性。
-
●4.6事故因果理论
事故的发生与其原因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因”与“果”有继承性,前段的结果往往是下一段的原因。事故现象是“后果”,与其“前因”有必然的关系。
-
●4.7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本节主要介绍了能量意外释放事故致因论,即不正常或不希望的能量意外释放并转移于人体造成伤害事故。 该理论阐明了伤害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指明了防止伤害事故就是防止能量意外释放,防止人体接触能量。
-
●4.8系统观点的人因失误论
本节主要介绍了以瑟利模型为代表的人因失误论
-
●4.9轨迹交叉论
本节主要介绍了轨迹交叉论的主要思想及其内涵以及该理论的应用
-
●4.10事故预防
本节介绍了事故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孕育阶段、生长阶段和损失阶段,各阶段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事故预防的层次、事故预防法则和事故预防原则。
-
●4.11事故预测
本节介绍了事故预测的基本原理,即运用各种知识和科学手段,分析、研究历史资料,对安全生产发展的趋势或可能的结果进行事先的推测和估计。
-
第五章安全方法论
本章介绍各种安全工作方法
本章介绍各种安全工作方法 -
●5.1本质安全化
本质首先介绍了本质安全化的概念及特点,然后重点从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减低事故严重度两个方面介绍了本质安全化的方法;并以实例展示的方式介绍了实现设备本质安全化的基本途径。
-
●5.2安全生产管理一体化方法
本节首先介绍了安全生产管理一体化的基本思想,然后重点介绍了全面安全管理的内容,包括全面目标安全管理、全员安全管理、全过程安全管理、全部工作安全管理;介绍了安全目标管理的内涵及其特点,然后重点介绍了安全目标管理的实施程序。
-
●5.3系统原理
本节首先介绍了系统的基本特点,包括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然后重点介绍了现代管理学中的系统原理及其在安全领域中的应用,包括整分合原理、反馈原理、封闭原理、弹性原理;还介绍了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解决安全问题的必要性,然后介绍了安全确认性思想和危险检出型思想的内涵及其在高技术系统中的应用。
-
●5.4人机匹配方法
本节从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防止物的不安全状态、人机相互匹配等方面详细讲解了具体的人机匹配方法
-
●5.5安全教育方法
本节首先介绍了安全教育的基本原则,然后介绍了具体的安全教育方法及其适用特点
-
第六章安全行为原理
本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角度出发,介绍人的安全行为本质,并讲解安全行为管理方法
-
●6.1人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本节首先介绍了人的三种行为模式以及不安全行为的分类,然后重点介绍了影响人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个性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
●6.2不安全行为的识别与控制
本节首先介绍了不安全行为的性质分类,然后结合实例讲解了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方法
-
●6.3行为安全管理方法
本节首先解释了行为安全管理的理论基础,然后重点介绍了安全行为观察的实际方法
-
第七章安全文化原理
本章从文化的概念切入,讲解安全文化的定义,以及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
●7.1安全文化的内涵
本节首先介绍了文化的概念,进而引出安全文化的概念,然后介绍了安全文化的范畴和基本特征
-
●7.2企业安全文化
本节首先介绍了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然后讲解了企业安全文化的六大功能,介绍了企业安全文化的阶段,并且结合法律法规的要求,详细介绍了企业安全建设的具体内容。
-
●7.3其他安全文化
本节主要介绍了社区安全文化、交通安全文化、消防安全文化、休闲娱乐安全文化、保健安全文化的内容
-
第八章安全社会原理
本章从安全法律法规、管理体制等方面讲解安全社会原理
-
●8.1安全法规
安全法治就是以安全法律法规为基础,规范人的行为,查明不安全因素,消除安全隐患,增强监督管理的力度,从而达到安全的目的。本节介绍了安全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
-
●8.2安全管理体制
本节主要介绍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管理体制构成。
-
第九章安全经济原理
本章从安全投入与产出方面介绍安全经济学的相关原理
-
●9.1安全投入与产出分析
本节介绍安全投资的分类与来源渠道,分析影响安全投资的因素,并重点分析安全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
●9.2安全效益评价
本节介绍安全效益评价体系,以及宏观和微观安全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
-
●9.3事故损失计算
本节介绍事故损失的计算方法,包括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以及间接非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