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3/11/07
开课时间2022/09/19 - 2022/12/19
课程周期13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统计学是一门提供数据信息的搜集、整理、归纳和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应用性科学。统计学课程是经济类、管理类的核心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参与本课程授课的全体教师,长期致力于统计教学和统计研究工作,探索出一套适应于经管理类专业学生学习统计学的教学方法。本课程于2010年度获得上海市精品课程。
全课程共分10章,共讲授39节课程。具体章节安排如下:
    第1章绪论,通过案例介绍统计学的基本思想;
    第2章数据整理与描述,介绍如何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展示数据的统计图表的的描述性统计方法;
    第3章数据特征的度量,介绍描述数量特征的数据集中测度和离散测度的描述性统计方法;
    第4章统计指数,介绍综合指标两期变化分析,它属于社会经济统计特有的方法,包括综合指数、平均指数和指数体系;
    第5章抽样与抽样分布,第6章参数估计,第7章假设检验和第8章方差分析,介绍在无法或没必要搜集全面资料的前提下,如何进行统计推断,这是属于随机现象的推断统计处理方法;
    第9章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第10章时间序列分析,介绍线性回归模型和各种时间序列模型的应用,强调统计如何为认识社会现象的特征与规律服务。
  本课程在介绍每章节内容的同时配有大量案例,并结合最新版SPSS统计软件的运用,从案例分析入手,阐明统计分析的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本课程的特色是:内容全面、完整、有新意;自成体系,逻辑严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注重思想,注重应用。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基本统计思想和各种定量分析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程大纲
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总 课 时:39学时 ,1学时教学约15分钟
第一章    绪论  3学时                            
1.1    统计与统计学
1.2    统计方法与统计概念介绍
1.3    SPSS统计软件操作
第二章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4学时
2.1 数据定义
2.2 数据搜集
2.3 数据整理和统计表
2.4 数据的描述—统计图形
第三章 数据特征的度量    4学时
3.1 数据集中程度的度量——均值和中位数
3.2 数据集中程度的度量——分位数和众数
3.3 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
3.4 SPSS软件在描述性统计中的应用
第四章 统计指数     5学时
4.1 统计指数概述
4.2 综合指数
4.3 平均指数
4.4 指数体系
4.5 常用经济指数
第五章 抽样与抽样分布   3学时
5.1 抽样方法介绍
5.2 抽样分布
5.3 抽样分布例题及方差分布
第六章 参数估计   4学时
6.1 总体均值的估计(上)
6.2 总体均值的估计(下)
6.3 总体比例和方差的估计
6.4 SPSS在参数估计中的应用
第七章 假设检验   4学时
7.1 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
7.2 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
7.3 总体比例与总体方差的检验
7.4 SPSS软件在假设检验中的应用
第八章 方差分析    3学时
8.1 方差分析的概述
8.2 单因素方差分析
8.3 双因素方差分析
第九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5学时
9.1 相关关系
9.2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9.3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及预测
9.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9.5 SPSS软件在相关和回归分析中的应用
第十章 时间序列分析    4学时
10.1 时间序列分析指标
10.2 时间序列构成因素
10.3 时间序列指数平滑及趋势模型法
10.4 SPSS软件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