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脑
5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3
开课平台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
开课高校浙江大学
开课教师胡亮
学科专业教育学体育学类
开课时间2024/03/08 - 2024/07/15
课程周期19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本慕课课程基于浙江大学开设的通识核心课程《运动与脑》建设,关注的是近几十年来飞速发展的运动与脑认知科学研究,及其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近些年来,脑科学的很多研究都和运动有关。另外,在世界多个政府机构发布《体力活动指南》中加入了运动改善脑健康的内容。这是因为科学家们发现,在人的大脑和心智发育、成熟和衰老的过程中,运动都起着积极的作用,运动不仅可以健身、健心,还可以健脑。然而,我们的大脑并非时刻保持理性,虽然认可运动锻炼可以产生身心收益,但要科学、理性地坚持下去并非易事。因此,运动与脑认知的研究既有科学价值,也和每个人息息相关,也正是本课程开设的动因。

本课程授课老师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体育学系胡亮教授。胡亮教授博士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曾参与多项有影响力的运动与脑认知研究。希望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介绍运动科学与脑认知科学的交叉领域所涉及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尤其是当前飞快演进的学术进展,并将其应用于实践。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运动对于不同年龄群体的大脑结构、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产生的机制;二、大脑如何控制人们的运动,认知功能如何影响人们对于运动和锻炼行为的选择、规划、管理和调整,认知心理因素在其中起什么作用。

课程将重点关注运动与脑认知的研究如何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讨论了一些值得大众了解的问题,例如:如何通过运动延缓认知衰老;运动是促进学习还是妨碍学习;运动如何帮助人们提高自控力; 为什么一方面运动本身可能会上瘾,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人们戒除网络、药物等有害的成瘾行为;运动如何改善情绪;如何让我们的大脑更好地管理和规划我们的运动行为。从而帮助人们了解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如何科学地认识和开发大脑,开展运动,如何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


课程大纲
专题1:课程介绍
1.1运动与脑认知的研究背景
1.2运动与脑认知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专题2:运动与认知老化(一)
2.1什么是认知老化?
2.2执行功能衰退理论和神经可塑性
专题2:运动与认知老化(二)
2.3运动与认知老化的经典研究案例
2.4运动与认知老化的研究回顾1
2.5运动与认知老化的研究回顾2
2.6研究总结与机制
专题3:运动与儿童青少年脑认知(一)
3.1专题导入
3.2主要概念界定
3.3运动影响儿童青少年认知功能的机制1
3.4运动影响儿童青少年认知功能的机制2
专题3:运动与儿童青少年脑认知(二)
3.5零点体育课的故事
3.6运动对儿童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影响
3.7总结与展望
3.8运动与儿童青少年学业成绩拓展案例
专题4:运动与自我控制(一)
4.1什么是自我控制?
4.2运动中的自我控制
4.3自我控制的神经科学基础
4.4自我控制力量模型
专题4:运动与自我控制(二)
4.5自我损耗
4.6自我损耗的双任务范式及调节策略
专题4:运动与自我控制(三)
4.7运动中的自我损耗调节
4.8自我控制资源产生与调节的机制
4.9运动如何影响自我控制?
专题5:运动与成瘾(一)
5.1什么是成瘾?
5.2什么是运动成瘾?
5.3运动成瘾有害吗?
专题5:运动与成瘾(二)
5.4运动可以帮助戒断成瘾吗?
5.5运动戒断成瘾的机制
专题6:运动与情绪(一)
6.1运动与情绪专题导入
6.2运动对抑郁的影响1
6.3运动对抑郁的影响2
专题6:运动与情绪(二)
6.4运动影响抑郁的机制1
6.5运动影响抑郁的机制2
专题6:运动与情绪(三)
6.6如何从神经认知角度理解焦虑?
6.7运动对焦虑的影响
6.8运动影响焦虑的机制
专题7:健康促进视角下的脑认知(一)
7.1运动与睡眠的关系1
7.2运动与睡眠的关系2
7.3运动影响睡眠的机制
专题7:健康促进视角下的脑认知(二)
7.4大脑如何管理和调节运动行为:社会认知理论
7.5大脑如何管理和调节运动行为:自我效能的作用
7.6大脑如何管理和调节运动行为: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