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课程共20讲,110个原创教学微视频,视频总时长达900分钟(包括部分拓展内容)。
二、本课程共40个学时,2学分,开课时间为 2023年02月27日 至 2023年06月30日。
三、本课程配套线下教材为《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九版)。
四、教学计划如下(2学时/讲):
第01讲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02讲 妊娠生理、妊娠诊断
第03讲 自然流产、早产、胎膜早破
第04讲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第05讲 妊娠合并心脏病、糖尿病
第06讲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病毒性肝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第07讲 前置胎盘,胎盘早剥
第08讲 正常分娩
第09讲 异常分娩
第10讲 胎儿窘迫、多胎妊娠、产褥感染
第11讲 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子宫破裂
第12讲 异位妊娠、不孕症与辅助生殖技术
第13讲 生殖器炎症、盆腔器官脱垂
第14讲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
第15讲 子宫颈肿瘤
第16讲 子宫肿瘤
第17讲 卵巢肿瘤、输卵管肿瘤及原发性腹膜癌
第18讲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第19讲 异常子宫出血、绝经综合征
第20讲 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
五、授课方式介绍
本课程秉承“以学为中心,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宗旨,对传统课程进行重构,实行“MOOC+SPOC+临床见习”相结合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程分为线上学习、线下课堂和线下见习三大模块。
(1)线上学习:课程的核心理论知识全部线上完成。包括微课视频、课件、作业和测试。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完成并就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发帖进行线上师生、生生讨论,自我测试,最大限度保证核心知识的掌握。
(2)线下课堂:线上MOOC内容支持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更高价值的课堂教学活动。将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团队学习TBL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核心知识的内化,锻炼临床思维。
(3)临床见习:包括临床技能训练和见习带教,在临床实践中锻炼临床技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六、成绩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线上评价体系。
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线上成绩是以“视频观看时长、完成测试、考试、作业情况及论坛发帖”之成绩为计算依据,各项目占比如下:
(1)视频观看 占 30%
(2)作业成绩 占 30%
(3)测验成绩 占 10%
(4)考试成绩 占 20%
(5)发帖讨论的成绩 占 5%
(6)笔记成绩 占5%
本课程最终成绩 = 线上成绩*20%+线下讨论课成绩*10%+线下实验考试成绩*10%+期末理论考试成绩*60%。
七、《妇产科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总学时:73(理论总学时40/实践总学时33)
周学时:(理论学时4/实践学时3)
学分:3.5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儿科、麻醉、眼视光等
1.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妇产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做好妇女保健,计划生育工作和进行医学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2.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妇产科学是医学科学的组成部分。它与解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密切相关, 基于内、外科学,又是一门非常独立的学科。
3.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使用教材,《妇产科学》谢幸,苟文丽主编 第九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书: 《中华妇产科学》曹泽毅主编 第三版 人民卫生出版
《妇产科学实习指导》沈铿,马丁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4.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线上成绩是以“视频观看时长、完成测试、考试、作业情况及论坛发帖”之成绩为计算依据, 各项目占比如下: (1)视频观看占30%; (2)作业成绩占30%; (3)测验成绩占10%; (4)考试成绩占20%; (5)发帖讨论成绩占5%,普通帖子0.5分一个,精华帖子1.0分一个; (6)笔记成绩占5%,普通笔记0.5分一个,精华笔记1.0分一个;
5.实践教学内容安排(3学时/次):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分娩机转、产科病史
产科门诊、产前检查、产前保健
观察产程,看接生;正常产褥
妇产科查房
妇科病史、妇检
妇科门诊
观看计划生育手术、妇科病史采集、书写
PBL 3幕(如:突然出血的准妈妈)
二、教学内容纲要
第01讲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一、目的与要求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了解女性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掌握正常月经的表现,性激素的生理作用,卵巢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组织学变化;月经周期主要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熟悉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之外的内分泌腺功能也对月经周期有影响。
2.能力目标:熟悉妇女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运用掌握的正常月经的表现,能够进行月经失调的诊断。运用卵巢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结合病例,分析简单的性激素化验结果。运用子宫内膜周期性组织学变化,分析简单的内膜病理报告。运用月经周期主要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分析排卵异常导致月经失调。运用甲状腺、肾上腺和胰腺对月经周期的影响知识,分析甲减、甲亢等对月经周期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关爱女性、了解女性的角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第02讲 第一节 妊娠生理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胎盘形成及其功能,熟悉妊娠期母体变化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对妊娠生理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妊娠妇女为孕育下一代所发生适应性的生理变化。认识到胎盘功能在维系胎儿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为后面章节有关胎儿监护进行基础原理铺垫。
3.情感价值观:通过妊娠生理和妊娠诊断学习,使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态度,为人类的发展和延续感到自豪。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习惯,树立医学生的职业使命感,建立主动关心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意识。
第二节 妊娠诊断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早期妊娠的诊断方法,掌握胎产式,胎先露,和胎方位的定义,胎产式,胎先露,和胎方位的正确诊断。
2.能力目标:通过妊娠诊断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能根据妊娠的临床表现做出正确诊断。熟悉胎产式,胎先露和胎方位定义,为正常分娩机转打下基础。
3.情感价值观:通过妊娠诊断学习,使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态度,为人类的发展和延续感到自豪。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习惯,树立医学生的职业使命感,建立主动关心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意识。
第03讲 第一节 自然流产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各种类型自然流产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熟悉自然流产的病理,临床类型,及鉴别诊断;了解自然流产的病因
2.能力目标:运用自然流产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掌握不同流产类型的治疗。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培养学生关注患者个体化需求和心理状况。
第二节 早产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早产的诊断和治疗,熟悉早产的定义,预测
2.能力目标:运用早产的临床表现,诊断,可以初步对早产进行治疗。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基于国家相关方针政策,结合产科的特点,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激发学生思考,专业的重要性,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三节 胎膜早破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胎膜早破的诊断和治疗;熟悉胎膜早破的定义,病因。
2.能力目标:运用胎膜早破的临床表现,诊断,掌握胎膜早破的治疗。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胎膜早破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产前并发症的诊治意识,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及价值感。
第04讲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
1)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2)熟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理生理、诊断、鉴别诊断。
3)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病因、预防及对母儿影响。
2.能力目标: 对临床案例的分析,基本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和临床分类,以及处理,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围产保健的政策,提高学生对围产保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的预防意识。
第05讲 第一节 心脏病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妊娠合并各种心脏病的诊断、心功能分级;常见并发症如早期心衰的防治措施,了解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母儿危害。
2.能力目标:能够规范熟练地诊断和治疗妊娠期合并各种心脏病;具备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具备独立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治意识,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及职业价值感。
第二节 糖尿病
(一)知识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妊娠期糖尿病的的定义,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诊断标准及基本治疗方案;熟悉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婴儿的影响;了解糖代谢特点和糖尿病的分期;
2.能力目标:能够规范熟练地诊断和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具备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具备独立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治意识;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及职业价值感。
第06讲 第一节 性传播疾病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各种性传播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
2.能力目标:运用临床表现判断各种性传播疾病及治疗。
3.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思政内容,突出正确价值观引领,结合产科的特点,加强性传播疾病的有效防控以及高校青少年正确性生活意识的教育和引导。
第二节 病毒性肝炎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的产科传播及阻断,重型肝炎的诊治。了解各种肝炎的病因及传播。
2.能力目标:掌握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的产科传播及阻断,能对重型肝炎作出诊断及治疗。
3.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思政内容,突出正确价值观引领,结合产科的特点,加强病毒性肝炎的有效防控以及高校青少年卫生保健意识。
第三节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诊断和治疗;熟悉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定义,病因。
2.能力目标:运用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掌握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治疗。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诊治意识,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及职业价值感。
第07讲 第一节 前置胎盘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前置胎盘的定义、分类、诊断及处理原则。
2.能力目标:可以根据病例的症状,做出初步诊断,并做出相应的诊疗措施。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前置胎盘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产前出血的诊治意识,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及价值感。
第二节 胎盘早剥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胎盘早剥的定义、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2.能力目标:可以根据病例的症状,做出初步诊断,并做出相应的诊疗措施。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胎盘早剥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产前出血的诊治意识,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及价值感。
第08讲 正常分娩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影响分娩的四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熟悉枕先露的分娩机转。
2.能力目标:熟悉正常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要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分娩方式决策是一个需医务人员和孕妇共同参与的过程,基于特定情境和孕产妇价值观的充分考量,融入思政,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法制”。
第09讲 异常分娩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产力异常,胎位异常(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2.能力目标:具备初步诊断异常分娩,并制定初步治疗方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培养学生关注患者个体化需求和心理状况。
第10讲 第一节 胎儿窘迫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2.能力目标: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及时诊断胎儿宫内窘迫和处理原则。
3.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思政内容,突出正确价值观引领,体现健康中国理念,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激发学生思考,体现专业的重要性。
第二节 多胎妊娠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双胎妊娠的类型以及特点、分娩时机和处理原则。
2.能力目标:可以根据超声的描述,区分双胎妊娠的类型,并了解受精卵分裂的阶段,以及母儿并发症。
3.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思政内容,突出正确价值观引领,体现健康中国理念,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激发学生思考,体现专业的重要性。
第三节 产褥感染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熟悉产褥感染的定义和治疗原则。
2.能力目标:可以运用所学知识,熟悉产褥感染的病原菌以及临床表现和诊断。
3.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思政内容,突出正确价值观引领,加强妊娠期卫生宣教。
第11讲 分娩并发症
第一节 产后出血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产后出血的定义、分类、产后出血抢救原则和各类的临床表现,处理方法。
2.能力目标:运用产后出血的病因分类,对产后出血进行相应的有效治疗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产后出血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分娩并发症的诊治意识,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及价值感。
第二节 羊水栓塞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羊水栓塞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熟悉羊水栓塞的病理生理。了解羊水栓塞的病因和预防。
2.能力目标:运用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羊水栓塞。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羊水栓塞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分娩并发症的诊治意识,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及价值感。
第三节 子宫破裂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子宫破裂的定义和先兆子宫破裂临床表现及诊断。
2.能力目标:运用先兆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先兆子宫破裂。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子宫破裂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分娩并发症的诊治意识,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及价值感。
第12讲 第一节 异位妊娠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输卵管妊娠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熟悉输卵管妊娠的病因与鉴别诊断。
2.能力目标:具备初步诊断输卵管妊娠,并制定初步治疗方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培养学生关注患者个体化需求和心理状况。
第二节 不孕症与辅助生殖技术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不孕症的定义,分类;熟悉不孕症的检查与诊断、治疗原则;了解不孕症的病因,辅助生殖技术的概念及方法。
2.能力目标: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对患者做出诊断、不孕症分类及规划诊疗计划。
3.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法制”引领,诊治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和生殖伦理基本原则。
第13讲 第一节 外阴及阴道炎症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滴虫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阴道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熟悉非特异性外阴阴道炎、前庭大腺炎症、萎缩性阴道炎、婴幼儿外阴阴道炎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了解阴道微生态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2.能力目标:运用外阴及阴道炎症的相关知识,可以初步开展滴虫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阴道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3.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思政内容,突出正确价值观引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性传播疾病的有效防控以及高校青少年正确性生活意识的教育和引导。
第二节 子宫颈炎症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急性子宫颈炎和慢性子宫颈炎的临床表现;熟悉急性子宫颈炎的诊断、治疗;了解慢性子宫颈炎的病因、病理分类和临床表现。
2.能力目标:运用宫颈炎相关知识,可以初步开展急、慢性子宫颈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3.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思政内容,突出正确价值观引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性传播疾病的有效防控以及高校青少年正确性生活意识的教育和引导。
第三节 盆腔炎性疾病及生殖器结核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自然防御功能,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生殖器结核的诊断;熟悉盆腔炎性疾病的定义、分类、病原体及其致病特点、感染途径,生殖器结核的临床表现;了解盆腔炎症的治疗,生殖器结核的病理、鉴别诊断和治疗。
2.能力目标:运用盆腔炎的相关知识,可以初步开展急、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3.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思政内容,突出正确价值观引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性传播疾病的有效防控以及高校青少年正确性生活意识的教育和引导。
第四节 盆腔器官脱垂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盆腔器官脱垂的病因、我国传统临床分度及防治原则;熟悉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2.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盆腔器官脱垂的诊治,并初步开展盆腔器官脱垂防治方面的宣传。
3.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思政内容,突出正确价值观引领,体现健康中国理念,加强盆腔器官脱垂的宣教。
第14讲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的概念、诊断和鉴别诊断。
2.能力目标: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对临床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3.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国家2030年健康中国行动之妇女保健内容,全方位呵护女性生殖健康理念,旨在解决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疼痛和生育及复发的棘手问题,引入肿瘤与生育力保护的前沿观点。
第15讲 子宫颈肿瘤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转化区的定义,子宫颈癌临床表现及临床分期、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子宫颈癌的病理、转移途径。熟悉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子宫颈癌的病因、随访及预防。了解子宫颈癌预后相关因素,了解妊娠合并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妊娠合并子宫颈癌的诊断及处理。
2.能力目标:了解宫颈癌三级预防的内容,掌握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性,了解如何进行三阶梯筛查,并实践操作宫颈液基细胞学TCT、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检查。
3.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思政内容,突出正确价值观引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宫颈癌筛查的宣教,提高高校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肩负起对社会大众预防宫颈癌的科普宣教。
第16讲 子宫肿瘤
第一节 子宫肌瘤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变性、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2.能力目标:可以根据病例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并说出初步治疗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思政内容,突出正确价值观引领:1)勿谈瘤色变,脱离实际“一刀切”,融入规范化个体化精准治疗的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并激励学生去思考,去学习,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2)引出国家医改重要政策,常见病分级诊疗制度等,解决看病贵,看病难,以人为本,体现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第二节 子宫内膜癌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熟悉子宫内膜癌的分型、转移途径、病理分类、手术病理分期;了解子宫内膜癌商危因素、预后及随访。
2.能力目标: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等辅助检查,作出初步诊断。
3.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思政及人文关爱,培养学生同情心、共情等医学情怀,激发学生关注和研究子宫肿瘤的兴趣。
第17讲 卵巢肿瘤、输卵管肿瘤及原发性腹膜癌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卵巢肿瘤的临床表现,卵巢良恶性肿瘤的区别,以及卵巢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以及并发症的处理原则。熟悉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转移途径、鉴别诊断;熟悉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及处理。了解卵巢肿瘤的预后、随访和监测及高危因素。
2.能力目标:运用所学卵巢肿瘤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查,能做出初步诊断;可以对并发症做出初步处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卵巢肿瘤的特点,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激发学生思考,专业的重要性,为后续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第18讲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熟悉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治疗及随访。
2.能力目标:可以根据病例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进行疾病的诊断及规范治疗。
3.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突出正确价值观引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有关避孕措施及妊娠相关疾病的教育。
第19讲 生殖内分泌疾病(一)
第一节 异常子宫出血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异常子宫出血的的概念及病因分类;掌握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及有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的病理生理。
2.能力目标:具备初步判断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培养学生关注患者个体化需求和心理状况。
第二节 绝经综合征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熟悉绝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能力目标:具备根据绝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诊断绝经综合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培养学生关注患者个体化需求和心理状况。
第20讲 生殖内分泌疾病(二)
第一节 闭经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闭经的定义、闭经的诊断、闭经的程度分级的病因分类及处理原则:
2.能力目标:可以初步诊断闭经;
3.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思政,体现临床指导生活,自爱、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法制”引领;
第二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一)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概念、诊断标准,熟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内分泌特征和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
2.能力目标:具备初步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培养学生关注患者个体化需求和心理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