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养培育及提升
科学素养培育及提升
5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6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南开大学
开课教师张伟刚刘伟伟赵颖孙桂玲严铁毅张严昕
学科专业教育学教育学类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科学素养是从事某项工作时应具备的科学素质及修养,包括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研方法、问题解决技能等要素。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国家的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对拥有高水平科学素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高。为适应时代需求,大学生需要不断提升科学素养水平,高校也应全面培育大学生科学素养。本课程将介绍科学素养的基本知识,并帮助大学生在学习及实践中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技问题处理方法,最终实现科学素养水平的有效提升。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素质与素养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素质含义及意义
开课必要性和价值
张伟刚
素质的概念及意义
张伟刚
素养概念与特点
素养与素质的关系
张伟刚
素养的主要特点
张伟刚
科学素养培育
科学素养概念
观点提出及演化
张伟刚
概念定义与解析
张伟刚
模式及其分类
科学素养典型模式
张伟刚
科学素养分类方式
张伟刚
科学素养培育方式
培育的重要性
张伟刚
三个层面培育
张伟刚
科学知识吸纳
科学知识分类
科学知识概念及分类
张伟刚
一般知识与专业知识
张伟刚
科学知识存储
信息概念及分类
张伟刚
知识的存储方式
张伟刚
科学知识吸纳
选择标准与搜集方式
张伟刚
知识吸纳方法
张伟刚
研究性学习
学习概论
学习一词来历及内涵
张伟刚
学习概念与模型
张伟刚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及特点
张伟刚
研究性学习模型及类型
张伟刚
研究性学习实践方式
研究性学习重要作用
张伟刚
研究性学习实践方式
张伟刚
科学与技术
学习概论
科学概念及演化
张伟刚
科学精神解析
张伟刚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技术概念及特点
张伟刚
科学技术的联系与作用
张伟刚
科学技术的双重作用
科学技术的本质
赵颖
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
赵颖
科学技术的消极作用
赵颖
科学素养提升
科学素养调查
调查指标体系
张伟刚
10次调查情况介绍
张伟刚
专业技能及培训
专业技能概述
张伟刚
专业技能培训方式
张伟刚
科学素养提升案例
课外实践案例概述
孙桂玲
课外实践案例体会
孙桂玲
创新思维训练
创新思维概述
创新与创新思维
张伟刚
创新思维的特征、形式及过程
张伟刚
创新思维训练
创新策略与破除桎梏
张伟刚
创新思维训练方式
张伟刚
创新思维案例
发散、联想、反向思维案例
张伟刚
反向、直觉思维案例
张伟刚
灵感思维案例
张伟刚
发明与创造
发明创造概述
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
张伟刚
发明创造原则与类型
张伟刚
工匠精神解析
工匠及成长历程
张伟刚
工匠精神内涵
张伟刚
知识产权保护
专利及其类型
张伟刚
专利保护方式
张伟刚
科技问题处理
科技问题概述
问题及其描述
张伟刚
科技问题及其分类
张伟刚
问题分析方法
问题层次分析法
张伟刚
发现科技问题的途径
张伟刚
科技问题处理四要素
张伟刚
问题探究技能
问题探究案例概述
张伟刚
问题研究过程及收获
张伟刚
科学分析决策
科学分析概述
科学分析概述
张伟刚
科学分析与认识
张伟刚
科学决策过程
决策及原则
张伟刚
科学决策及步骤
张伟刚
科学决策方法
张伟刚
科学决策案例
科学决策案例(1-2)
张伟刚
科学决策案例(3)
张伟刚
科学决策案例(4)
张伟刚
课程总结
要点/理念/应用(1)
张伟刚
要点/理念/应用(2)
张伟刚
  • 第一章素质与素养

    当今世界,科技水平迅速提升,国家的竞争力与公民的素质密切相关。立足于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需要拥有比以往更高的知识水平和更强的实践能力。作为大学生,若能够在求学期间充分提升自身的素质与素养,将有助于将来适应新环境、融入新团体、解决新问题。为此,本教学团队基于多年的教学积累,以在线慕课的形式开设《科学素养培育》课程,对科学素养的相关概念、类型及培育方式进行详细介绍,并结合实例提供一些有效的科学素养提升途径。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大学生培养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 1.1素质含义及意义

    当今时代发展迅速,需要具有高水平科学素养的人才。本课程基于多年教学科研经验开设,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提升科学素养。

  • 1.2素养概念与特点

    素质是素养的基础,素养是素质的养成过程。素质与素养联系密切,但也存在一定差异。本节详细解释了素质与素养的概念、联系及区别。

  • 第二章科学素养培育

    “科学素养”一词在20世纪50年代被提出,之后其概念及标准逐步得到完善。本课程根据多年的教学及科研经验,对科学素养的含义与模式进行了详细定义和阐释,并介绍了科学素养的意义与培育方式。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参与科技实践等方式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科研以及毕业后的就业、生活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 2.1科学素养概念

    科学素养这一观点很早就被提出,并在推行过程中不断演化,内涵逐步丰富。科学素养的概念是从事工作时应具备的科学素质与修养。

  • 2.2模式及其分类

    国内外一些学者提出了科学素养的不同模式与类型。本节建立了科学素养的模块层次模式,并将其分为大众型、大学生、专业型3个层面。

  • 2.3科学素养培育方式

    科学素养培育具有人才、创新、技能等多方面的重要性。根据不同层面的区别,应当采取不同的科学素养培育计划。

  • 第三章科学知识吸纳

    科学知识是人类发展历程中的智慧结晶,吸纳科学知识是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本章对科学知识的含义、特点、类型进行了阐释,并重点讲述了自主吸纳科学知识的多种方法。学习本章内容,有助于大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及公共资源,自主地学习并掌握所需的科学知识,为进一步深造及科学素养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 3.1科学知识分类

    科学知识是人类在实践中积累的正确认识,具有多方面特征,可以根据不同方式分类。

  • 3.2科学知识存储

    信息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可以根据多种方法分类,人是信息的主体。信息与知识具有多种储存方式,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 3.3科学知识吸纳

    科学知识的选择与收集方式多种多样。科学知识吸纳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使用正确而有效的方法。

  • 第四章研究性学习

    学习是人类的重要能力之一,人类通过学习来继承科学知识、发展自身。本章介绍了学习的相关概念及有效方法,并将探究式的理念与方法引入学习过程,结合实例介绍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及作用。为了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优秀人才,大学生应当学会有效地利用课内及课外资源,自主地、持续地学习,并逐步掌握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 4.1学习概论

    学习是人类的重要能力之一,学习方式会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本节阐述了广义与狭义学习的概念,并建立了基于4个因素的关联学习模型。

  • 4.2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将问题探究引入学习的活动,具有与普通学习不同的特点。本节建立了增加探究过程的研究性学习模型,并根据实践形式将其分为不同类型。

  • 4.3研究性学习实践方式

    研究性学习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本节引用课程实践作业案例,介绍大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方式。

  • 第五章科学与技术

    科学与技术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推进作用,但在某些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果。合理地利用科学与技术造福人类,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职责。科学与技术之间联系紧密,但在概念、特征及应用范围上仍存在一定区别。本章详细阐述了科学与技术的特点、关系与作用,有助于人们学习、研究、掌握及合理地利用科学与技术。

  • 5.1学习概论

    科学的概念逐步演化,可以理解为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科学精神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 5.2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技术是改造自然的有效方法,具有多方面的特征。科学与技术既紧密联系,又存在区别。

  • 5.3科学技术的双重作用

    科学技术的本质可以视为在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上的有效改造手段。科学技术具有多方面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因素,需要正确地使用与控制。

  • 第六章科学素养提升

    公民的科学素养程度与国家的教育水平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人更容易掌握各行各业所需的专业技能,从而胜任各自的岗位职责。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基础教育,我国的公民科学素养也从原本的较低水平逐步得以提升。本章介绍了科学素养与专业技能的关系,并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提升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在完成课业之余,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及需求,适当参与科研实践,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水平。

  • 6.1科学素养调查

    国家建立了科学素养调查指标体系,至今已经实施了10次全国普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均科学素养水平逐步提升。

  • 6.2专业技能及培训

    专业技能是从事特定工作需要具备的能力,要求在岗专业技术人员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培训方式很多,在校学生也可参与。

  • 6.3科学素养提升案例

    课外实践是一种有效的科学素养提升方式,教师与学生都能从中有所收获。本节通过课外实践案例,介绍提升科学素养的方式。

  • 第七章创新思维训练

    创新是国家进步与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体现了创新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本章对创新思维的概念、特点及培育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通过多个实例介绍了各种类型的创新思维。在实践中勇于创新,克服从众心理与教条主义,有目的地训练创新思维,将有助于大学生在科研及职场中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 7.1创新思维概述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能力,能够推动社会发展。本节介绍了创新思维的各种明显特征和表现形式。

  • 7.2创新思维训练

    采取适当的策略有助于实现创新,创新思维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以训练。

  • 7.3创新思维案例

    很多经典的科学发现,都是创新思维的成果。本节通过介绍历史上及实践中的多个案例,讲述各类创新思维的表现及应用形式。

  • 第八章发明与创造

    发明创造是人类认识及改造世界的强大动力,各类发明创造成果不仅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本章介绍了发明创造的含义、特点及类型,以及国家保护发明创造成果的专利制度。只要掌握了科学知识,树立起科学精神并主动实践,每个人都有希望在发明创造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

  • 8.1发明创造概述

    发明创造是对前人工作的突破,能够有效地推进科技发展。发明创造应当遵循某些原则,并且经历多个阶段。

  • 8.2工匠精神解析

    工匠是熟练掌握岗位技能的人,对所在行业具有重要意义。工匠精神是对产品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有助于提升行业品质。

  • 8.3知识产权保护

    专利是国家对发明成果的保护制度,不同类型的发明可以申请不同的专利,从而获得相应的保护期限及范围,专利持有人可以利用专利保护自身权益。

  • 第九章科技问题处理

    科技发展的历程,包含着对一个又一个问题从发现、分析到最终解决的过程。本章详细阐释了问题的概念、结构、描述及分析方法,并结合实例介绍了科研选题从提出到解决的完整过程。通过学习本章内容,掌握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学习、科研及工作中进行有效应用,将在知识掌握与实践能力等多方面取得预期的收获。

  • 9.1科技问题概述

    问题是人们对未知的疑惑,正确的描述有助于对问题本身的理解。科技问题可根据不同标准分为多种类型,其结构包括4个基本要素。

  • 9.2问题分析方法

    问题层次分析法是哲学方法在探索中的应用,可用于提炼有效的科研选题。在科研及学习实践中注重不同的方面,可以有效地发现及处理科技问题。

  • 9.3问题探究技能

    本节通过引用大学生创新项目的案例,完整地展示了一个问题从发现到解决的过程。参与该案例的教师与学生团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中都会有所收获。

  • 第十章科学分析决策

    分析是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使用科学方法进行分析有助于正确、深入地认识事物及其本质。为了有效地解决问题,需要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决策。本章介绍了科学分析与科学决策的概念、原则及方法,并介绍了部分采用科学方法进行分析与决策的案例。本章内容有助于大学生在学习、科研与工作中,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事物、解决问题。

  • 10.1科学分析概述

    分析是发现事物本质的过程,包含多种类型。科学分析方法类型多样,适用于解决不同的问题。

  • 10.2科学决策过程

    决策是对计划的制定及决定过程,正确的决策有助于解决问题。科学决策是遵循科学理念的决策,需要经历一定的步骤,且不同的科学决策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

  • 10.3科学决策案例

    大量科研攻关案例表明,困难的问题可以通过正确的决策加以解决。本节介绍了古代及当代的科研决策案例,证实了科学决策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与价值。

  • 10.4课程总结

    本节从知识要点、重要理念、实践应用三个方面,对本课程的内容进行了概要总结。考试前可以根据本节内容梳理自己的学习效果,查缺补漏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素质与素养

    1.1 素质含义及意义

    1.2 素养概念与特点

    视频数4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科学素养培育

    2.1 科学素养概念

    2.2 模式及其分类

    2.3 科学素养培育方式

    视频数6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科学知识吸纳

    3.1 科学知识分类

    3.2 科学知识存储

    3.3 科学知识吸纳

    视频数6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研究性学习

    4.1 学习概论

    4.2 研究性学习

    4.3 研究性学习实践方式

    视频数6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科学与技术

    5.1 学习概论

    5.2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5.3 科学技术的双重作用

    视频数7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科学素养提升

    6.1 科学素养调查

    6.2 专业技能及培训

    6.3 科学素养提升案例

    视频数6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创新思维训练

    7.1 创新思维概述

    7.2 创新思维训练

    7.3 创新思维案例

    视频数7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发明与创造

    8.1 发明创造概述

    8.2 工匠精神解析

    8.3 知识产权保护

    视频数6
  • 第九章  作业测试
    第九章 科技问题处理

    9.1 科技问题概述

    9.2 问题分析方法

    9.3 问题探究技能

    视频数7
  • 第十章  作业测试
    第十章 科学分析决策

    10.1 科学分析概述

    10.2 科学决策过程

    10.3 科学决策案例

    10.4 课程总结

    视频数10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