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10/25
开课时间2025/09/01 - 2026/02/25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这门课会讲什么?

本课程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下册》为蓝本,以宏观经济学的六大核心问题为导向,以宏观经济学中每章节的核心概念为统领,以“课程思政”为改革和创新引领,重点讲解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核算、经济波动的原因、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形成、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经济增长的秘密等内容,具体有:

第一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第二章 经济波动

第三章 财政政策

第四章 投资和利率的决定

第五章 货币政策

第六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第七章 经济增长

你将收获什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达到以下5个方面的目标和能力:(1)养成一种思维方法,即在思考社会现象时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包括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理论假设、整体原则等;(2)运用宏观经济学的思维方法,分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活动,从而搭建起一个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概念框架;(3)训练一种运用宏观经济学表述自己思想的修辞方法;(4)运用宏观经济学的思维方法、概念框架等,养成分析、理解和表述相关社会问题的能力;(5)认识和深化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及经济体制。

适合什么人学习?

本课程既是广大高校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类各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可供高校管理类或其他非财经类专业但需了解经济学知识的教师们作为教学参考

课程大纲

课程章节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第一章

1.1 学习目的

1.2 宏观经济学的特征

1.3 GDP

1.4 GDP折实指数

1.5 潜在GDP

1.6 例题

1.7 章节测验

1.8 章节测验2

第二章

2.1 学习目的

2.2 凯恩斯定律

2.3 凯恩斯消费函数

2.4 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2.5 投资乘数

2.6 平衡预算乘数

2.7 外贸乘数

2.8 例题

2.9 章节测验

第三章

3.1 学习目的

3.2 经济政策

3.3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3.4 自动稳定器

3.5 例题

3.6 章节测验

第四章

4.1 学习目的

4.2 IS曲线

4.3 货币供给

4.4 凯恩斯货币需求

4.5 均衡利率

4.6 LM曲线

4.7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关系

4.8 IS-LM模型

4.9 挤出效应

4.10 例题

4.11 章节测验

第五章

5.1 学习目的

5.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5.3 中央银行制度

5.4 货币供给乘数

5.5 货币政策工具

5.6 例题

5.7 章节测验

第六章

6.1 学习目的

6.2 总需求曲线

6.3 总供给曲线

6.4 失业与通货膨胀

6.5 需求与供给管理政策

6.6 例题

6.7 章节测验

第七章

7.1 学习目的

7.2 资本积累

7.3 稳态分析

7.4 考虑技术进步的索罗模型

7.5 经济增长的核算方法

7.6 例题

7.7 章节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