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绪论
超声诊断学作为医学影像学的一个分支,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在临床工作中有着动态观察、操作简便、诊断迅速、可以床旁检查等优点,近年来越来越被重视并得的了广泛的应用。 本章从超声医学发展的历史讲起,对超声物理基础、超声伪像进行简单介绍。简单认识一下超声仪器及超声图像,并对不同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进行了剖析。
-
●1.1超声医学发展简史
超声医学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本节分为“昨天”“今天”“明天”三个部分,“昨天”简单回顾了超声医学的发展过程,“今天”进一步介绍了超声医学各项新技术目前在临床的应用,“明天”对超声医学的发展提出了期望。
-
●1.2超声物理基础
超声检查的物理基础主要有三大部分:超声、多普勒效应、压电效应。本节简单讲解了这三种物理产生原理及其在超声医学中的应用。
-
●1.3认识我们的机器
超声仪器种类繁多,但无论大小、品牌,都由三大部分组成:主机、显示器及超声探头。 三大部分各司其职,缺一不可。 对仪器进行正确的保养对延长使用仪器使用寿命、减少仪器故障非常重要。防潮、防震、防高温是最基本的注意事项。
-
●1.4认识超声图像
超声探头就是一把虚拟的刀,根据切面不同在屏幕上显示不同的图像。超声常用的切面包括横切、纵切、矢状切。 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和多种物理现象有关,在不同介质中超声传播时,因为组织密度各不相同,因此出现了反射、折射。且传播速度也不相同。最终形成一个丰富多彩的超声世界。
-
●1.5操作面板及图像信息
超声屏幕上的图像可以带给我们很多信息。认识这些信息对准确解读图像非常重要。 熟悉操作面板上的常用控制键,才可以熟练调节仪器。这些常用控制键包括:深度调节、 基线调节、多普勒调节、局部放大、增益等等。
-
●1.6超声伪像
超声伪像是指:由超声波本身的物理特性、仪器性能和检查操作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图像畸变或假象。 常见的二维灰阶超声伪像有十一种。准确识别超声伪像,既可避免因伪像引起的误诊和漏诊,还可利用特征性伪像获取有用的信息,增强对某些结构和病变的识别能力。
-
●1.7超声与ct、mr等其它影像学比较
不同的检查方式,有它们的优势,也有他们的缺点和不足。 X光成像的原理,是利用了X光的穿透作用。X线检查适用于密度差异比较大,对比良好的组织。 CT为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是用X线束对人体进行断层扫描,CT可以提供人体被检查部位的完整三维信息,缺点是辐射剂量明显大于X光检查。 磁共振检查没有电离辐射,可以直接作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不会产生CT检测中的伪影。但其空间分辨率不及CT,对早期颅内出血、颅骨病变及钙化的显示不如CT。 超声检查的优势在于可以动态观察脏器的变化,操作简单,价格经济,没有电离辐射。超声检查依赖操作者的手法和个人经验。超声图像的清晰度、分辨力比不上CT、 MRI。
-
●1.8超声在呼吸系统的应用
呼吸系统的影像学检查现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胸片、CT、磁共振。超声在呼吸系统的检查以及普遍应用于临床。 超声可以观察胸膜滑动、A线B线、肺实变范围。因为病变的肺组织含水量不同、实变范围不同,所以在超声上表现不同。 加上气管超声、膈肌超声,超声在呼吸系统的应用因为快速、便捷、不需要移动患者且没有射线而越来越受欢迎。
-
第二章消化系统超声检查
超声是目前肝胆胰脾等消化系统脏器检查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2.1肝脏超声诊断基础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腹腔内最大的实质性脏器,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和上腹部,少部分向左季肋部延伸。肝脏形如楔状,右端粗大左端扁薄,肝内管道分两个系统,格林森系统和肝静脉系统,格林森系统包括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根据格林森系统,又将肝脏分为8个段。
-
●2.2肝脏常见疾病超声诊断
肝脏的病变主要包括局灶性病变,弥漫性病变和门静脉疾病三类,局灶性病变当中主要为肝囊肿、肝脓肿、肝血管瘤、肝局灶性增生结节、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脏弥漫性病变,主要有脂肪肝、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病、淤血性肝病;门脉疾病主要为门静脉血栓,门静脉癌栓,门静脉海绵样变性,门静脉高压。
-
●2.3胆囊超声诊断基础
胆道系统主要包括,胆道、胆囊及胆囊管、胆管三部分;胆道由各级胆管和胆囊组成,具有输送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功能。胆管与门静脉伴行。胆囊纵切面呈梨型,长茄形,横断面呈圆形或椭圆形,颈部可曾分隔状,整个胆囊轮廓清晰,壁薄光滑,囊内为无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
-
●2.4胆囊常见疾病超声诊断
胆囊常见疾病,包括先天性胆囊异常,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囊癌,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蛔虫症; 胆管疾病,包括胆管先天性疾病,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癌,胆管炎症,胆管积气;这些疾病之间又可以同时存在,如胆囊结石与慢性胆囊炎往往同时存在,也是胆囊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
●2.5胰腺超声诊断基础
胰腺除胰尾被浆膜包绕外,其余大部分位于腹膜后。胰腺分为头颈体尾4个部分,各部无明显界限。胰腺常见的形态有三种类型,哑铃型,蝌蚪型,腊肠型;胰腺回声分布均匀,实质为中等回声或中等偏强回声,略高于肝实质,胰腺的主胰管贯穿整个胰腺,呈单条或两条线状强回声。
-
●2.6胰腺常见疾病超声诊断
胰腺常见疾病包括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胰腺囊腺瘤,胰腺囊腺癌、胰腺癌、壶腹部癌,胰岛细胞瘤。 胰腺的疾病往往较重,进展较快,各疾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如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可致慢性胰腺炎,之后往往易形成胰腺假性囊肿。这一节中,掌握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可以很好的帮助大家理解各疾病间的关联。
-
●2.7介入超声在消化系统疾病的应用
介入超声是近代医学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发展快速,其优点很多,包括治疗所需时间短,见效快,患者创伤小,痛苦少,体表没有疤痕,并发症少等等特点。 应用于消化系统的介入超声,主要包括常见的肝囊肿的硬化治疗、肝恶性肿瘤的消融治疗,急性胆囊炎的胆囊造瘘(PTGD),肝外胆管梗阻时的胆道引流(PTCD),胰腺炎时胰周及腹腔积液的引流等等。
-
第三章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系统超声检查
由于生理结构的原因,男性的泌尿和生殖系统是分不开的。而超声诊断对泌尿、男性生殖系疾病的诊治帮助很大,一个及时的正确诊断能使临床对疾病检查避免走许多弯路,节省不少的费用和时间。
-
●3.1泌尿系统诊断基础
泌尿系疾病超声诊断基础主要是肾脏、输尿管、膀胱的检查方法,检查所用的探头、检查体位,检查中的注意事项及其检查的相关内容。本节介绍了正常肾脏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输尿管、膀胱的解剖及超声表现,泌尿系超声诊断基础这一章节对于后续了解泌尿系疾病的超声诊断打下良好的基础。
-
●3.2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这一节介绍了肾脏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发育不良、多囊肾、肾囊肿、肾占位、肾盂癌、泌尿系结石、肾积水、输尿管囊肿、膀胱憩室、膀胱癌等常见疾病的超声表现。通过形象直观的解剖示意图、超声图进行对照。让我们可以详细了解对泌尿系常见病的超声表现,加深超声在泌尿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
●3.3男性生殖系统超声诊断基础
前列腺、精囊、睾丸等男性生殖系的解剖基础是学习超声诊断的第一步。了解这些脏器的探查方法、检查的内容很重要。掌握对前列腺的检查途径、使用的探头,认识这些结构正常的超声表现,是学习男性生殖系统的超声诊断的基础。
-
●3.4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精囊囊肿、精囊结石、精索静脉曲张、附睾炎、睾丸扭转、睾丸肿瘤这些疾病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疾病,超声可以明确这些疾病的诊断,掌握这些疾病的超声表现对准确诊断有很好的帮助。
-
第四章妇科超声检查
妇产科超声学是医学领域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包括女性盆腔解剖、妇科超声检查方法、子宫正常和常见疾病超声扫查、及卵巢疾病的超声诊断、正常妊娠超声检查、异常妊娠超声检查等等。每一个想要从事妇产科超声工作的医生都必须要仔细的钻研这门课程。
-
●4.1女性生殖系统正常超声图像
女性内生殖器的超声检查包括:子宫体、宫颈、输卵管、卵巢。本节主要介绍女性内生殖器各部分的正常解剖,及其在超声检查中的图像特点。内膜、卵巢随月经周期性变化的超声图像。儿童、育龄期妇女、老年子宫卵巢的不同超声特点。
-
●4.2子宫常见疾病超声诊断(上)
子宫常见疾病的超声表现包括:子宫肌层病变、宫颈病变、子宫内膜病变以及子宫发育异常。子宫肌层的主要病变包括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内膜息肉以及子宫内膜癌。
-
●4.3子宫常见疾病超声诊断(下)
在这一小节中介绍宫颈疾病及子宫先天性发育异常。宫颈最常见的疾病包括:宫颈纳氏囊肿、宫颈息肉、宫颈肌瘤以及宫颈癌。而根据胚胎期副中肾管的会合情况将子宫先天性发育异常分为:副中肾管发育不全、副中肾管融合不良、中隔吸收受阻。最后再认识一下常见宫内节育器的超声图像。
-
●4.4附件常见疾病超声诊断(上)
女性附件区包括输卵巢及卵巢。输卵管的病变中比较常见的就是输卵管炎症、输卵管积水,和女性不孕不育密切相关。卵巢的病变月经周期密切相关,这一节介绍卵巢瘤样病变,主要包括滤泡囊肿、黄体囊肿、黄素化囊肿、内膜异位囊肿、多囊卵巢和卵巢冠囊肿。
-
●4.5附件常见疾病超声诊断(下)
女性卵巢除了上一节的卵巢瘤样病变以外,还包括:卵巢上皮样肿瘤,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和卵巢转移瘤。这一节我们主要讲解这些疾病的病理生理的相应的超声图像特点。
-
●4.6妊娠期的超声诊断(上)
女性子宫附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孕育生命,这节开始主要介绍一些妊娠相关的超声诊断。临床将妊娠期分为早孕、中孕、晚孕,我们将分别介绍各个时期超声观察的重点及异常妊娠的超声表现。
-
●4.7妊娠期的超声诊断(下)
NT检查是早孕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主要方法之一,本节将详细介绍NT的检查时间及检查方法及正常值等。中孕期应当检查出卫生部的《产前诊断技术管理条例》规定的六大致死性畸形包括:无脑儿、严重脑膨出、严重开放性脊柱裂、严重胸腹壁缺损伴内脏外翻、单腔心、致死性软骨发育不良。最后了解哪些是超声不能诊断的胎儿异常。
-
第五章浅表器官超声检查
浅表器官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快捷、重复性强等优点,甲状腺和乳腺是较为常见的受检部位。一般都使用高频探头,能清楚地显示病变形态、内部回声及相邻组织的改变。同时随着新技术应用及介入手术开展,使得甲状腺及乳腺超声从诊断移步到治疗,成为甲乳疾病诊疗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
●5.1甲状腺正常超声图像
掌握甲状腺及其周围的解剖关系有利于甲状腺超声诊断,认识正常甲状腺很重要,我们同时需要熟悉其周围脏器的超声表现、例如:气管、食管、颈动脉、甲状旁腺及迷走神经。这些内容对我们了解甲状腺及其周围脏器的超声表现有很好的帮助。
-
●5.2甲状腺ACR TI-RADS分类
ACR TIRADS分类目前普遍应用于甲状腺的超声诊断,利用超声描述词典及其各个超声征象的赋分,然后通过各种病例详细解读了利用各项分值相加,然后获取结节的超声表现的总分并进行分类。本节详细介绍了ACR TIRADS分类方法,对临床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
●5.3甲状腺常见疾病超声诊断
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氏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是甲状腺的常见疾病。熟悉这些疾病的超声特点对于准确诊断甲状腺常见疾病具有很好的帮助。
-
●5.4乳腺正常超声图像
乳腺超声图像源于乳腺解剖, 终末导管小叶单位是乳腺构成的基础,乳腺在各个生理时期均受到机体内分泌激素特别是性激素的调节,因此在不同的生理期乳腺的声像图是不相同的。
-
●5.5乳腺BI-RASDS分类
美国放射协会(ACR)于1992年建立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2003年又增加了超声和磁共振内容,2013年对超声内容进行了大幅扩充,便于各个影像学之间进行比较,旨在应用规范统一的“语言”在不同的学科间进行有效的“对话”。
-
●5.6乳腺常见病超声诊断(上)
乳腺疾病非常常见,临床上乳腺疾病最常见的三大症状分别是乳房胀痛、触及肿块及乳头溢液,对照乳腺解剖和组织构成可以相对有条理的熟悉乳腺的异常病变。
-
●5.7乳腺常见病超声诊断(下)
乳腺各个组织构成均可发生病变,良性病变以纤维腺瘤最常见,往往表现为外形规则,边缘光整,内回声均,乳腺恶性肿瘤形态多样,典型恶性肿瘤往往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整,同时微钙化是可靠征象。
-
第六章血管超声检查
血管是指血液流过的一系列管道,遍布人体全身,是心血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章节通过五小节来讲述与血管相关的超声检查。分别是颈动脉、肢体静脉、肢体动脉、主动脉夹层和肺动脉栓塞的超声检查。
-
●6.1颈动脉超声检查
颈动脉主要负责向颜面部和大脑供血,因此它的作用举足轻重。 本节分为“颈动脉解剖”“颈动脉超声扫查体位及探头选择”“正常颈动脉超声图像”“颈动脉斑块”“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检查新技术”六个方面,由浅及深,由正常到异常图像讲述关于颈动脉的超声检查。
-
●6.2肢体静脉超声检查
静脉是收集回流血液入心脏的血管,常与相应的动脉伴行,数目比动脉多,管径较粗,容血量多。体循环中约65~70%的血含于静脉中。 本节分为“四肢静脉解剖”“检查方法及探头选择”“正常肢体静脉图像”“肢体静脉血栓”“”五个方面讲述关于四肢静脉的超声检查。
-
●6.3肢体动脉超声检查
动脉是指从心脏发出不断分枝成小动脉,而最后止于组织内的血管,它将血液由心脏运送至身体各处,由于内部压力较大,血流速度较快。 动脉管壁较厚,弹力纤维较多,管腔断面呈圆形,具有舒缩性和一定的弹性,可随心脏的收缩、血压的高低而明显的搏动。
-
●6.4主动脉夹层超声检查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要命”的病。当人体长期血压不稳定时,血液冲破内层 进入中层。随着血液进入越来越多,夹层逐渐形成。夹层出现后患者会出现急剧的胸背部剧烈疼痛。一旦血管外层破裂,患者会丧失抢救机会。 作为心脏外科、急诊科最为危急、复杂的疾病,主动脉夹层的高死亡率让其拥有“旋风杀手”的称号。本节主要介绍了主动脉夹层的超声表现。
-
●6.5肺动脉栓塞超声检查
肺动脉栓塞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种类为肺动脉血栓栓塞。本节主要讲述了肺动脉栓塞的超声表现。
-
第七章心脏超声检查基础
心脏超声检查系将超声探头置于胸壁、食管内,对心脏进行多切面扫查、综合分析心脏的形态、结构、心功能与血流特点,从而获得心脏疾病的解剖、生理、病理及血流动力学诊断资料。 近年来经食管内超声、心脏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拓宽其应用范围,大大提高了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
-
●7.1心脏的血流动力学
人体在心脏泵的作用下,遵循一定的方向在心脏和血管系统中周而复始地流动,给身体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并带走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 人体内三大循环包括:体循环、肺循环及冠脉循环。体循环的主要特点是路程长,范围广;而肺循环途径比体循环短,肺的血容量较大;冠脉循环有四大特点:1、途径短,流速快,2、灌注压高,血流量大。3、摄氧量高、耗氧量大。4、血流量收到心肌收缩的影响显著。
-
●7.2心脏的解剖与生理
心脏只有人的拳头大小,它是维系循环的重要的泵。掌握心脏解剖结构及心脏周边的解剖结构对我们在超声诊断中辨别病变来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仅仅需要认识心脏结构,掌握左右心之间的鉴别要点是判断复杂先心大动脉转位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
●7.3超声心动图基本功能和常用方法
超声心动图可以用于观察心脏形态结构、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评估。 二维超声以帮助我们判断房室腔大小、测量室壁的厚度、观察瓣膜的启闭情况。彩色多普勒帮助我们判断血流的方向、血流的性质。频谱多普勒用于测量血流的速度。 除了常规心脏超声检查、经食道心脏超声检查、三维超声、心脏超声造影等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
-
●7.4超声心动图基本切面
超声心动图的检查最常用的有四大检查位置,包括胸骨旁、心尖部、剑突下、胸骨上窝。 常用的超声切面包括:胸骨旁可以获得长轴切面、短轴切面及胸骨旁四腔心;心尖部切面可以取得四腔心、五腔心、两腔心、三腔心。
-
●7.5左心功能超声评估
心功能的评估不能够使用单一的一个参数来评估,它应该由多参数来进行评估。 我们同时需要关注前负荷和后负荷,不仅需要关注收缩功能,也需要关注舒张功能,不仅需要关注整体收缩功能,也需要关注局部的收缩功能。
-
●7.6右心功能超声评估
右心功能评估需要关注几大参数:Tei指数、TAPSE、二维面积变化分数以及S峰。 观察右心时常用8个切面,包括4个基础切面及4个是补充切面。 右心快速评估需要观察其大小、形态、室间隔、右室壁厚度、右心功能、右房压及肺动脉收缩压。
-
●7.7肺动脉压力评估
肺动脉压力增高有动力型、阻力型、肺静脉型。测量肺动脉压力的金标准是右心导管。但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成为了肺动脉压力测量的主力。 肺动脉压力测量大部分情况下都适用三尖瓣反流法,室缺和动脉导管未闭会使用分流压差法。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合的评价方式并注意避免可能存在的测量误差。
-
●7.8瓣膜关闭不全超声诊断
引起瓣膜病变的病因有几大类,我们不仅仅需要关注瓣膜本身存在的问题,同时需要关注继发的病理生理改变。 彩色多普勒血流评价二尖瓣反流严重程度的方法有三种:反流面积法,流颈测量法和近端等速表面积法。轻度以上瓣膜反流,需区分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的。多参数联合应用能够更准确地评估瓣膜反流的严重秳度。
-
●7.9瓣膜狭窄超声诊断
二维超声检查可以发现狭窄的瓣膜瓣缘增厚增粗,开放受限,彩色多普勒可以发现狭窄瓣膜口的血流速度及压差增高。 我们可以使用二维画轨迹的方法进行二尖瓣瓣口面积的测量。也可以通过血流动力学压力减半时间进行测量。
-
第八章超声实践与操作
本章主要介绍不同部位超声扫查时的检查体位及基本操作手法。手把手帮助初学者入门。
-
●8.1消化系统超声检查体位及基本手法
上腹部需要检查的脏器包括肝、胆、胰、脾。这也是超声最常规的检查。所以,熟练掌握上腹部的扫查手法非常重要。肝脏范围大,扫查肝脏很容易,但是扫全却很难。需要病人配合呼吸、改变体位,以完成比较全面的肝脏扫查。 患者检查前需要禁食8-12小时,检查前一晚清淡饮食,晨起排便后检查。常规选择凸阵探头,频率在3.5MHZ-5.0MHZ。一般采用平卧位。
-
●8.2泌尿系统超声检查体位及基本手法
泌尿系的扫查包括肾、输尿管、膀胱、男性还会将前列腺及精囊腺一起检查了。经腹部检查时探头选择3.5MHZ-5.0MHZ的凸阵探头。经直肠检查时选择频率5.0MHZ-7.5MHZ的腔内探头。 单纯检查肾脏一般无需特殊准备,而检查膀胱及输尿管则需要在检查前憋尿,保持膀胱适当充盈。
-
●8.3妇科超声检查体位及基本手法
子宫和附件检查的途径一共有三种:分别是经腹壁扫查、经阴道扫查以及经直肠扫查。 不同的检查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 经腹壁扫查没有禁忌症,方法简单容易被接受,超声医师的视野比较广,能够完整显示盆腔、腹腔病灶的全貌。它的缺点在于:需要充盈膀胱,且超声检查受超声探头分辨力、腹壁厚度及肠道胀气的影响,对盆腔内较小病灶的分辨能力较差。 经阴道扫查的优点在于探头分辨力高,探头与盆腔器官接近,能更好地显示子宫及卵巢的细微结构,且不需充盈膀胱,不受肥胖限制。它的缺点在于穿透力有限,远场显示欠清晰;不适合有性病等传染病者,或阴道出血较多者;未婚妇女及已婚妇女月经期、阴道畸形这些情况也不适合做阴道超声。
-
●8.4心脏超声检查体位及基本手法
心脏超声检查一般采用左侧卧位及平卧位。拿探头常用的手法是握笔式。扫查的基本手法包括 “转”、“摇”、“滑”三种手法。 心脏检查的操作区域基本都在左侧胸部,第1个位置胸骨左旁,第2个位置心尖部,第3个位置是剑突下,第4个位置是一个胸骨上窝。 在胸骨左缘我们可以做长轴和短轴切面。大部分的心脏超声测量在这个位置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