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中国画的概述
方便、快捷的了解中国画基础理论、掌握中国画的临摹与鉴赏方法,为美术学专业的学生奠定中国画绘画与表现的基础。
-
●1.1中国画的概念、工具材料及分类
中国画发展历史、分类及工具与材料介绍:
中国画分类:从技法上分为工笔、写意、白描;从题材上分,可分为人物、花鸟和山水;从材料上分,可分为淡彩和重彩。 -
●1.2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和基本原理
“写意性的中国艺术观”,是形成中国画艺术特点的本质内涵。“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原则;以线为主的中国笔墨观、“以形写神”的意象造型观念等等。
-
第二章工笔花鸟画
本章从白描基础讲起,直到工笔花鸟画的勾线方法,再讲解工笔花鸟画的设色及一般步骤。教会学生基本的中国画绘画与表现方法。
-
●2.1中国古代及当代白描发展历史
主要讲解中国古代及当代白描发展历史
-
●2.2白描形象特征和用笔特征
白描形象特征和同笔特种描述。
-
●2.3白描临摹方法和基本步骤
临摹方法及分类;步骤及临摹技巧等。
-
●2.4白描勾线技巧
白描勾线技巧讲解
-
●2.5白描花头的用笔变化及注意事项
白描花头的用笔变化及注意事项
-
●2.6白描勾叶的各种变化及注意事项
白描勾叶的各种变化及注意事项
-
●2.7宋代花鸟画欣赏及工笔花鸟画的分类
宋代花鸟画欣赏及工笔花鸟画的分类
-
●2.8工笔花鸟画临摹技法(以宋代小品画临摹为例)
临摹是学习并继承优秀传统绘画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提高中国画的创作能力所设立的基础课。是对前人的笔墨、立意、选材、为象、章法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和学习的实践过程。临摹不是目的,是学习其方法。一般也是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专后博。工笔画多采取摹临和对临。落笔前,对所临作品要认真地进行分析和研究,要注重领悟作品的技法运用,内涵情意,画面效果处理等。
-
第三章写意花鸟画
写意花鸟画概述及具体画法演示。
-
●3.1花鸟画的概述
两宋是花鸟画的繁荣时期,来自西蜀的黄家花鸟画派画风,统治了北宋皇家画院的花鸟画坛达百年之久。直至北宋中、后期,崔白进入北宋画院,才打破了北宋画院花鸟画由黄家画派一统天下的局面,而表现出更多的工写结合的风格。五代徐熙的画法以落墨纵横的笔意写天然野逸之景,敷以淡彩。使花鸟画形成色墨相融、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据说,“没骨法”就始于徐熙。后世对他们二者的评价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称,小写意花鸟画既来自于他们二者审美意趣、风格技法的结合。后元代的张中、陈琳和王渊把小写意花鸟画进行了推动和发展,开启了明代院体画和文人兼工带写的风尚,甚至直接影响到清代恽寿平创造的“没骨花”。
-
●3.2工兼写画法
清代小写意花鸟画在绘画历史中挖掘、探索,涌现出众多的流派,而且在技法和风格上也多姿多彩。随着新兴市民阶层的兴起与西方文化的侵入,清代的小写意花鸟画走向世俗化,形成了雅俗共赏的局面。代表画家有恽寿平、华嵒、任熏、任伯年、居巢、居廉等。19世纪末“维新变法”的影响,在中国画领域中要求对其进行“改良”,主张“守之”、“继之”、“改之”、“增之”、“融之”,输入西法,中西合璧。小写意花鸟画继续向前发展,并且呈现出新的风貌。这时期小写意花鸟画的代表画家有徐悲鸿、张书旂、苏葆桢等。
-
●3.3写意花鸟画
写意这种说法是元代前期的书画鉴赏家汤垕提出来的,元代变画为写,因为元代文人画家们几乎无人不擅书法,书法的审美趣味也成为了绘画趣味。写意画鸟画是中国画的重要分支,重要描绘对象是各种植物动物,包括花卉,鸟虫,翎毛等,而“写意”这两个字我们从字面上讲就是用类似中国书法写意里“写”的手法,来抒发画家的情意,表达一种意趣。这种绘画的方式区别于“工笔”勾线染色,着重描绘对象的外形的方式。
-
第四章工笔人物画临摹
工笔人物画的传统技法程式可分为白描法、重彩法、淡彩法和浓淡相间法。讲解工笔人物画的造型特点、形式特征和赋色规律。
-
●4.1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概要及作品赏析
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概要及作品赏析
-
●4.2工笔人物画临摹准备
工笔人物画临摹准备得相关工具及事项。
-
●4.3工笔人物画的勾线
学习簪花仕女图人物的勾线方法。
-
●4.4工笔人物画的设色特点
工笔人物画的设色特点。
-
第五章中国山水画基础
本章首先介绍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概述。中国山水画由树、石、云、水等组成,第二部分讲授中国山水画树法、石法,第三部分讲水法、云法。
-
●5.1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从真正的萌芽晋代开始,东晋顾恺之的人物画《洛神赋图》卷中看出, 山和水才作为一种描绘对象出现, 但是在画面中充当的也只是画中人物衬景的角色;再到南北朝时期宗炳《画山水序》与王微《叙画》关于山水画论的发展为当世山水画的发展和成熟作了理论上的准备;隋唐时代, 着色青绿山水;五代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最后是明四家、清四王。通过对各个朝代绘画名家及其作品的介绍来简单了解中国山水画发展的状况。
-
●5.2中国山水画树法、石法
先讲双勾树干及树的出枝、云林小树的画法,画叶的点叶法、夹叶法。
《芥子园画谱》树谱首先讲道:“画山水必先画树,树必先干,干立加点则成茂林,增枝则为枯树。下手数笔最难,务审阴阳向背,左右顾盼,当争当让,或繁处增繁,或简而益简。故古人作画,千岩万壑不难一挥而就,独于看家本树大费经营。若作文者先立间架,间架既立,润色何难。当熟四歧,后观诸法。四歧者,即画家所谓石分三面,树分四枝也。然不曰“面”而曰“歧”者,以见此法参伍变幻,直若路之分歧。熟之,则四歧之中,面面有眼;四歧之外,头头是道。千头万绪,皆由此出。”又将叶法分为夹叶和点叶,通过示范讲出两者之不同。
再讲山石的皴法,介绍山水画中常用的皴法并示范其技法,其后遵循写生和创作,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学习。 -
●5.3中国山水画云、水法
山,无水不秀。在山水画中,山为骨架,水为血脉,有山有水则画面丰富生动。水的种类很多,有江、河、湖、海、塘、泉、溪涧、飞瀑等。本小节先介绍画水的三种方法:染水法、留白法、勾水法。为学生作示范以示不同方法。
云乃天地之大文章也。为山川被锦绣,疾若犇马,撞石有声,云之气势如是。大凡古人画云,秘法有二。一以山水之千岩万壑相凑太忙处,乃以云间之。一以山水之一丘一壑着意太闲处,乃以云忙之。介绍画云的三种方法:染云法、留白法、勾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