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撷英
中国传统文化撷英
10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30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天津大学
开课教师王祎
学科专业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当今世界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不少外国友人希望了解中国思维、中国特色。当代政府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希望创新性地运用中国智慧于新时期建设。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国学热兴起,从儿童到成人各种特色的国学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门课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精心设计而出的。在七年授课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和授课方法,使课程的受众面更广。不是只有古文基础的同学才能看懂的“过分深邃”,也不是以时间为顺序的常规讲述。无论你是文史哲专业的同学,还是热爱传统文化的非文科同学。无论你是在校学生,还是社会人士;无论你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爱国侨胞,还是喜欢中国的外国人,这门课都会使你学有所获。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海洋里,我们精心选择设计九个传统文化的主要领域,以生动、活泼的教法和内容,抛砖引玉、采英撷华,深入浅出地向大家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中国传统文化基础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何为“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
王祎
何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下)
王祎
垂衣裳而天下治—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传统服饰文化史略说(先秦两汉)
王祎
传统服饰文化史略说(魏晋—宋)
王祎
传统服饰文化史略说(元明清)
王祎
衣深理更深——深衣
王祎
上衣与下裙——襦裙
王祎
衣冠并禽兽——补服
王祎
昭名分、辨等威——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王祎
治大国若烹小鲜——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古人吃什么?——传统饮食文化概说
王祎
备尝世味,品味人生——传统饮食的特色与内涵
王祎
栋宇间显三才之妙——中国古典建筑文化
以哪为席,以何为盖——古建筑的分类及屋顶样式
王祎
星光点点,河汉璀璨——中国古建筑特征词汇举隅
王祎
境外之象,诗情画意——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王祎
祭祀、继嗣、助内——中国传统婚恋文化
由内而外,从多而专——人类婚恋形态的演变
王祎
有情人终成眷属吗?——中国传统婚恋文化的形态分析(一)
王祎
有情人终成眷属吗?——中国传统婚恋文化的形态分析(二)
王祎
三书六礼——中国传统婚姻的程式与制度
王祎
祭祀、继嗣、内助——中国传统婚恋文化的内涵
王祎
七出三不去——中国古代的离婚制度
王祎
官学与私学 学而优则仕——中国传统教育考录文化
学在官府——中国历代官学教育
王祎
学在四夷——中国传统私学教育
王祎
朝为田郎 暮登庙堂——中国历代科举考试制度
王祎
中国第五大发明——科举考试的利弊与世界影响
王祎
礼仪之邦——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何为礼仪?
王祎
祀神祭人——吉礼
王祎
征伐之礼——军礼
王祎
待客之礼——宾礼
王祎
亲万民礼——嘉礼
王祎
灾丧之礼——凶礼
王祎
由古而今 由繁而简——中国古代汉字文化
“四体”——中国古汉字构造的“造字法”
王祎
“二用”——中国古汉字构造的“用字法”
王祎
“古文字阶段”——汉字的形体演变(一)
王祎
“今文字阶段”——汉字的形体演变(二)
王祎
方寸舞台演绎百态人生——中国传统戏曲文化
兼取百家 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戏曲的源流
王祎
程式化、虚拟化、写意化——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特点
王祎
东方歌剧——中国的“国粹”京剧
王祎
南曲柔美优雅、北曲苍凉悲壮——戏曲的南北代表剧种
王祎
向古人借智慧——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古代思想与人之初
王祎
古代思想与人之世(上)
王祎
古代思想与人之世(中)
王祎
古代思想与人之世(下)
王祎
  • 绪章中国传统文化基础

    本讲主要讲授1、什么是文化?2、什么是中国创痛文化?3、对待中国文化的不同倾向和声音。4、如何正确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等内容。其中,重点在于明确“什么是文化”和“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树立对待中国文化的正确观念。

  • 0.1何为“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

    本节主要介绍“什么是文化”?从字源学的角度分别介绍什么是“文”,什么是“化”。

  • 0.2何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下)

    本节主要介绍:1、什么是“中国文化”?2、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3、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不同观点。4、我们的文化主张等内容

  • 第一章垂衣裳而天下治—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本讲主要首先介绍,中国传统服饰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最早的衣服材料、最早的制衣工具。古代服饰的历代发展演变,主要特点、款式和审美标准。其次,介绍两种代表性的汉服款式:深衣、襦裙,和一种特色的官服“补服”。最后,整观中国传统服饰种种细节所彰显的文化内涵。

  • 1.1传统服饰文化史略说(先秦两汉)

    本节主要介绍传统服饰文化的基本知识和汉及汉以前的服饰发展简史。

  • 1.2传统服饰文化史略说(魏晋—宋)

    主要介绍汉至清代的服装发展简史。

  • 1.3传统服饰文化史略说(元明清)

    主要介绍元明清时代服装发展简史。

  • 1.4衣深理更深——深衣

    本节主要讲授什么是深衣,它的主要样式特征及分类,文化内涵。

  • 1.5上衣与下裙——襦裙

    本讲主要介绍:1、什么是襦裙?2、襦裙的特征和分类。3、襦裙的历史演变。4、襦裙的文化内涵。

  • 1.6衣冠并禽兽——补服

    本节主要介绍,什么是补服及补子?它的发展源流,基本特点。补子上不同禽兽的意义。补服背后的文化内涵。

  • 1.7昭名分、辨等威——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主要讲授传统服饰款式中所体现的“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服饰艺术中的颜色、纹样、配饰等所蕴含“礼”文化,以及服饰文化中所系联的社会文化形态和人性自然形态等等。

  • 第二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本章主要介绍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概论,首先介绍古代的食材、古代的器具、古代的调料和烹技等中国饮食发展流变史。然后介绍古代饮食的特点、风貌、所展现的人文情怀、哲学思维等。

  • 2.1古人吃什么?——传统饮食文化概说

    本节主要介绍传统饮食文化的基本知识,如古代的食材、古代的器具、古代的烹技、主要的菜系等等。

  • 2.2备尝世味,品味人生——传统饮食的特色与内涵

    本讲主要介绍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主要特色。中国传统的饮食风貌有哪些?中国传统饮食的文化内涵。

  • 第三章栋宇间显三才之妙——中国古典建筑文化

    本章主要介绍中国古典建筑的分类、屋顶的类型、主要的特征性术语、园林布局及其审美意蕴。

  • 3.1以哪为席,以何为盖——古建筑的分类及屋顶样式

    本讲不要介绍中国古典建筑的基本分类和几种主要的屋顶的样式。

  • 3.2星光点点,河汉璀璨——中国古建筑特征词汇举隅

    本讲主要介绍中国古建筑中主要的特征性词汇,如斗拱、吻、基座、影壁、窗、雀替、瓦当等等。

  • 3.3境外之象,诗情画意——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本讲主要介绍中国古典建筑中园林的主要发展历史阶段,它们的审美艺术特点。

  • 第四章祭祀、继嗣、助内——中国传统婚恋文化

    本章主要讲授中国传统婚恋专题。主要内容包括:什么是婚姻?婚姻与性的区别?古代婚姻演变的历程。中国古代婚恋形态的文化分析、中国古代婚礼的仪程与制度、古代婚礼的意义、原则、特点和古代的离婚制度。通过了解古代婚恋的客观知识,能客观清醒地分析其中的利弊,建立起正确的婚恋价值观。

  • 4.1由内而外,从多而专——人类婚恋形态的演变

    本讲主要介绍人类婚姻历史演变的基本知识。什么是婚姻?婚姻的三要素。婚姻与性的区别。人类婚恋形态的历史变迁。

  • 4.2有情人终成眷属吗?——中国传统婚恋文化的形态分析(一)

    本节主要介绍中国传统婚恋文化中两种形态分析:以情爱主导的婚姻和以强权统治为主导的婚姻。

  • 4.3有情人终成眷属吗?——中国传统婚恋文化的形态分析(二)

    本节主要介绍中国传统婚恋文化中三种形态分析:以经济利益主导的婚姻、以政治目的主导的婚姻和以观念信仰主导的婚姻。

  • 4.4三书六礼——中国传统婚姻的程式与制度

    本讲主要介绍中国传统婚姻的程式与制度,主要包括婚前礼、正婚礼和婚后礼三个部分的主要仪程,核心内容为“三书六礼”及同牢合卺、餕余设衽、庙见、返马、归宁等特色的传统婚礼环节。

  • 4.5祭祀、继嗣、内助——中国传统婚恋文化的内涵

    本讲重点分析传统婚文化的内涵,主要从中国传统婚姻的目的、原则、特点、意义几个方面来介绍。通过分析传统婚姻的特点,来理解婚姻的严肃性。

  • 4.6七出三不去——中国古代的离婚制度

    主要介绍“出妻”、“义绝”、“和离”等主要的离婚方式以及守贞与改嫁观念。

  • 第五章官学与私学 学而优则仕——中国传统教育考录文化

    本章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的教育考试文化。其中第一、二、节为中国古代的教育文化。先讲授“官学”在历代的发展演变情况,然后讲授“私学”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巨大贡献。第三、四节为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主要讲授科举考试制度的历史发展,它的优点和缺点。认识到中国科举制在世界考试史上的重要意义,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尽管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它仍然是普通大众实现进身之阶最公平的途径,也是国家选拔真正的人才治理国家的重要途径。

  • 5.1学在官府——中国历代官学教育

    本讲主要介绍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官学教学。分别介绍,夏、商、周、秦、汉、魏晋、唐、明清的官学教育制度。

  • 5.2学在四夷——中国传统私学教育

    本讲主要介绍中国传统教育中的私学教育,这是对广大人民文化素质的提升起到很大作用的一种教育。它主要包括聚徒讲学、家庭教育、书院教育等形式。我们主要介绍这几种教育的特点和意义。

  • 5.3朝为田郎 暮登庙堂——中国历代科举考试制度

    本节主要讲授中国科举制度在历代的发展。主要从隋朝,中国科举制度的起源期。唐代,中国科举制度的晚辈期。宋朝,中国科举制度的沿革期。明清中国科举制度的衰落期来讲授科举制度的兴起、发展、改进以及各个环节的主要实施方式等。

  • 5.4中国第五大发明——科举考试的利弊与世界影响

    本讲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利弊、特别介绍科举考试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借古鉴今,让同学们明白中国考录人才制度对于普通百姓脱颖而出的优越性,明白国家选拔真正人才从政的好处。

  • 第六章礼仪之邦——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第六章主要介绍中国传统的礼仪。首先,讲授什么是礼仪?礼仪与一定的区域、一定的群体有关,即使相同意义的礼仪,不同国家、不同场合、不同群体的使用也不相同。然后,介绍中国传统的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包括这五种礼仪的分类、使用情况、所表达的文化内涵等。

  • 6.1何为礼仪?

    本讲主要讲述:“什么是礼仪?”不同的社会、不同的群体对于礼仪有不同的规定。以见面礼为例,介绍不同的国家行礼时的不同表达方式和中国最隆重的见面礼“九宾之礼”的施礼方式。

  • 6.2祀神祭人——吉礼

    本讲主要介绍中国传统“五礼”的吉礼和军礼。主要内容包括:吉礼适用的三个主要范畴:祀天神、祀人鬼、祀地祗。

  • 6.3征伐之礼——军礼

    本节主要介绍军礼的演变,军礼的五种分类和各自适用的范畴。举行军礼的意义。

  • 6.4待客之礼——宾礼

    本讲主要介绍接待宾客的礼节——宾礼。主要包括:春朝,夏宗,秋觐,冬遇,时会,殷同、时聘、殷覜以及士相见礼等几种礼节的使用情况和施礼方式,背后的寓意。

  • 6.5亲万民礼——嘉礼

    本讲主要介绍亲万民礼——嘉礼。主要内容包括:1饮食之礼;2婚、冠之礼;3宾射之礼;4飨燕之礼;5脤膰之礼;6贺庆之礼等礼仪的使用范围、施礼方式和文化寓意。

  • 6.6灾丧之礼——凶礼

    本讲主要讲授用于哀悯、吊唁、忧患家国的礼仪活动——凶礼。它的主要内容有: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灾,以吊礼哀祸灾,以禬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重点讲丧礼“五服”制。

  • 第七章由古而今 由繁而简——中国古代汉字文化

    本章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的汉字。先介绍古汉字的构造方法——“四体二用”,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者是造字方法。“指事”和“会意”是用字方法。然后讲授从古汉字向今文字演变的历程,其中、甲骨文、金文、小篆是古文字阶段。小篆是古文字的终结者。篆书向隶书的演变称为隶变,这是古文字向今文字演变的质的飞跃。每一种字体的出现都有其原因和字形特点,了解并能鉴赏不同字体的特点也是本章的主要内容。

  • 7.1“四体”——中国古汉字构造的“造字法”

    本节主要讲授“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方法,也就是“四体二用”中的“四体”。

  • 7.2“二用”——中国古汉字构造的“用字法”

    本节主要讲授“转注”、“假借”两种“用字”方法,也就是“四体二用”中的“二用”。

  • 7.3“古文字阶段”——汉字的形体演变(一)

    本讲主要讲授汉字的形体演变历程。主要内容包括:汉字产生的重大有意义。汉字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产生形体演变的原因,演变之后的特点和作用等等。

  • 7.4“今文字阶段”——汉字的形体演变(二)

    本讲主要讲授“小篆”是古文字的终结者。隶书是古文字向今文字的一次质的飞跃。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字体的特点和鉴赏。

  • 第八章方寸舞台演绎百态人生——中国传统戏曲文化

    本章主要介绍中国传统戏曲文化。首先讲授中国传统戏曲孕育、形成、发展和繁荣的过程。其次介绍京剧程式性、虚拟性、综合性、娱乐性、教育性的艺术特征。再次专题介绍一下国粹京剧的形成、行当、特点和四大名旦。最后,以南北地域为分野,分别介绍各区域的代表性剧种、它们各自的特色。从而,感知传统戏曲的地域性特征。

  • 8.1兼取百家 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戏曲的源流

    本讲主要介绍中国戏曲的源流。从先秦时期的大傩舞,到唐代的歌舞戏,再到宋金的诸宫调、元明清的戏曲的形成和发展。展现中国传统戏曲源远流长、兼取百家之长的特点。

  • 8.2程式化、虚拟化、写意化——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特点

    本讲主要介绍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特点:程式性、综合性、虚拟性、娱乐性和教育性。

  • 8.3东方歌剧——中国的“国粹”京剧

    本讲重点介绍国粹——京剧。主要内容包括:京剧的孕育、京剧的形成与发展、京剧的行当及区分以及京剧的四大名旦。

  • 8.4南曲柔美优雅、北曲苍凉悲壮——戏曲的南北代表剧种

    本讲主要讲授中国传统戏曲的地域规律,介绍南方北方的主要代表剧种和特点。包括:南方的越剧、黄梅戏、采茶戏、黄梅戏。北方的京剧、评剧、秦腔等。

  • 第九章向古人借智慧——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本章的学习内容和目标与前几章有所不同。前几章为专题性的学习,一方面我们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另一方面,我们也了解到这些古代出衣食住行、风俗、制度、器物等背后的文化内涵。例如:“垂衣裳而天下治”、“治大国若烹小鲜”、“夫妇别,父子亲,君臣信”、“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等等。作为这门课程的最后一章,我们来直面“中国古代的思想”,看看古人的智慧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哪些当代的问题。
    本章从理解人性本始的角度说起,分析即使对人性本始持不同的观点的思想家,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人性向善。然后,从人类不断学习并回馈的必要性,人类面对困难的智慧、以及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智慧三个方面,运用古人的思想给当代人以启迪。

  • 9.1古代思想与人之初

    介绍历史上关于人之初的三种主要观点,阐释这些观点中对人类源头认识的积极作用。

  • 9.2古代思想与人之世(上)

    从古至今,由中而外,人类正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才不断进步,从而积累了深厚的文明。本讲主要讲授人生在世,不断学习、模仿、运用于自身的过程中,以怎样的态度和方式才能使自身获得更好地发展。

  • 9.3古代思想与人之世(中)

    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 人生之旅,一路欢歌与眼泪、喜悦与痛苦相伴左右。人性中有向往舒适、安逸、愉快、顺利等的趋吉性,而现实却常常出现障碍的生命逆流,如此我们该怎么办呢?在传统历史中有许多先贤志士,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为我们照亮了人世坎坷之路的颜色。本讲我们向大家介绍面对困难的智慧。

  • 9.4古代思想与人之世(下)

    大量的研究表明,社会对人的成长影响很大。人必须要在人与人的交流、交往中生存、发展。因此,如何处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为人生在世主要面对的问题。这其中的核心就是“己”与“他”的问题。这方面古人有很多思想可以供我们借鉴。本讲我们回首古代与人相处的智慧。

  • 开始学习
  • 绪章  作业测试
    绪章中国传统文化基础

    0.1 何为“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

    0.2 何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下)

    视频数2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垂衣裳而天下治—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1.1 传统服饰文化史略说(先秦两汉)

    1.2 传统服饰文化史略说(魏晋—宋)

    1.3 传统服饰文化史略说(元明清)

    1.4 衣深理更深——深衣

    1.5 上衣与下裙——襦裙

    1.6 衣冠并禽兽——补服

    1.7 昭名分、辨等威——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视频数7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2.1 古人吃什么?——传统饮食文化概说

    2.2 备尝世味,品味人生——传统饮食的特色与内涵

    视频数2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栋宇间显三才之妙——中国古典建筑文化

    3.1 以哪为席,以何为盖——古建筑的分类及屋顶样式

    3.2 星光点点,河汉璀璨——中国古建筑特征词汇举隅

    3.3 境外之象,诗情画意——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视频数3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祭祀、继嗣、助内——中国传统婚恋文化

    4.1 由内而外,从多而专——人类婚恋形态的演变

    4.2 有情人终成眷属吗?——中国传统婚恋文化的形态分析(一)

    4.3 有情人终成眷属吗?——中国传统婚恋文化的形态分析(二)

    4.4 三书六礼——中国传统婚姻的程式与制度

    4.5 祭祀、继嗣、内助——中国传统婚恋文化的内涵

    4.6 七出三不去——中国古代的离婚制度

    视频数6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官学与私学 学而优则仕——中国传统教育考录文化

    5.1 学在官府——中国历代官学教育

    5.2 学在四夷——中国传统私学教育

    5.3 朝为田郎 暮登庙堂——中国历代科举考试制度

    5.4 中国第五大发明——科举考试的利弊与世界影响

    视频数4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礼仪之邦——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6.1 何为礼仪?

    6.2 祀神祭人——吉礼

    6.3 征伐之礼——军礼

    6.4 待客之礼——宾礼

    6.5 亲万民礼——嘉礼

    6.6 灾丧之礼——凶礼

    视频数6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由古而今 由繁而简——中国古代汉字文化

    7.1 “四体”——中国古汉字构造的“造字法”

    7.2 “二用”——中国古汉字构造的“用字法”

    7.3 “古文字阶段”——汉字的形体演变(一)

    7.4 “今文字阶段”——汉字的形体演变(二)

    视频数4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方寸舞台演绎百态人生——中国传统戏曲文化

    8.1 兼取百家 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戏曲的源流

    8.2 程式化、虚拟化、写意化——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特点

    8.3 东方歌剧——中国的“国粹”京剧

    8.4 南曲柔美优雅、北曲苍凉悲壮——戏曲的南北代表剧种

    视频数4
  • 第九章  作业测试
    第九章 向古人借智慧——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9.1 古代思想与人之初

    9.2 古代思想与人之世(上)

    9.3 古代思想与人之世(中)

    9.4 古代思想与人之世(下)

    视频数4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