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张爱玲
2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0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南华大学
开课教师胡用琼陶维黎杨全陈娟罗玉成
学科专业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传奇人生、苍凉体验、末落爱情。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世间再无张爱玲!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走近张爱玲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没落贵族身世
胡用琼
民国红颜
胡用琼
临水照花人
胡用琼
天才创作
胡用琼
《金锁记》鉴赏
黄金枷锁下的疯子
胡用琼
心理描写
胡用琼
月亮意象
胡用琼
红楼梦笔法
胡用琼
张爱玲小说中的爱情
反浪漫叙事
胡用琼
扭曲变态的爱情
胡用琼
夭折无望的爱情
胡用琼
物欲化爱情
胡用琼
变色玫瑰中的男性欲望
胡用琼
张爱玲小说苍凉的美学特征
不彻底的人物
胡用琼
栖居之地的遍地苍凉
胡用琼
人性的自私与虚伪
胡用琼
美丽而苍凉的手势
胡用琼
张爱玲小说音乐描写
张爱玲音乐观
胡用琼
音乐叙事
胡用琼
音乐渲染一种氛围
胡用琼
音乐表达情感
胡用琼
张爱玲小说的月亮意象
云生残月沁苍凉
胡用琼
张爱玲小说服饰描写
张爱玲服饰观
胡用琼
服饰的象征作用
胡用琼
服饰的动态描写
胡用琼
服饰描写的叙事作用
胡用琼
寡妇的服饰描写
胡用琼
  • 第一章走近张爱玲

    本章内容主要介绍张爱玲生平,没落贵族身世,童年生活和爱情,探讨张爱玲生活经历对写作的影响,介绍张爱玲创作情况,了解张爱玲文学艺术成就。张爱玲作品主要描写没落贵族的生活,这与她贵族身世密切相关,她作品中对没落贵族的腐朽生活的描写,对爱情的解构,对人性物欲与情欲的书写都与她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密切相关。

  • 1.1没落贵族身世

    张爱玲小说主要描写了两个场景,一个是上海,一个是她读书生活过的香港。上海主要描写的封建没落贵族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内容的表现来源于她的没落贵族生活。张爱玲是晚晴重臣李鸿章的后代,李鸿章的女儿李菊耦是张爱玲的奶奶。

  • 1.2民国红颜

    张爱玲童年生活分为两个时期,以父母离异为分界线。父母离异对张爱玲童年生活影响很大,虽然张爱玲后来回忆说:“她们的离婚,虽然没有征求我的意见,我是表示赞成的。心里自然也惆帐,因为那红的蓝的家无法维持下去了。”后来与父母关系恶化,逃出家庭跟母亲和姑姑生活在一起。她从小就体会到了父爱与母爱的缺失。

  • 1.3临水照花人

    临水照花人这个词是从《红楼梦》中对林黛玉的描写演变来的,胡兰成化用这句话,拿来对说张爱玲是 “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临水照花是形容女子自傲、敏感、卓尔不群,这是胡兰成心目中的张爱玲。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由欲死欲仙到最后不欢而散,带给张爱玲生活与创作很大的影响。

  • 1.4天才创作

    张爱玲是一个天才作家,1940年张爱玲发表散文《我的天才梦》, 她说: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退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小学时就写三角恋爱小说,中学时候她还尝试着创作了鸳鸯蝴蝶派风格的小说《摩登红楼梦》。在中学的校刊上,发表了《霸王别姬》。1943年发表成名作《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这两炉香立刻在上海文坛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时洛阳纸贵,张爱玲一夜之间,成为上海大红大紫的明星作家。

  • 第二章《金锁记》鉴赏

    《金锁记》(1943)是张爱玲最优秀的作品。张爱玲把它排在《传奇》的首位。《金锁记》写的是没落的封建贵族大家庭的女性生活,是张爱玲最擅长的题材,无论是语言,还是对人物的刻画,都达到相当高的艺术境界。作品描写性压抑和金钱欲望对女性的心灵扭曲。是一部关于黄金和情欲的心理传奇。

  • 2.1黄金枷锁下的疯子

    曹七巧彻底地承受了旧时代妇女的不幸,被哥哥包办婚姻卖到没落贵族姜家公馆,二少爷患有骨痨病,所以她才主动引诱三少爷,三少爷是一个洋场浪子。曹七巧情欲得不到满足,倍感痛苦,压抑的情欲和金钱欲让她变成一个彻底的疯女人。最彻底地将一切不幸与重负报复于她所能报复的一切人,在她报复的过程中,她逐渐变成了黄金枷锁下的疯子。

  • 2.2心理描写

    在《金锁记》里,张爱玲的心理描写特别出色,特别是对女性心理刻画很深刻。她被两种欲望所纠缠,就是金钱欲望和情欲。一方面是黄金,另一方面是情欲。两者发生激烈的冲突,她面临的抉择是:要么守住黄金,要么用黄金满足自己的情欲。

  • 2.3月亮意象

    张爱玲小说月亮描写大多都是女性眼中的月亮,《金锁记》中的月亮也主要是女性眼中月亮,描写了七巧、长安、芝寿眼中的月亮。作者用月亮来渲染氛围、暗示人物心情,结构作品,从而形成了月亮意象的多层审美意义。《金锁记》的月亮作为一种意象,在特定的语境中,具有很强的暗示、烘托的作用。月亮意象暗示某种感情、烘托一种氛围,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量,它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想象和体验的空间。

  • 2.4红楼梦笔法

    张爱玲一生痴爱《红楼梦》,十四岁那年写《摩登红楼梦》,晚年十年磨一剑,对《红楼梦》进行过长达10年的专门研究,写出了极具特色的《红楼梦魇》。《金锁记》可以说是张爱玲小说中最具有红楼梦笔法和神韵的作品,无论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环境氛围的渲染上、叙述风格上等等都对《红楼梦》作了有力的借鉴。

  • 第三章张爱玲小说中的爱情

    张爱玲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创作都是集中在 “饮食男女”、“恋爱婚姻”的题材上。她对“五四”以来的爱情浪漫所推崇的“恋爱至上”、“精神恋爱 ”颇不以为然,甚至对此多有嘲讽和揶揄,体现了张爱玲反浪漫的爱情观。她小说中的爱情大多都是反浪漫的,主要追求与物欲与情欲,是世俗的,盘算的爱情与婚姻,所以她笔下的爱情大多都是悲剧性的。

  • 3.1反浪漫叙事

    张爱玲小说爱情叙事几乎都是反浪漫叙事的。这是有别于五四时期和她同时代作家的爱情叙事。张爱玲反浪漫叙事体现在对一见钟情式的浪漫叙事的解构。张爱玲的反浪漫的爱情叙事表现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爱情叙事的人性欲望。就婚恋而言,它摒弃纯洁、浪漫、理性,而是沾染着为满足人性欲望而谋算的功利色彩。

  • 3.2扭曲变态的爱情

    一般而言爱情是文学作家描写的永恒主题,封建社会很多美好的爱情毁于封建婚姻的禁锢与破坏,但也诞生了很多才子佳人的爱情神话。张爱玲小说中的爱情剥离了爱情神圣而美好的外衣,她写出了乱世中扭曲变态的爱情,颠覆了爱情的神话,剩下的是畸形与变态,成为现代小说书写爱情的另类。

  • 3.3夭折无望的爱情

    夭折无望的爱情是指爱情在外力的干扰下,相爱的人未能有情人终成眷属。这种外力的作用,在张爱玲小说中,不是来自于时间、地点或者钱财等因素,而是来自于亲人的破坏,或者爱情中的男女无法摆脱因袭的重负,比如包办婚姻,封建女子的经济依附性等等。张爱玲小说中的亲情大多都是冷漠的、不仅没有情感的温度,甚至还是人生的绊脚石,让人感到怵目惊心。

  • 3.4物欲化爱情

    张爱玲小说很多爱情打上了物欲的烙印,有的甚至是赤裸裸的物欲化爱情。物欲化的爱情大多是女性,她们毫无经济实力和谋生能力,只有通过爱情和婚姻满足物欲。张爱玲小说表现了女性走进婚姻大言不惭地向别人宣称是为了金钱,连一点遮羞布都不要。

  • 3.5变色玫瑰中的男性欲望

    红玫瑰,是热烈的情妇,白玫瑰,指的是圣洁的妻。这是张爱玲式的关于男人欲望的感悟,实际上是指男性在婚姻与爱情中,往往想追求肉欲,又摆脱不了传统婚姻的束缚,以至于在红白玫瑰之间进行苦苦挣扎。

  • 第四章张爱玲小说苍凉的美学特征

    张爱玲文学作品表现出一个很重要的美学特点,就是苍凉,不管是她中学时初入文坛的创作,还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在文坛上大方异彩的作品,以及离开大陆后创作的一些作品,都体现了苍凉的美学特点。张爱玲小说苍凉的美学特点体现在多方面,比如她小说中的悲剧性爱情描写,人物命运、环境描写、人伦亲情等等无不体现了苍凉的美学特点。

  • 4.1不彻底的人物

    张爱玲曾说:“极端病态与极端觉悟的人究竟不多。时代是这么沉重,不容那么容易就大彻大悟……所以我的小说里,除了《金锁记》里的曹七巧,全是些不彻底的人物……他们没有悲壮,只有苍凉。张爱玲笔下不彻底的人物主要指作品中的人物即不是完全的好人,也不是完全的坏人。

  • 4.2栖居之地的遍地苍凉

    张爱玲小说苍凉的审美表现除了人物命运,意象描写的苍凉外,还体现在小说中人物的栖居之地的苍凉。而小说中人物的栖居之地就是细节苍凉的体现,这里的栖居之地就是张爱玲小说中人物的生活环境。张爱玲小说的环境描写几乎都是阴暗的、破败的、荒凉的,最典型的是公馆的描写。

  • 4.3人性的自私与虚伪

    张爱玲小说非常强调饮食男女的生活圈子,在这生活圈子里,她基本上是基于人性来描写的,表现了饮食男女的人性欲望,包括物欲和情欲,在这基础上,她表现了物欲和情欲中人性的自私与虚伪。张爱玲小说表现人性的自私与虚伪不是发生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她主要表现在家庭内部亲人之间的自私与虚伪。

  • 4.4美丽而苍凉的手势

    张爱玲说:人生是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可以说,张爱玲作品中人物命运很深刻地诠释了这句话。张爱玲小说中的人物生命欲望强烈,她小说中的人物费劲心机追求的东西,要么失败,要么得到后感觉不完美,或者有一种莫名的虚无感,总之就是对人生,至始至终都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 第五章张爱玲小说音乐描写

    张爱玲小说有大量的音乐描写,她用音乐渲染氛围,烘托人物情感,并用音乐进行叙事。可以说张爱玲小说充分调动了音乐的审美功能,在现代小说作家中,还没有第二个作家像张爱玲那样在小说中进行大量的音乐描写。她用音乐描写表达一种对人生的否定性评价,用音乐渲染氛围,表现人物心理。

  • 5.1张爱玲音乐观

    张爱玲从时空上谈音乐的感受,音乐给人的感觉是渺茫,易流逝的。音乐本身是时间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时间艺术,音乐的时间艺术包括节奏、节拍等时间序列模式。张爱玲从音乐给人心理的不确定性和音乐结束后的冷清来否定了音乐的时间性。对张爱玲来说,音乐中的时间模式与人的生理机制相关的,是与心理密切相关的感受活动。

  • 5.2音乐叙事

    张爱玲小说的这些音乐描写是作品中人物情感的折射与反应,她还借鉴了音乐的叙事来结构作品,也就是说在结构上模仿、借鉴音乐艺术,在叙事上表现出音乐性特点。张爱玲小说音乐叙事主要表现在音乐的主导动机在小说中的运用。

  • 5.3音乐渲染一种氛围

    张爱玲通过音乐的否定性评价来表达对人生的体验,并渲染一种氛围。氛围是指作品显现出来的某种特定的气氛,作者通过氛围的渲染,能够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情境,引导读者进行想象或联想,沉浸在作品中,用身心来体验小说中的世界。

  • 5.4音乐表达情感

    音乐是一种表情艺术,抒发感情、暗示心理是其基本功能。张爱玲小说有时候用音乐的比喻,或者直接用音乐描写来代替情感的直抒胸臆,充分发挥了音乐的抒情及情感心理的暗示功能。张爱玲通过丰富多样的音乐乐器、音响形态的呈现,揭示人物微妙细腻的内心世界。

  • 第六章张爱玲小说的月亮意象

    月亮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学形象,古往今来一直受到作家的重视和喜爱,并成为文学创作中十分重要而常见的文学意象。张爱玲小说中月亮意象是传统月亮意象意义的“扩展延伸”,创造了月亮意象的独特审美内涵,实现了对中国月亮意象文化传统的超越。她笔下的月亮,都是年轻人看到的月亮,特别是女人看到的月亮。她的月亮传达的是一种悲剧性体验,是她关照人物命运的一种言说方式。

  • 6.1云生残月沁苍凉

    在张爱玲小说里,,月亮是作者创造出来的情欲之月。没有月亮之前似乎没有情欲,没有情欲之前似乎没有月亮。月亮与情欲相辅相成。所以是月随情生,情随月长。张爱玲不但描写了少女开始恋爱时的月亮,她还用月亮来表现热恋中情欲的燃烧,于是月亮就成为情欲燃烧的隐语。

  • 第七章张爱玲小说服饰描写

    张爱玲把服饰与人生相关联,她对服饰的审美跟她小说中的音乐表现一样,并不是简单地表现服饰的颜色、样式、布料,而是通过服饰表现人生。她通过特定的服饰表现一类人的性格与命运,她用服饰来结构作品,叙事铺垫,并用服饰来表达一种主观感觉体验。

  • 7.1张爱玲服饰观


    张爱玲的一些生命体验都与服饰密切相关,她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作者把生命用华美的袍作比喻,从而表现生命的苍凉之感。她还说“服装是随身带着的袖珍戏剧。”“我们各自生活在自己的衣服里。”张爱玲说,服饰的另一面是人生,从张爱玲穿的衣服来看,服饰的另一面更是文化

  • 7.2服饰的象征作用

    张爱玲最擅长在日常生活里发现意义,她小说中人物的服饰,她浓墨重彩地进行了描绘,这些服饰对她来说,并不仅仅是穿在人物身上的衣服和人物的标签,而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张爱玲小说中的服饰描写,作为一种符号和象征物,将人物与社会、心理联系到一起,是人物固有的行为方式和精神人格的象征。

  • 7.3服饰的动态描写

    张爱玲评价自己的服饰: “仿佛穿着博物院的名画到处走,遍体森森然飘飘欲仙”。从这里可以看出张爱玲强调的是对服饰的一种主观感觉体验。张爱玲把这种独特的服饰体验写进她的小说中,就是服饰的动态描写。

  • 7.4服饰描写的叙事作用

    特定的服饰描写能够交代前因、预示后果,是展开故事情节的重要线索,叙事的辅助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张爱玲小说服饰的叙事作用主要是服饰描写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并起铺垫作用。

  • 7.5寡妇的服饰描写

    梁太太的黑色服饰中掺杂着鲜艳的色彩,表现了荒淫纵欲的生活方式和人性欲望。张爱玲小说用黑色来作为寡妇的服饰颜色, 张爱玲小说对寡妇服饰的描写,还写了服饰的主观色彩,即主观感觉上的黑色。张爱玲小说寡妇的服饰几乎都指向了寡妇的负面形象,完全不同于文学中寡妇形象。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走近张爱玲

    1.1 没落贵族身世

    1.2 民国红颜

    1.3 临水照花人

    1.4 天才创作

    视频数4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金锁记》鉴赏

    2.1 黄金枷锁下的疯子

    2.2 心理描写

    2.3 月亮意象

    2.4 红楼梦笔法

    视频数4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张爱玲小说中的爱情

    3.1 反浪漫叙事

    3.2 扭曲变态的爱情

    3.3 夭折无望的爱情

    3.4 物欲化爱情

    3.5 变色玫瑰中的男性欲望

    视频数5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张爱玲小说苍凉的美学特征

    4.1 不彻底的人物

    4.2 栖居之地的遍地苍凉

    4.3 人性的自私与虚伪

    4.4 美丽而苍凉的手势

    视频数4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张爱玲小说音乐描写

    5.1 张爱玲音乐观

    5.2 音乐叙事

    5.3 音乐渲染一种氛围

    5.4 音乐表达情感

    视频数4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张爱玲小说的月亮意象

    6.1 云生残月沁苍凉

    视频数1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张爱玲小说服饰描写

    7.1 张爱玲服饰观

    7.2 服饰的象征作用

    7.3 服饰的动态描写

    7.4 服饰描写的叙事作用

    7.5 寡妇的服饰描写

    视频数5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