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导论
物种起源导论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4
开课时间2024/02/20 - 2024/12/28
课程周期45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达尔文《物种起源》是改变了人类对自身和自然世界看法的划时代经典巨著,其生物进化思想不仅在当今基因组时代仍然是科学家们阐释的对象,对科学、社会和人文领域的深远影响一直广受关注。尽管很多高校都开设各类经典解读课程,但作为能增强科学素养的经典之作,《物种起源》却很少有完整、系统的解读走进课堂。

与以往的进化课程不同,“物种起源导论”课程是以达尔文《物种起源》原著为框架,系统地探讨达尔文《物种起源》进化思想的由来、自然选择学说的主旨以及理论相关组成的最新进展。本课程在解读文本的同时,添加了大量文献来增进对自然选择学说形成和物种起源见解的发展史略的了解。通过基本的科学事实和不同的进化案例,追本溯源, 澄清对达尔文及其进化论的种种误解,阐释家养和自然状态下的变异、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等这构成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内容、并对学说的难点与理论的困惑、各种进化证据及理论支撑进行科学分析。

本课程的特色和亮点是:“经典+前沿”;定位是对进化知识有需求的同学进行“高起点的启蒙”。我们将重点分析达尔文进化学说逻辑体系和核心要义,通过对来自《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典型研究案例深入浅出的解读,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达尔文进化思想的深远影响、全面阐释学说问世以来生物进化论面临的挑战和新理论的发展,通过本课程学习,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拓宽科学视野、培养进化理念、提升科研鉴赏水平和理性思辨能力,为生物科学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相关研究提供必要的进化生物学基础知识和方法。

课程大纲
绪论
1.1 课程概述与基本要求
1.2 [专题一] 《物种起源》的成书过程及其影响
1.2.1 历史为什么选择达尔文?
1.2.2 进化论的进化
家养条件下的变异
2.1 家养条件下的变异:文本解读(上)
2.2 家养条件下的变异:文本解读(下)
2.3 [专题二] 马的驯化起源
2.4 [专题三] 亚洲栽培稻的起源
2.4.1 作物驯化中心和不易落粒性状的驯化
2.4.2 水稻的驯化起源:一次还是多次
课堂讨论
单元测验
自然条件下的变异
3.1 自然条件下的变异:文本解读
3.2 [专题四] 适应辐射与渐进演化
3.3 [专题五] 若干物种概念内涵辨析
生存斗争
4.1 生存斗争:文本解读(上)
4.2 生存斗争:文本解读(下)
自然选择(上)
5.1 文本解读(一)自然选择:概述与实例
5.2 文本解读(二)自然选择:性选择
5.3 文本解读(三)自然选择:趋异与绝灭
自然选择(下)
6.1 [专题六] 解读系统树(上、下)
6.2 [专题七] 物种形成(上、下)【选学】
6.3 [专题八] 分子水平的适应性进化 【选学】
学说的难点和理论的困惑(上)
7.1 难点、困惑与异议(含“变异的法则”)
7.2 本能
学说的难点和理论的困惑(下)
8.1 杂交(上)
8.2 杂交(下)
[拓展阅读] 自然杂交与物种形成
进化的时空证据(上)
9.1 古生物学证据(上)
9.2 古生物学证据(下)
9.3 生物地理证据
进化的时空证据(下)
10.1 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10.2 [专题九] 从基因到基因组:构建日臻完善的生命之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