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意写作
文学创意写作
9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3
开课时间2025/03/11 - 2025/06/20
课程周期15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文学创意写作》是高等院校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专科学生,培育母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提高现代职场的核心竞争力而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为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培育人文素质和必备品格而建设的“通识选修课”;也是为语文成绩优秀的高中学生而开放的“中国大学先修课”(CAP)。

《文学创意写作》讲授创作主体的基本素养与核心能力的培育,归纳文学创意的形成规律和常用方法,总结文学创意文体的写作特征和基本技巧,研究文学创意写作成果的接受特点与传播方式,运用“文学建模读写”的训练方案实施有效的母语读写的实践教学。这些系统的知识体系和训练体系,采用慕课平台和各校具体的“翻转课堂”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和训练。

《文学创意写作》在培育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解读、鉴赏100个以上的文学精品来推导文学创意写作的基本模型与方法,用思维导图展示30多个知识点的逻辑体系。根据这30多个知识点体系提炼出20个以上的“文学创意写作常用方法”。通过阅读创意写作素材库中的感动了自己的各类故事,激发写作者的写作灵感和动机,激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艺术联想,使用“分解——组合——想像——虚构”等的形象思维的方法,选中某种与素材及自己经过文学改造的题材相吻合的“创意写作方法”。

在“互联网+”时代转型升级的“新文学创意读写”的课程理念与方法,将贯穿于本课程的教学和训练的全过程;同学们的学习成果可通过自己的智能手机和联网设备与社会形成交流与沟通。新的课程形态趋于回归教育教学的本义,着重强调了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形成与发挥。教与学的成果将以文化创新的形态进入今天的文化流通与传播。具备了“文科产学研”功能的《文学创意写作》,希望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工作以至一生成长的课程。

课程大纲

1. “互联网+”时代的《文学写作》

1.1 “文学创意写作”的课程历史和理论

1.2 “文学创意写作”的教学资源和方法

1. “互联网+”时代的《文学写作》 单元测验

2. 文学创意写作的特征

2.1 文学创意写作的本质特征

2.2 文学文体的特点与模型

2. 文学创意写作的特征 单元测验

3. 文学写作的基本方法

3.1 典型化的具象组合

3.2 意象化的情感表达

3. 文学写作的基本方法 单元测验

4. 文学语篇的模型与方法

4.1 文学语篇的模型与方法- 递进式展开

4.2 文学语篇的模型与方法- 相似式并列

4.3 文学语篇的模型与方法-相异式类比

4.4 文学语篇的模型与方法- 总分式阐释

4. 文学语篇的模型与方法 测验题

5. 文学语言的模型与方法

5.1 文学语言的模型与方法 -中心词殿后

5.2 文学语言的模型与方法 -比喻式描述

5.3 文学语言的模型与方法 -变化式耦合

5. 文学语言的模型与方法 测验题

6. 文学材料与创意

6.1 文学材料与创意 -从材料到故事、人物

6.2 文学材料与创意 -从材料到情节、创意

6. 文学材料与创意 单元测验

7. 文学结构与创意

7.1 文学结构与创意 -文学创意与组合结构

7.2 文学结构与创意 -创意结构与阐释解读

7.3 文学结构与创意 -创意结构与形式方法

7. 文学结构与创意 单元作业

8. 文学情节与创意

8.1 文学情节与创意 -文学创意与情节模型

8.2 文学情节与创意 -文学创意与情节结局

8.3 文学情节与创意 -文学创意与双线情节

8. 文学情节与创意 单元测验

9. 文学人物与创意

9.1 文学人物与创意 -写人细节的提炼与组合

9.2 文学人物与创意 -“人物三维”的创意构思

9.3 文学人物与创意 -“人物三维”的省略与矛盾

9. 文学人物与创意 单元测验题

10. 虚构类微文学的创意写作

10.1 虚构类微文学的创意赏析-《工钱》的创意方法

10.2 虚构类微文学的创意赏析-《香水有毒》的情节模型

10.3 虚构类微文学的创意赏析-《老人愿》的人物三维

10. 虚构类微文学的创意写作 单元测验题

11. 小小说和散文的创意写作

11.1 小小说:虚构类文学的创意写作

11.2 散文:非虚构文学文体的创意写作

11. 小小说和散文的创意写作 单元测验题

12. 校园微文学的创意写作

12.1 校园微文学的创意写作-微信散文诗

12.2 校园微文学的创意写作-微信新纪实

12.3 校园微文学的创意写作-校园散文诗

12.4 校园微文学的创意写作-校园闪小说

12. 校园微文学的创意写作 单元测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