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课程共有145个教学微视频,共7章,课程习题1100余题,视频总时长达1700分钟。
二、本课程共64个学时,4学分; 在线课程学分为2学分。
三、 本课程内容共分为7个模块,第一模块内容为操作系统引论;第二模块内容为操作系统硬件基础;第三模块为进程管理;第四模块为存储器管理;第五模块为设备管理、第六模块为文件管理,第七模块内容为实践环节。配套线下教材为《计算机操作系统》,赵伟华,刘真,周旭,贾刚勇,张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
四、教学计划如下:
(1)教学内容+课时
教学内容 | 讲课时数 | 自学时数 | 习题课 | 讨论时数 |
操作系统引论 | 5 | 2 | 1 | 2 |
操作系统硬件基础 | 1 | 10 | 0 | 0 |
进程管理 | 12 | 10 | 1.5 | 7 |
存储器管理 | 7 | 8 | 1 | 5 |
设备管理 | 5 | 5 | 0.5 | 2 |
文件管理 | 8 | 8 | 1 | 8 |
合计 | 37 | 43 | 5 | 22 |
五、授课方式介绍
本课程采用两种教学方式:一是线上MOOC方式,二是应用线上资源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1)线上MOOC方式,主要针对社会学习人员,教学活动包括基础学习(视频/教材学习、基础测试、在线答疑)、提高学习(在线问题讨论、提高测试、单元测试等)、巩固拓展学习(课后综合作业、报告撰写、PBL项目学习、拓展阅读等)。
(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依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授课方式,包括:课前视频/教材学习、课前在线测试、在线问题讨论、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单元测试、课堂在线测试、PBL学习、案例分析、课后巩固拓展学习、编程实践等。
六、成绩评价
依据教学模式,采用以下两种成绩评价方式:
(1)线上MOOC学习方式:成绩评价项目全部基于线上学习过程设计,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设计如下:
总评成绩=视频学习(5%)+测试(30%,含基础/提高/单元测试)+作业(25%,含课后作业、报告、PBL学习、实验编程等)+讨论发帖(10%)+笔记(5%)+期末考试(25%)
(2)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采用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线上成绩包括视频观看、课前测试、在线问题讨论、笔记发布、课堂在线测试、单元测试、作业等部分,线下成绩包括课堂互动、小组讨论、课堂演讲、报告撰写、PBL学习、期末考试等,各部分的比例设置详见“班级管理→考核标准”。
总评成绩 =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成绩*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