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舞蹈语言浅析
该章通过介绍中外目前较为主流的舞蹈艺术来给大家整理一下舞蹈世界的“地图”,丰富多彩的舞蹈语言构成了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舞蹈风貌,让我们在了解不同舞蹈语言的同时感受到色彩缤纷的舞蹈艺术魅力。
-
●1.1绪论
本节主要介绍本课程的整体内容,以及该课程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并通过形象的介绍让所有学习者了解得用视觉分析法来理解舞蹈世界的语言。
-
●1.2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语言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语言
-
●1.3西方芭蕾舞蹈语言
芭蕾是一门高雅艺术,起源于意大利,盛行于法国,以足尖舞而闻名于世,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方舞蹈的审美取向和审美定位。在近五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芭蕾历经宴会芭蕾、情节芭蕾、古典主义芭蕾、浪漫主义芭蕾、现代芭蕾和当代芭蕾等漫长的历史阶段,形成了及其严谨的训练要求、严苛的动作形式和各类程式化模式,在不同国度历史、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芭蕾早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舞蹈艺术。
-
●1.4西方现代舞语言简介
现代舞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美兴起的一种舞蹈流派和舞蹈艺术形式,它是人类不断探索文化新形态,冲破传统文化的僵化部分,将一个民族的艺术不断推向前进的成果,它集中体现一个民族身体文化的拓展能力和对自身文化的反省能力。现代舞特别强调个人的自我表达和多元身体的表现与发展,它突破了传统舞蹈训练形式与表演形式,崇尚自由、重视个体的现代风格,在创作观念上,与传统艺术绝然不同,在选材上也比传统艺术广泛多样。
-
第二章肢体的造型
舞蹈语言构成的第一要素——舞蹈造型是本章节重点要讲述的内容。不同类型的舞蹈造型构成了世界上多种多样的舞蹈形态,舞台上任何一个舞蹈都离不开造型特征,刨根问源我们从舞蹈本体语言——肢体造型中解析造型构成,同时展开造型设计。
-
●2.1独舞造型
本章节从个体造型入手,通过图片和现场展示,解析个体造型下的“形态美”,这种构成美的方式是通过“肢体配合造型”和“空间表现”方式来展示在观众面前的。而通过不同视觉美感的造型体验和观察,让学生树立舞蹈艺术传递“美”的艺术观念。
-
●2.2双人造型
双人舞在独舞的基础上,由于舞者个体数量的增加有了更多的特殊造型效果,而这些效果,是独舞个体当中无法完成。数量的增加使得双人舞在一个空间当中的表现力多了很多层次感,除此之外,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搀扶叠加拉扯,甚至是托举使得我们的双人舞产生了更多丰富的变化,这是1+1大于2的造型变化。本节将双人舞造型分解为互补型、拉伸型和缠绕型来分析和研究双人造型。
-
●2.3三人造型
从独舞、双人舞再到三人舞,数量进一步增加带来了舞蹈造型进一步的丰富和变化。无论从空间还是造型组成,三人舞造型都囊括了双人舞和独舞的所有特征,更增加了三人舞超越前者的自身特点。该章节就从横向特点、纵向特点和重叠特点三个方面分析了三人舞的造型构成。
-
●2.4群舞造型
从独舞——双人舞——三人舞造型解析之后我们将进入群舞造型的分析与学习,应该说群舞是我们日常中运用最广泛也是观众们最爱看的舞蹈体裁了,因为她丰富多变、保罗万象。同样群舞造型包含着独、双、三人舞所有的造型特点。本节从整体画面入手,分析平铺型、积聚型、对称型和复合型的群舞造型,让学习者从中感受到群舞的多维变化。
-
第三章运动的轨迹
本章节通过对身体及调度的运动轨迹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不同的运动线路及运动方式所能产生的不同视觉效果,构建出不同的画面及语言,是肢体语言表达的基础。让学生感受它们是如何交织变化着在视觉上向观众传递内容与表达的,带学生读懂舞蹈世界的轨迹语言。
-
●3.1舞蹈的运动轨迹
本节通过对身体及调度的运动轨迹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不同的运动线路及运动方式所能产生的不同视觉效果,构建出不同的画面及语言,是肢体语言表达的基础。让学生感受它们是如何交织变化着在视觉上向观众传递内容与表达的,带学生读懂舞蹈世界的轨迹语言。
-
第四章视觉节奏
本章节通过对舞蹈视觉节奏类型的剖析,从体动节奏与空间营造来解构时间流程两个角度,来为学生们呈现并讲解舞蹈视觉节奏的丰富变化,通过此章节课程,让学生体会不同于听觉节奏的视觉感受,读懂舞蹈世界的节奏语言。
-
●4.1体动节奏(身体运动的节奏)
舞蹈语言中肢体的节奏不同于听觉节奏,更多是从视觉来传达,“眼中的节奏”的概念认知和理解需要我们通过体动节奏中肢体呈现的速度、力量、幅度、方向四方面来简单讲解舞蹈视觉节奏重大丰富变化与多种表现可能性。
-
第五章内心的外化
内心的外化,无论是舞台上还是生活中,我们都需通过一系列方式来传达内心的想法,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语言、手机等形式表达,舞台艺术形式,也有很多表达方式,如话剧的台词、戏曲的唱念做打等等。舞蹈,其运用了人类最原始的肢体表达方式来传递情感,肢体表达虽较为晦涩,但更具纯粹、外化、艺术。本章节主要讲述如何运用舞蹈的形式呈现情感的外化,在编创的基础上快速找到对应的方式进行创作。对于编舞初学者来说更容易入手。
-
●5.1静态情感表达
静态情感表达,舞蹈静态是特殊的,是具有审美意象与具象的,舞蹈静态是表达舞蹈情感的一种手段。本节通过造型体现人物情感和情感的造型设计来讲述舞蹈语言中静态的人物情感传递。 一类作品人物形象是极为重要的,这类作品需要通过人物形象造型引领观众进入叙事或情绪脉络中。同时,在现有的形象思维中设计造型,在形象中寻找人物情感范围,设定人物情感,通过人物情感编出造型。
-
●5.2情绪的节奏
节奏在舞蹈表演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节奏的合理运用既能使得舞蹈动作更加生动形象、立体丰满、形神统一,更能把一部完整的舞蹈作品推向高潮,从而使之更具震撼力、表现力和感染力。本节通过动作在各类情绪中的节奏处理和在节奏处理中突出情绪焦点来讲述节奏与情感的关系。
-
●5.3力度与情感
舞蹈动作语言的“力”,不是纯生理的机械的力,也不是物理的力,而是发于“意”起于“情”的力,“力”是“本于心”的内在内容,是舞蹈有生命的呼吸,是思想情感在舞蹈动作语言中的体现。本节通过动作的发力方式和力量与情感的关系讲述动作力度如何传递人物情感
-
第六章肢体之外的舞蹈语言
一个舞蹈作品在舞台上完整呈现,除了本体的舞蹈动作之外,还需要诸多艺术元素的配合完成,音乐、服装、道具、灯光、舞美等等要素都是一个舞蹈作品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类舞蹈语言与肢体语言协调和搭配,才能帮助一个舞蹈作品更好地在舞台上呈现,本章重点讲述“肢体语言之外的舞蹈语言”。
-
●6.1舞蹈音乐
曾有专家这样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可见舞蹈音乐对于舞蹈作品的重要性。舞蹈语言中的肢体语言是舞蹈的“本体”,是视觉的呈现。而舞蹈作品中的舞蹈音乐是作品呈现的“听觉效果”,舞蹈作品的“试听结合”才能让舞蹈作品更有欣赏效果。本节从听觉想象和视听结合两方面来讲述舞蹈音乐在舞蹈语言中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