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之术-TRIZ理论
创新之术-TRIZ理论
2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0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现有条件下,如何才能实现美好生活和高质量发展呢?唯有创新。本课程通过大量现实案例对来自前苏联的创新之术——萃智(TRIZ)理论进行深度剖析。TRIZ理论是由前苏联发明家、教育家G.S.Altshuller(根里奇·阿奇舒勒)和他的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大量专利和创新案例总结而来。它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基本原理,澄清和强调了系统中存在的矛盾,它采用的不是折中或妥协的办法,而是以完全解决矛盾并获得最终理想解为目标。实践证明,运用TRIZ理论,可大大加快人们创造发明的进程而且能得到高质量的创新产品。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TRIZ概述
学习资料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课程概述
文宗川
TRIZ专用术语
文宗川
发明级别
文宗川
创新思维
学习资料
思维惯性1
文宗川
思维惯性2
文宗川
概述
张战勇
试错法
文竹
和田十二法
岳志勇
九屏幕法
张战勇
学习资料
IFR(最终理想解)
张战勇
小人法
张战勇
STC算子
侯剑
金鱼法及其应用技巧
文竹
基于功能概念的思维创新
文竹
系统进化法则
学习资料
S曲线
文宗川
协调性进化法则
侯剑
动态性进化法则
刘俞辰
完备性进化法则
刘俞辰
向微观级进化法则
张战勇
子系统不均衡进化法则
文宗川
能量传递法则
刘俞辰
向超系统进化
文竹
提高理想度法则
张战勇
创新原理
学习资料
综述
张战勇
分割原理
张战勇
抽取原理
张战勇
局部质量原理
张战勇
增加不对称性原理
张战勇
组合与合并原理
张战勇
多用性原理
张战勇
嵌套原理
张战勇
重量补偿原理
张战勇
预先反作用原理
文竹
作用原理
文竹
事先防范原理
侯剑
等势原理
侯剑
反向作用原理
侯剑
曲面化原理
侯剑
动态化原理
侯剑
不足或过度作用原理
刘俞辰
一维变多维原理
刘俞辰
机械振动原理
刘俞辰
周期性作用原理
刘俞辰
有效作用的连续性原理
刘俞辰
减少有害作用时间原理
文宗川
变害为利原理
岳志勇
反馈原理原理
岳志勇
借助中介物原理
文宗川
自服务原理
文宗川
复制原理
文宗川
廉价替代品原理
文宗川
机械系统替代原理
岳志勇
气压和液压结构原理
岳志勇
柔性壳体或薄膜原理
文竹
多孔材料原理
侯剑
颜色改变原理
文宗川
匀质性原理
文宗川
抛弃与再生原理
文宗川
状态和参数变化原理
岳志勇
相变原理
岳志勇
热膨胀原理
刘俞辰
强氧化原理
刘俞辰
惰性环境原理
刘俞辰
复合材料原理
岳志勇
矛盾分析法
学习资料
技术矛盾
文宗川
学习资料
矛盾矩阵
文宗川
学习资料
技术矛盾应用
刘俞辰
学习资料
物理矛盾-1
文宗川
学习资料
物理矛盾-2
文宗川
物理矛盾-3
文宗川
物理矛盾应用
刘俞辰
学习资料
矛盾综合应用
刘俞辰
学习资料
物场分析法与资源分析法
学习资料
物场模型-1
文竹
物场模型-2
文竹
物场模型-3
文竹
物场模型-4
文竹
物场模型-5
文竹
标准解系统与物场模型应用案例
文竹
学习资料
资源的概念
刘俞辰
资源的应用
刘俞辰
功能分析法
功能的概念
岳志勇
组件分析
岳志勇
相互作用分析
岳志勇
功能分类、等级、性能水平
岳志勇
功能模型
岳志勇
功能案例
岳志勇
  • 第一章TRIZ概述

    对创新方法及TRIZ理论进行简要介绍。

  • 1.1课程概述

    对创新方法及TRIZ理论进行简要介绍。

  • 1.2TRIZ专用术语

    对TRIZ理论的专用术语如:技术系统、功能、矛盾等进行介绍。

  • 1.3发明级别

    对TRIZ理论的专用术语如:技术系统、功能、矛盾等进行介绍。

  • 第二章创新思维

    本章为学员介绍了影响创新行为的主要原因—惯性思维以及客服惯性思维常用方法,例如:试错法、头脑风暴法、奥斯本检核表法、和田十二法、5W2H法等,也为读者介绍了TRIZ中的创新思维方法:九屏幕法、IFR法、小人法、STC算子、金鱼法等等。

  • 2.1思维惯性1

    对可能阻碍人们创新的形象定式、专业定式、功能定式等思维惯性进行介绍。

  • 2.2思维惯性2

    对可能阻碍人们创新的形象定式、专业定式、功能定式等思维惯性进行介绍。

  • 2.3概述

    对创新思维介绍。

  • 2.4试错法

    对试错法的定义和用法作相关介绍。

  • 2.5和田十二法

    介绍什么是和田十二法。

  • 2.6九屏幕法

    九屏幕法是系统思维的方法之一,是TRIZ理论用于进行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可以很好的帮助使用者进行超常规的思维,用来克服思维惯性,被阿奇舒勒称为“天才思维九屏图“。

  • 2.7IFR(最终理想解)

    最终理想结果-IFR (Ideal Final Result ) : 系统处于理想状态的解。系统在最小程度改变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最大程度的自服务(自我实现、自我传递、自我控制等)。实现IFR的要点是要找到自服务,即有用功能的自我实现,有害功能的自我消除。

  • 2.8小人法

    小人法也被称为小矮人模型,是指当系统内的部分组件不能实现必要的功能和任务时,就用多个小人分别代表这些组件,不同的小人表示执行不同的功能或具有不同的矛盾,重新组合这些小人,使他们能够发挥作用,执行必要的功能。

  • 2.9STC算子

    STC算子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头脑实验,他通过对尺寸、时间、成本的极限想象来打破思维定式,进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 2.10金鱼法及其应用技巧

    介绍金鱼法及其应用技巧。

  • 2.11基于功能概念的思维创新

    基于功能概念的思维创新。

  • 第三章系统进化法则

    从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到斯宾塞的社会进化学说,今天我们带给大家的是技术系统的进化规律,这是阿奇舒勒先生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 3.1S曲线

    对技术系统发展的生命周期曲线进行介绍。

  • 3.2协调性进化法则

    协调性进化法则是指,技术系统向着其子系统各参数协调,子系统参数与超系统参数相协调的方向发展进化。即系统的各个部件,在保持协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各参数之间要有相互协调和反协调,能够实现动态调整和配合。

  • 3.3动态性进化法则

    中国有句俗语,动中有静,动静结合,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技术系统的进化过程中如何实现动静结合。

  • 3.4完备性进化法则

    我们都听说的管理学中常说的木桶效应,而一个技术系统是防止短板出现的呢?

  • 3.5向微观级进化法则

    向微观级进化是指技术系统及其子系统在进化过程中向着减小元件尺寸的方向发展,从最初的尺寸向原子,基本粒子的尺寸进化,同时能够更好的实现相同的功能。

  • 3.6子系统不均衡进化法则

    经典TRIZ理论的8大进化法则之一,子系统的进化成熟是不一致的。

  • 3.7能量传递法则

    节能降耗一直是人们追求的弱点,如何实现系统的能量优化使我们想要告诉大家的。

  • 3.8向超系统进化

    对向超系统进化作相关介绍。

  • 3.9提高理想度法则

    在任何技术系统中,在其生命周期之中,都是沿着提高其理想度,向最理想系统的方向进化的。提高理想度法则,代表着所有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的最终方向,所以说理想化是推动系统进化的主要动力。

  • 第四章创新原理

    创新原理又称为发明原理,是在经过分析大量的专利基础之上,发现了其所遵循的共性原理。创新原理的发现,使创新有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方法。本章将对40条创新原理进行详尽的描述,这40条创新原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创新方法,在实际解决问题中使用频率最高。如果我们能够熟练的掌握这些创新原理,不仅可以提高发明效率、缩短发明时间,更重要的是能使我们的发明更具有前瞻性、长期性和持续性。

  • 4.1综述

    阿奇舒勒从这4万份专利中提取了40种最常用的解决发明问题的方法,这就是TRIZ理论所谓的40个发明原理。

  • 4.2分割原理

    对创新原理——分割原理作相关介绍。

  • 4.3抽取原理

    对创新原理——抽取原理作相关介绍。

  • 4.4局部质量原理

    对创新原理——局部质量原理作相关介绍。

  • 4.5增加不对称性原理

    对创新原理——增加不对称性原理作相关介绍。

  • 4.6组合与合并原理

    对创新原理——组合与合并原理作相关介绍。

  • 4.7多用性原理

    对创新原理——多用性原理作相关介绍。

  • 4.8嵌套原理

    对创新原理——嵌套原理作相关介绍。

  • 4.9重量补偿原理

    对创新原理——重量补偿原理作相关介绍。

  • 4.10预先反作用原理

    对发明原理——预先反作用原理作相关介绍。

  • 4.11作用原理

    对发明原理——预先作用原理作相关介绍。

  • 4.12事先防范原理

    事先防范原理具体是指,采用事先准备好的应急措施,补偿系统相对较低的可靠性。

  • 4.13等势原理

    等势原理简单的来说就是通过改变操作条件,以减少物体提升或者下降的需要,避免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直接的、过多的对抗重力。

  • 4.14反向作用原理

    反向作用原理是最重要的TRIZ发明原理之一,也被称为逆向思维原理。如果某事物以常规的方式制造或执行时,会遇到很多的问题,那么我们设法以一种相反的方式来制造或执行该方案,以避免固有的问题。

  • 4.15曲面化原理

    曲面化原理,具体描述为将原物体变成曲面或者球面来解决固有缺陷

  • 4.16动态化原理

    动态特性原理也就是将原物体静态的性质动态化来解决固有缺陷

  • 4.17不足或过度作用原理

    中国有句俗语过犹不及,我们今天给大家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变化。

  • 4.18一维变多维原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今天给大家讲的是如何利用空间变化。

  • 4.19机械振动原理

    振动是工业生产中一个常见的现象,今天我们来看看TRIZ工程师是怎么做的。

  • 4.20周期性作用原理

    周而复始,年复一年,周期性作用原理告诉我们如何利用周期性作用实现我们的改变。

  • 4.21有效作用的连续性原理

    工业化的特点就是生产的连续化,同时也要保证连续作用的有效性。

  • 4.22减少有害作用时间原理

    对创新原理——减少有害作用时间原理作相关介绍。

  • 4.23变害为利原理

    对创新原理——变害为利原理作相关介绍。

  • 4.24反馈原理原理

    对创新原理——反馈原理原理作相关介绍。

  • 4.25借助中介物原理

    对创新原理——借助中介物原理作相关介绍。

  • 4.26自服务原理

    对创新原理——自服务原理作相关介绍。

  • 4.27复制原理

    对创新原理——复制原理作相关介绍。

  • 4.28廉价替代品原理

    对创新原理——廉价替代品原理作相关介绍。

  • 4.29机械系统替代原理

    对创新原理——机械系统替代原理作相关介绍。

  • 4.30气压和液压结构原理

    对创新原理——气压和液压结构原理作相关介绍。

  • 4.31柔性壳体或薄膜原理

    对创新原理——柔性壳体或薄膜原理作相关介绍。

  • 4.32多孔材料原理

    多孔材料原理是使物体多孔或添加多孔元素来解决固有矛盾

  • 4.33颜色改变原理

    对创新原理——颜色改变原理作相关介绍。

  • 4.34匀质性原理

    对创新原理——匀质性原理作相关介绍。

  • 4.35抛弃与再生原理

    对创新原理——抛弃与再生原理作相关介绍。

  • 4.36状态和参数变化原理

    对创新原理——状态和参数变化原理作相关介绍。

  • 4.37相变原理

    对创新原理——相变原理作相关介绍。

  • 4.38热膨胀原理

    热胀冷缩我们大家都听说过,今天我们来看看在TRIZ中是如何使用的。

  • 4.39强氧化原理

    物质发生氧化,使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TRIZ赋予了它不一样的一面。

  • 4.40惰性环境原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今天我们看看惰性环境能为我们的技术系统带来什么变化。

  • 4.41复合材料原理

    对创新原理——复合材料原理作相关介绍。

  • 第五章矛盾分析法

    对矛盾分析法作相关介绍。

  • 5.1技术矛盾

    介绍了技术系统中两个参数之间的矛盾。

  • 5.2矛盾矩阵

    由39个工程参数组成,可以查找解决技术矛盾的相应创新原理。

  • 5.3技术矛盾应用

    介绍了技术矛盾的应用。

  • 5.4物理矛盾-1

    介绍了技术系统中同一参数有两种对立或相反需求的矛盾及其四种解决方法。

  • 5.5物理矛盾-2

    介绍了技术系统中同一参数有两种对立或相反需求的矛盾及其四种解决方法。

  • 5.6物理矛盾-3

    介绍了技术系统中同一参数有两种对立或相反需求的矛盾及其四种解决方法。

  • 5.7物理矛盾应用

    介绍了物理矛盾的运用。

  • 5.8矛盾综合应用

    介绍了矛盾综合运用。

  • 第六章物场分析法与资源分析法

    介绍了物场分析法与资源分析法。

  • 6.1物场模型-1

    介绍了物场模型。

  • 6.2物场模型-2

    介绍了物场模型。

  • 6.3物场模型-3

    介绍了物场模型。

  • 6.4物场模型-4

    介绍了物场模型。

  • 6.5物场模型-5

    介绍了物场模型。

  • 6.6标准解系统与物场模型应用案例

    介绍了物场模型。

  • 6.7资源的概念

    今天我们带领大家来了解什么是资源,资源是怎么分类的。

  • 6.8资源的应用

    我们会利用身边的资源吗?今天让我带着大家来领略资源不一样的用途。

  • 第七章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介绍。

  • 7.1功能的概念

    介绍了功能的概念。

  • 7.2组件分析

    介绍了组件分析。

  • 7.3相互作用分析

    相互作用分析。

  • 7.4功能分类、等级、性能水平

    功能分类、等级、性能水平。

  • 7.5功能模型

    对功能模型作相关介绍。

  • 7.6功能案例

    对功能案例作相关介绍。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TRIZ概述

    1.1 课程概述

    1.2 TRIZ专用术语

    1.3 发明级别

    视频数3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创新思维

    2.1 思维惯性1

    2.2 思维惯性2

    2.3 概述

    2.4 试错法

    2.5 和田十二法

    2.6 九屏幕法

    2.7 IFR(最终理想解)

    2.8 小人法

    2.9 STC算子

    2.10 金鱼法及其应用技巧

    2.11 基于功能概念的思维创新

    视频数11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系统进化法则

    3.1 S曲线

    3.2 协调性进化法则

    3.3 动态性进化法则

    3.4 完备性进化法则

    3.5 向微观级进化法则

    3.6 子系统不均衡进化法则

    3.7 能量传递法则

    3.8 向超系统进化

    3.9 提高理想度法则

    视频数9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创新原理

    4.1 综述

    4.2 分割原理

    4.3 抽取原理

    4.4 局部质量原理

    4.5 增加不对称性原理

    4.6 组合与合并原理

    4.7 多用性原理

    4.8 嵌套原理

    4.9 重量补偿原理

    4.10 预先反作用原理

    4.11 作用原理

    4.12 事先防范原理

    4.13 等势原理

    4.14 反向作用原理

    4.15 曲面化原理

    4.16 动态化原理

    4.17 不足或过度作用原理

    4.18 一维变多维原理

    4.19 机械振动原理

    4.20 周期性作用原理

    4.21 有效作用的连续性原理

    4.22 减少有害作用时间原理

    4.23 变害为利原理

    4.24 反馈原理原理

    4.25 借助中介物原理

    4.26 自服务原理

    4.27 复制原理

    4.28 廉价替代品原理

    4.29 机械系统替代原理

    4.30 气压和液压结构原理

    4.31 柔性壳体或薄膜原理

    4.32 多孔材料原理

    4.33 颜色改变原理

    4.34 匀质性原理

    4.35 抛弃与再生原理

    4.36 状态和参数变化原理

    4.37 相变原理

    4.38 热膨胀原理

    4.39 强氧化原理

    4.40 惰性环境原理

    4.41 复合材料原理

    视频数41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矛盾分析法

    5.1 技术矛盾

    5.2 矛盾矩阵

    5.3 技术矛盾应用

    5.4 物理矛盾-1

    5.5 物理矛盾-2

    5.6 物理矛盾-3

    5.7 物理矛盾应用

    5.8 矛盾综合应用

    视频数8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物场分析法与资源分析法

    6.1 物场模型-1

    6.2 物场模型-2

    6.3 物场模型-3

    6.4 物场模型-4

    6.5 物场模型-5

    6.6 标准解系统与物场模型应用案例

    6.7 资源的概念

    6.8 资源的应用

    视频数8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功能分析法

    7.1 功能的概念

    7.2 组件分析

    7.3 相互作用分析

    7.4 功能分类、等级、性能水平

    7.5 功能模型

    7.6 功能案例

    视频数6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