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小儿推拿的基础
本章简明扼要介绍小儿推拿的沿革、常见小儿推拿流派、小儿的特点的中医认识、小儿的诊断方法及推拿注意事项。
-
●1.1小儿推拿发展简史
介绍小儿推拿保健学构建基础、对象、发展沿革及对现代小儿推拿保健发展的启发。
-
●1.2小儿推拿常见流派(一)
介绍小儿推拿流派的形成条件及刘氏小儿推拿流派的代表人物、学术思想、技法特征、代表著作及特色手法穴位。
-
●1.3小儿推拿常见流派(二)
本节介绍了推拿三字经流派、张席珍小儿推拿流派、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冯氏捏脊流派、海派儿科推拿及河东少儿推拿流派代表人物、学术思想、技法特征等知识
-
●1.4小儿五脏特征
本节介绍小儿五脏特性,分析了肺、脾、肝、心、肾的不同特性的意义及对推拿保健的提供基本的思路。
-
●1.5小儿生理特征
本节介绍小儿生理特点的两个方面
-
●1.6病理特点
本节介绍小儿病理的两个方面及病因的特点
-
●1.7小儿推拿相关诊断(一)
小儿望诊
-
●1.8小儿推拿相关诊断(二)
小儿闻、问、切诊
-
●1.9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操作注意事项
-
●1.10小儿推拿常用介质
常用的介质及选择原则
-
第二章保健的常用手法
本章详细介绍常用的6大类单式手法及10个常用复式手法
-
●2.1单式手法(一)
介绍小儿推拿基本手法在穴位上的操作特点、单式手法运用最常见的两个手法
-
●2.2单式手法(二)
介绍拿法、按法、摩法、掐法的操作要求及运用
-
●2.3小儿推拿复式手法(一)
介绍黄蜂入洞、开璇玑、按弦搓摩、脐龟尾七节的操作及运用
-
●2.4小儿推拿复式手法(二)
介绍水底捞月、打马过天河、大推天河水、运水入土、运土入水、按肩井的操作及运用
-
第三章保健的常用穴位
详细介绍头面部11个、上肢部23个、胸腹部10个、腰背部9个、下肢部7个常用穴位及基本手法操作。
-
●3.1头面部(一)
本节介绍头面部天门、坎宫、太阳、耳后高骨、风池、天柱骨穴的定位、操作、功效及应用
-
●3.2头面部(二)
本节介绍头面部百会、印堂、人中、迎香、承浆的定位、操作、功效及应用
-
●3.3阴掌(一)
本节介绍手掌阴面总筋、阴阳、脾经、肝经、心经、肾经的定位、操作、功效及应用
-
●3.4阴掌(二)
本节介绍手掌阴面后溪、大肠、小天心、内劳宫、板门、四横纹、十宣的定位、操作、功效及应用
-
●3.5阳掌
本节介绍手掌阳面老龙、二扇门、外劳宫、合谷、一窝风的定位、操作、功效及应用
-
●3.6前臂部
本节介绍上肢前臂部三关、六腑、天河水的定位、操作、功效及应用
-
●3.7胸腹部(一)
本节介绍胸腹部天突、膻中、乳旁、乳根、中脘的定位、操作、功效及应用
-
●3.8胸腹部(二)
本节介绍胸腹部神阙、腹、胁肋、丹田、肚角的定位、操作、功效及应用
-
●3.9腰背部(一)
本节介绍腰背部大椎、肩井、定喘、创新、肺俞的定位、操作、功效及应用
-
●3.10腰背部(二)
本节介绍腰背部脊柱骨(捏脊)、七节骨、龟尾定位、操作、功效及应用
-
●3.11下肢部
本节介绍下肢部足三里、丰隆、大敦、委中、承山、昆仑、涌泉的定位、操作、功效及应用
-
第四章小儿病症保健调理
本章详细介绍了13个病症的保健调理,讲解分析这些病症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辨证分型、鉴别诊断、小儿推拿保健调理的思路及操作方法。
-
●4.1小儿病症(一)
小儿病症
-
●4.2小儿病症(二)
小儿病症
-
●4.3小儿病症(三)
小儿病症
-
●4.4小儿病症(四)
小儿病症
-
●4.5小儿病症(五)
小儿病症
-
●4.6小儿病症(六)
小儿病症
-
●4.7小儿病症(七)
小儿病症
-
●4.8小儿病症(八)
小儿病症
-
●4.9小儿病症(九)
小儿病症
-
●4.10小儿病症(十)
小儿病症
-
●4.11小儿病症(十一)
小儿病症
-
●4.12小儿病症(十二)
小儿病症
-
●4.13小儿病症(十三)
小儿病症
-
第五章小儿日常保健调理
本章详细介绍了养胃、益肺、养心、补肾4种日常保健调理,适合于日常调整小儿体质及家庭保健操作。
-
●5.1小儿健脾养胃保健
本节介绍健脾养胃保健调理操作,顾护后天之本,小儿则形体康健
-
●5.2小儿益肺固表保健
本节介绍益肺固表保健调理操作,增强肺功能,少生病、不生病
-
●5.3小儿养心安神保健
本节介绍养心安神保健调理操作,让宝宝一觉睡到天亮
-
●5.4小儿补肾益智保健
本节介绍补肾益智保健调理操作,增高益智,让宝宝更加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