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论
刑法总论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20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山东政法学院
开课教师马凤春孙杰王占启景年红季晓军刘修军
学科专业法学法学类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本课程通过传授刑法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学生能全面了解刑法基本理论,学会分析刑法规范的方法,理解犯罪的构成原理,熟悉我国各种刑罚制度,明确常见犯罪的成立条件和法定刑。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刑事法治意识和解决刑事法律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关注国家刑事立法的变化,关注最新司法解释的出台,了解刑事司法中新情况,能够学会运用所学到的刑法理论、知识,分析社会上出现的热点刑法问题或案件。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绪论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刑法学概述(认识刑法学)
刑法学的概念(什么是刑法学)
孙杰
刑法学的特点(刑法学与其他法学有何不同)
孙杰
刑法学的知识体系
孙杰
刑法学的沿革与发展
刑法学的沿革
孙杰
刑法学的发展
孙杰
刑法学的研究与学习方法
刑法学的研究方法
孙杰
刑法学的学习方法
孙杰
刑法概说
刑法的概念与渊源
刑法的概念
孙杰
刑法的渊源
孙杰
刑法的特征与机能
刑法的特征
孙杰
刑法的机能
孙杰
刑法的任务与体系
刑法的任务
孙杰
刑法的体系
孙杰
刑法的创制与完善
刑法的创制
孙杰
刑法的完善
孙杰
刑法的解释
刑法解释的含义及必要性
孙杰
刑法解释的类型
孙杰
刑法解释的方法及适用
孙杰
刑法的基本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
孙杰
保障人权原则
孙杰
人人平等原则
孙杰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孙杰
其他原则
孙杰
刑法的效力
刑法的空间效力
属地管辖
孙杰
属人管辖
孙杰
保护管辖
孙杰
普遍管辖
孙杰
管辖冲突问题
孙杰
刑法的时间效力
孙杰
犯罪及犯罪构成
犯罪
犯罪的特征
孙杰
“但书”的解读
孙杰
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的含义及意义
孙杰
犯罪构成的主要模式及评析
孙杰
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的特征
孙杰
犯罪客体的意义
孙杰
犯罪的客观方面
危害行为
危害行为的意义
马凤春
危害行为的特征
马凤春
不作为
作为与不作为的区分
马凤春
不作为的条件
马凤春
危害结果
危害结果的概念
马凤春
危害结果的分类
马凤春
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的意义
马凤春
因果关系的判断
马凤春
犯罪主体
自然人
年龄
马凤春
精神状态
马凤春
醉酒
马凤春
生理缺陷
马凤春
单位
单位犯罪的认定
马凤春
单位犯罪的处罚
马凤春
犯罪的主观方面
犯罪故意
故意的明知要素
景年红
犯罪故意的类型
景年红
犯罪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区分
景年红
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意外事件的区分
景年红
事实认识错误
事实认识错误(上)
景年红
事实认识错误(下)
景年红
法律认识错误
景年红
正当行为
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一)
景年红
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二)
景年红
防卫过当
景年红
特殊防卫
景年红
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
景年红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犯罪既遂
季晓军
犯罪预备
季晓军
犯罪未遂
季晓军
犯罪中止
季晓军
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季晓军
共同犯罪的认定
季晓军
共同犯罪的类型
季晓军
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季晓军
罪数
实质的一罪
继续犯
刘修军
想象竞合犯
刘修军
结果加重犯
刘修军
法定的一罪
结合犯
刘修军
集合犯
刘修军
处断的一罪
连续犯
刘修军
牵连犯
刘修军
吸收犯
刘修军
刑罚的种类
主刑
自由刑
刘修军
死刑(包括死缓)
刘修军
附加刑
刘修军
非刑罚措施(禁止令与职业禁止)
刘修军
刑罚的裁量
量刑情节
王占启
累犯
王占启
自首(包括自首与坦白的区别)
一般自首
王占启
准自首
王占启
立功
王占启
数罪并罚
王占启
缓刑
王占启
刑罚的执行与消灭
减刑
王占启
假释
王占启
追诉时效
王占启
  • 第一章绪论

    绪论

  • 1.1刑法学概述(认识刑法学)

    刑法学概述(认识刑法学)

  • 1.2刑法学的沿革与发展

    刑法学的沿革与发展

  • 1.3刑法学的研究与学习方法

    刑法学的研究与学习方法

  • 第二章刑法概说

    刑法概说

  • 2.1刑法的概念与渊源

    刑法的概念与渊源

  • 2.2刑法的特征与机能

    刑法的特征与机能

  • 2.3刑法的任务与体系

    刑法的任务与体系

  • 2.4刑法的创制与完善

    刑法的创制与完善

  • 2.5刑法的解释

    刑法的解释

  • 第三章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的基本原则

  • 3.1罪刑法定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

  • 3.2保障人权原则

    保障人权原则

  • 3.3人人平等原则

    人人平等原则

  • 3.4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 3.5其他原则

    其他原则

  • 第四章刑法的效力

    刑法的效力

  • 4.1刑法的空间效力

    刑法的空间效力

  • 4.2刑法的时间效力

    刑法的时间效力

  • 第五章犯罪及犯罪构成

    犯罪及犯罪构成

  • 5.1犯罪

    犯罪

  • 5.2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

  • 第六章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

  • 6.1犯罪客体的特征

    犯罪客体的特征

  • 6.2犯罪客体的意义

    犯罪客体的意义

  • 第七章犯罪的客观方面

    犯罪的客观方面

  • 7.1危害行为

    危害行为

  • 7.2不作为

    不作为

  • 7.3危害结果

    危害结果

  • 7.4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

  • 第八章犯罪主体

    犯罪主体

  • 8.1自然人

    自然人

  • 8.2单位

    单位

  • 第九章犯罪的主观方面

    犯罪的主观方面

  • 9.1犯罪故意

    犯罪故意

  • 9.2犯罪过失

    犯罪过失

  • 9.3事实认识错误

    事实认识错误

  • 9.4法律认识错误

    法律认识错误

  • 第十章正当行为

    正当行为

  • 10.1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

  • 10.2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

    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

  • 第十一章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 11.1犯罪既遂

    犯罪既遂

  • 11.2犯罪预备

    犯罪预备

  • 11.3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

  • 11.4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

  • 第十二章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

  • 12.1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 12.2共同犯罪的认定

    共同犯罪的认定

  • 12.3共同犯罪的类型

    共同犯罪的类型

  • 12.4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 第十三章罪数

    罪数

  • 13.1实质的一罪

    实质的一罪

  • 13.2法定的一罪

    法定的一罪

  • 13.3处断的一罪

    处断的一罪

  • 第十四章刑罚的种类

    刑罚的种类

  • 14.1主刑

    主刑

  • 14.2附加刑

    附加刑

  • 14.3非刑罚措施(禁止令与职业禁止)

    非刑罚措施(禁止令与职业禁止)

  • 第十五章刑罚的裁量

    刑罚的裁量

  • 15.1量刑情节

    量刑情节

  • 15.2累犯

    累犯

  • 15.3自首(包括自首与坦白的区别)

    自首(包括自首与坦白的区别)

  • 15.4立功

    立功

  • 15.5数罪并罚

    数罪并罚

  • 15.6缓刑

    缓刑

  • 第十六章刑罚的执行与消灭

    刑罚的执行与消灭

  • 16.1减刑

    减刑

  • 16.2假释

    假释

  • 16.3追诉时效

    追诉时效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绪论

    1.1 刑法学概述(认识刑法学)

    1.2 刑法学的沿革与发展

    1.3 刑法学的研究与学习方法

    视频数7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刑法概说

    2.1 刑法的概念与渊源

    2.2 刑法的特征与机能

    2.3 刑法的任务与体系

    2.4 刑法的创制与完善

    2.5 刑法的解释

    视频数11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3.1 罪刑法定原则

    3.2 保障人权原则

    3.3 人人平等原则

    3.4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3.5 其他原则

    视频数5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刑法的效力

    4.1 刑法的空间效力

    4.2 刑法的时间效力

    视频数6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犯罪及犯罪构成

    5.1 犯罪

    5.2 犯罪构成

    视频数4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犯罪客体

    6.1 犯罪客体的特征

    6.2 犯罪客体的意义

    视频数2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犯罪的客观方面

    7.1 危害行为

    7.2 不作为

    7.3 危害结果

    7.4 因果关系

    视频数8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犯罪主体

    8.1 自然人

    8.2 单位

    视频数6
  • 第九章  作业测试
    第九章 犯罪的主观方面

    9.1 犯罪故意

    9.2 犯罪过失

    9.3 事实认识错误

    9.4 法律认识错误

    视频数7
  • 第十章  作业测试
    第十章 正当行为

    10.1 正当防卫

    10.2 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

    视频数5
  • 第十一章  作业测试
    第十一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11.1 犯罪既遂

    11.2 犯罪预备

    11.3 犯罪未遂

    11.4 犯罪中止

    视频数4
  • 第十二章  作业测试
    第十二章 共同犯罪

    12.1 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12.2 共同犯罪的认定

    12.3 共同犯罪的类型

    12.4 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视频数4
  • 第十三章  作业测试
    第十三章 罪数

    13.1 实质的一罪

    13.2 法定的一罪

    13.3 处断的一罪

    视频数8
  • 第十四章  作业测试
    第十四章 刑罚的种类

    14.1 主刑

    14.2 附加刑

    14.3 非刑罚措施(禁止令与职业禁止)

    视频数4
  • 第十五章  作业测试
    第十五章 刑罚的裁量

    15.1 量刑情节

    15.2 累犯

    15.3 自首(包括自首与坦白的区别)

    15.4 立功

    15.5 数罪并罚

    15.6 缓刑

    视频数7
  • 第十六章  作业测试
    第十六章 刑罚的执行与消灭

    16.1 减刑

    16.2 假释

    16.3 追诉时效

    视频数3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