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章羌族传统舞蹈萨朗
本章主要介绍羌族传统舞蹈萨朗
-
●0.1萨朗概况
本节主要介绍羌族萨朗的居住分布区域;关于羌族萨朗由来的传说;羌族萨朗源来的大致分类;羌族萨朗的风格特点。
-
●0.2羌族萨朗艺术价值
本节主要介绍羌族萨朗在羌族民间文化中的价值;对于羌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羌族萨朗具体的艺术文化价值有哪些;羌族萨朗对于羌民族的文化传承、发展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0.3羌族歌舞剧《云朵•萨朗姐》赏析
羌,这一汉字,在中国古代殷墟甲骨卜辞中频繁出现,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最早留存的族姓符号 。历史上的羌族,曾有神农氏、大禹等中国早期政治家诞生。他们从河湟地区开始,沿着星月图所指引的方向,向着九星拱日月的南方迁徙。经历的几千年的磨砺,“羌”的部族群落便世居在四川岷江上游的深山峡谷和白云之间。他们创造着灿烂的文明,延续着不熄的圣火,把一个民族几千年的文脉、历史,书写的绚丽壮观。该剧将羌族古老而美丽的歌舞传说进行舞台呈现,那有着七千多年历史的“舞蹈彩陶盆”上的古羌人的舞姿,就是今天羌族歌舞“萨朗”的传承再现。
-
●0.4羌族歌舞剧《云朵•萨朗姐》的艺术特征
羌族经过上千年的历史演变,萨朗音乐的风格大致相同,音乐特色鲜明。但由于地域差异、风俗习惯和方言等因素的不同,萨朗音乐也有不同点。有的音乐悠扬婉转、缠绵悠长,主要表达个人情感和羌民的内心独白;有的音乐慷慨激昂、高亢有力,主要体现羌民族的豪放、直爽等鲜明的民族特色;有的音乐诙谐灵动、活泼俏皮,主要烘托出对生活的热爱和族民团结友爱的生活气氛。
-
●0.5萨朗训练组合
本节主要介绍萨朗概述及萨朗组合动作分解
-
●0.6划腿训练组合
萨朗是羌民族存在的重要表达形式,把羌族最直白、最强烈、最原始的状态展现出来。萨朗存在于羌民族的所有生产生活中,不仅娱人同时也向人民宣告自己的存在。从舞蹈动作的变化之多,就可以看出羌民族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民族,舞蹈动作中包含了很多羌民族所要表达的情感。
-
第一章羌族传统舞蹈哟粗布
本章主要介绍哟粗布概述、表现形式、风格特点、形成因素、服饰特点与音乐特点;哟粗布单一动作与动作组合展示。
-
●1.1哟粗布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哟粗布概述、表现形式、风格特点、形成因素、服饰特点与音乐特点。
-
●1.2哟粗布单一动作训练
本节介绍哟粗布舞蹈单一动作练习,为完成好动作组合打下基础。
-
●1.3哟粗布组合
本节介绍哟粗布舞蹈组合展示:应注意把握动作风格特点,动作衔接流畅。
-
第二章羌族传统舞蹈巴绒
“瓦尔俄足”在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称之为“羌族的妇女节”及”羌族妇女的精神家园“,该节庆据有一整套完整的、固定化、程序化的仪式,是羌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羌民族对自然,对社会,以及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特殊认识呈现的重要载体。本章节将分别从“瓦尔俄足”习俗活动,巴绒“的风格特征及文化根源、巴绒的基本动作、以及”巴绒“相关的代表性作品进行解析、梳理并表述“瓦尔俄足”的源头、以及目前在民间的传承方式和当下从民间到舞台的不同呈现。
-
●2.1“瓦尔俄足”习俗活动
本小节将介绍其完整的程序及仪式。“瓦尔俄足”节是羌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羌民族其历史上积累下来的对自然,对社会,以及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特殊认识的呈现。
-
●2.2“巴绒”的风格特征及其文化根源
本小节主要概述了“瓦尔俄足”习俗活动中所跳的传统舞蹈“巴绒”的风格特征(包括体态特征、动律特征、伴奏音乐特征)以及形成其风格特征的文化根源。
-
●2.3“巴绒”基本动作教学
本小节将学习“巴绒”基本动作轴向关胯、平圆转胯、立圆筛胯、锉跟摆胯、的规格要领以及详细做法。
-
●2.4“巴绒”相关作品赏析
“巴绒”羌语“忍木那耸瓦”,即北部方言羌语的“古老”之意,是羌族最古老的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本小节将主要讲解“巴绒”的律动、和审美特征在舞蹈作品《瓦尔俄足》中的运用。
-
第三章羌族传统舞蹈步兹拉
本章主要讲解羌族传统舞蹈步兹拉
-
●3.1羊皮鼓舞概述
羊皮鼓舞在羌语中称为“莫恩纳莎”、“莫尔达沙”或“布滋拉”,是“释比”在法事活动中跳的一种祭祀舞蹈,又称“跳经”,是羌族祭祀活动中主要的舞蹈形式,具有鲜明的羌族文化特色。
-
●3.2茂县羊皮鼓舞
本节主要从羊皮鼓舞的概况、外部形态、服饰、配乐、继承与发展等方面介绍了茂县地区的布玆拉。
-
●3.3羊皮鼓组合
本节主要介绍羊皮鼓舞的基本动作和鼓点,并展示了舞蹈动作组合。
-
第四章羌族传统舞蹈铠甲舞
本章主要介绍羌族传统舞蹈铠甲舞
-
●4.1羌族舞蹈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羌族舞蹈概述
-
●4.2铠甲舞《克西格拉》
本节主要介绍铠甲舞《克西格拉》
-
●4.3铠甲舞单一动作练习
本节主要介绍铠甲舞单一动作练习
-
●4.4铠甲舞组合
本节主要展示铠甲舞组合训练
-
第五章羌族传统舞蹈哈日
本章主要介绍羌族传统舞蹈哈日
-
●5.1哈日概况
哈日是羌族古老的军事舞蹈,为打仗出征前,进行誓师祈胜的男子集体舞。本小节将介绍关于哈日的起源和发展
-
●5.2哈日的动作特点
哈日舞蹈对道具的运用很多,抖动盔甲的肩部运用非常灵活,本小节将演示哈日舞蹈的动作特点
-
●5.3哈日的动作重点难点
哈日舞蹈对羌族其他舞蹈的共鸣,比如拐腿的运用和区别,本小节将举例动作细节的重点与难点
-
●5.4哈日舞蹈组合
哈日舞步单一,强调走出复杂的队形,羌民称为“走花花”,含有祈胜、演阵的意思。常用的队形图案有“小万字格”、“大万字格”、“锯齿口”和旋涡纹样的“歌诺”等。本小节将结合动作特点走出简单的万字队形
-
第六章创作舞蹈与传承人
本章节主要介绍创作舞蹈《肩铃舞》基础动作;创作舞蹈《羌家乐》赏析;创作舞蹈《热瓦麻龙》赏析;羌族羊皮鼓舞国家级传承人朱金龙;羌族萨朗传承人赵小芳。
-
●6.1肩铃舞
本节主要介绍肩铃舞概述及肩铃舞但一动作练习。
-
●6.2热瓦麻龙
《热瓦麻龙》舞蹈以羌族传统健身娱乐项目为题材,以羌族婚礼为背景,以男子麻龙舞的形式反映了羌民们的新生活。舞蹈中的游戏环节为作品亮点,真实反映了生活的点滴。
-
●6.3羌家乐
《羌家乐》是以羌族民间劳作为素材的一段男女舞蹈,反映了羌家百姓在劳作之余的欢乐场景。舞蹈中选用了羌族百姓民间常用的物品作为道具,很有生活气息,充分体现了舞蹈来源于生活。
-
●6.4传承人
本节主要介绍传承人赵小芳和朱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