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帝国与梦想
秦陵:帝国与梦想
10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30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历史中真实的秦始皇究竟是什么样的,让我们通过十年秦陵考古发掘的成果去探寻最真实的秦始皇。秦始皇陵园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它是如何被建设的,它的建造又蕴含何种奥妙,我们用最贴近事实真相的考古资料对它进行解读。秦陵地宫,是否有大地星辰、水银江河,我们用最权威的检测数据对它进行解密。秦始皇陵周围两百多座陪葬坑组成的外藏系统,步兵俑、文官俑等都祔葬于其中,它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寓意,我们将一一解答。身材高大、队列整齐、衣着统一的兵马俑是秦人强大战斗力的象征,这支统一六国的虎狼之师是如何练就的,让我们一起探寻。秦法严明,治国严厉,文官俑坑的发现为我们了解秦国的法律体系提供了依据。青铜水禽、百戏俑坑,反映了秦始皇精神追求不为人知的另一面。陵园出土陶俑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雕刻技艺和造型设计,究竟源于哪里,为何会在秦始皇陵中突然出现,种种疑惑我们将在课程中依次解答。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知我者谓我心忧”——真实的秦始皇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秦始皇在汉代的形象
段清波
学习资料
更接近历史真相的秦始皇
段清波
秦始皇的信仰与生死观念
段清波
秦始皇的天下秩序观与万世帝国梦
段清波
天下与下天——帝国与陵墓
丽山园:帝国的缩影
段清波
凿以章程:基点与基线
张卫星
穿治丽山:利用与改造
利用:秦始皇陵的选址
张卫星
改造:秦始皇陵的阻排水系统
段清波
骊山之作未成的考古学观察
骊山之作成与否
段清波
修陵人今安在?
段清波
秦公帝王陵发展演变的特点及其影响
秦公帝王陵的五大陵区(上)
徐卫民
秦公帝王陵的五大陵区(下)
徐卫民
"非壮丽无以重威”——陵园与封土
秦始皇陵的两重墙垣
陵墓墙垣的发展演变
张卫星
秦始皇陵墙垣的形制与功用
张卫星
封土里的建筑——九层之台
封土里的奇特构造
段清波
消失的墓上建筑
段清波
九层之台的作用
段清波
封土高度之谜
释“五十余丈"
段清波
设计高度与实际高度
段清波
千古一帝身后事——祔葬墓、礼制建筑与陵邑
秦始皇陵的礼制建筑与祭祀功能
张卫星
置丽邑
张卫星
“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地宫
地宫的构造
地宫的位置与规模
段清波
地宫的结构
段清波
墓道的规制
段清波
地宫的防盗与被盗
地宫珍宝知多少
段清波
地宫的防盗之谜
段清波
地宫的防盗措施
段清波
地宫水银
地下的水银江河
段清波
水银与古代墓葬防盗、尸体防腐
段清波
秦陵水银哪里来?
段清波
“宫观百官”——秦始皇陵的外藏系统
外藏系统肇始
段清波
外藏系统的象征意义
段清波
帝国政权机构的再现—社会治理体系
段清波
复活的军团——兵马俑坑
兵马俑坑的修建与焚毁
兵马俑坑的形制与建筑结构
冯锴
兵马俑坑是被谁焚毁的?
冯锴
帝国军队的再现
兵马俑坑里的战车
王超翔
“虎狼之秦”——秦军事制度的新变化
冯锴
秦的军事制度
秦的军功爵制
冯锴
秦国的兵役制
冯锴
军队的编制
冯锴
供给制度
王超翔
帝国军备库—马厩坑
秦人与马
王超翔
马厩坑的考古发现
王超翔
“非子养马”,秦人建国
王超翔
秦人的马政
王超翔
沉重的石铠甲
石铠甲坑的发现与秦的军备
冯锴
石甲胄是怎样做成的?
王超翔
帝国的法律机构——文官俑坑
文官俑坑的考古发现
段清波
廷尉机构的推理
段清波
秦的中央官制
段清波
严明的秦法
段清波
秦代宫廷娱乐——百戏俑坑与青铜水禽坑
帝国宫廷百戏
奇特的百戏俑
同杨阳
百戏定名与种类
同杨阳
帝国乐府机构
青铜水禽坑的考古发现
同杨阳
青铜水禽与曼妙音律
同杨阳
秦始皇的精神文化追求
同杨阳
秦始皇帝陵所见的中西文化交流
铜车马制作工艺来自何方
薛程
陶俑的雕塑艺术
薛程
修陵的外国人
薛程
  • 第一章“知我者谓我心忧”——真实的秦始皇

    重新解读秦始皇的真实形象,从世人误解的真相谈起,介绍秦始皇的信仰、生死观以及属于他的雄心壮志。

  • 1.1秦始皇在汉代的形象

    汉儒笔下的秦始皇是一个样貌丑陋,大兴残酷刑罚的皇帝,其中最为人诟病的当是他的焚书坑儒,但走进历史真相中的他,会发现焚书坑儒只是片面被夸大的历史事实。

  • 1.2更接近历史真相的秦始皇

    此章从文献记载中秦始皇被妖魔化的原因进行解读,而秦始皇陵园已经取得的考古发现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更为真实的秦始皇

  • 1.3秦始皇的信仰与生死观念

    秦始皇的信仰与生死观在他的生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生前,他进行泰山封禅,派遣方士前往海上仙山寻药,但另一方面,他也对自己的死亡有所惧怕,因而开始修建陵墓。

  • 1.4秦始皇的天下秩序观与万世帝国梦

    秦始皇作为第一个敢于自称为“始皇帝”的人,并期望子孙绵延继承皇位,他对于国家的治理有自我的思考,如他所创立的中央集权郡县制。

  • 第二章天下与下天——帝国与陵墓

    对秦始皇陵墓的设计理念、选址、基点基线的选择以及修陵人的去向和秦陵最终是否修建完成展开探讨。

  • 2.1丽山园:帝国的缩影

    本章节更为细致从物质层面和礼仪层面对其设计理念进行探讨,认为始皇陵是当时灵魂不灭大背景下的始皇对其帝王身份的象征,对西汉的陵墓设计理念进行探讨之后,更彰显了秦始皇陵的设计理念与始皇当时对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关注是分不开的。

  • 2.2凿以章程:基点与基线

    秦始皇陵在建设时是拥有蓝本的,因而在它的布局中也拥有基点和基线,这和考古发掘中的基点和基线是类似的,因而这像是一场考古人与秦始皇陵修建者的对话。

  • 2.3穿治丽山:利用与改造

    秦始皇陵的选址有其独特的因素,包括历史原因、自然原因、独特的设计理念,但建设在此也有一些不利因素,尤其是对于阻排水问题的解决。

  • 2.4骊山之作未成的考古学观察

    本节围绕着骊山是否最终建设完成和修陵人的去向问题,对文献和考古发现得到的证据进行了梳理和解读。

  • 2.5秦公帝王陵发展演变的特点及其影响

    秦公帝王陵发展演变的特点及其影响

  • 第三章"非壮丽无以重威”——陵园与封土

    秦始皇帝陵豪华的地宫和高大的封土被两重规模宏大的垣墙围护,彰显着在中央集权体制下独属于皇帝的威仪和尊严。

  • 3.1秦始皇陵的两重墙垣

    秦始皇帝陵的墙垣形制是发展演变的结果,最终确立了垣墙陵园,对于它内外套合形制的含义和其所发挥的功用则是考古学仍需探索的问题。

  • 3.2封土里的建筑——九层之台

    秦陵高大的封土并非只是一座大土堆,在封土内还存在着一组内涵独特的夯土建筑。

  • 3.3封土高度之谜

    史书中对封土高度的记载与实际不相一致,这需要通过考古的手段对历史事实给予阐释。

  • 3.4千古一帝身后事——祔葬墓、礼制建筑与陵邑

    秦始皇陵陵墓旁祭祀性礼制建筑的修建和陵邑的设立对后世影响深远。

  • 第四章“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地宫

    运用考古学的视野,为大家揭示了秦始皇陵中“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地宫之谜。

  • 4.1地宫的构造

    考古学家运用科学手段进行探测确定地宫的位置与规模,并对地宫的结构和墓道的规制的问题做出了解答。

  • 4.2地宫的防盗与被盗

    秦始皇陵地宫中的珍宝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地宫珍宝之谜与防盗奥秘在未来将会破解。

  • 4.3地宫水银

    通过科技手段,考古学家未人们还原了地宫之下水银的埋藏秘密,地宫中水银的埋藏与史记所记相符,是秦始皇帝国版图的重现。

  • 第五章“宫观百官”——秦始皇陵的外藏系统

    驰名中外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与陵园内外的多座陪葬坑共同构成了秦始皇陵的外藏系统,这些外藏系统正式秦国公观百官的象征。

  • 5.1外藏系统肇始

    驰名中外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与陵园内外的多座陪葬坑共同构成了秦始皇陵的外藏系统,这些外藏系统正式秦国公观百官的象征。

  • 5.2外藏系统的象征意义

    秦始皇陵陵圆内外外藏系统的考古发现,并揭示了这些外藏系统的象征意义——即对应中央政府三公九卿的政治体系。

  • 5.3帝国政权机构的再现—社会治理体系

    秦始皇陵中的陪葬坑正是秦帝国三公九卿制的再现,也是秦始皇治国理念的体现。

  • 第六章复活的军团——兵马俑坑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令东方六国闻风丧胆的虎狼之师,究竟是一支怎样的军队?

  • 6.1兵马俑坑的修建与焚毁

    人们通常指代整个秦陵的“兵马俑”,事实上只是秦陵上百座陪葬坑中的三座。

  • 6.2帝国军队的再现

    两千年前的“步坦结合”,兵是什么兵?车是什么车?它们又是怎样配合的?

  • 6.3 秦的军事制度

    从被人瞧不起的偏远小国,到锐不可当的虎狼之师,秦国军队中发生了怎样的变革?

  • 6.4帝国军备库—马厩坑

    秦人由马发家,获封于马,因马而强,马匹在秦国军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6.5沉重的石铠甲

    制作繁琐、又沉又脆的石铠甲,为什么要做出来?它们代表着什么?

  • 第七章帝国的法律机构——文官俑坑

    提到秦国,似乎想到的只有悍兵猛将。但是马上能打天下,治天下还得需要文官。那么文官在哪呢?

  • 7.1文官俑坑的考古发现

    陪葬坑的内容除了兵马俑、养马俑之外,就再也没有其它类型的陶俑了吗?给秦始皇陪葬的除了军人和养马人还有文官陶俑。

  • 7.2廷尉机构的推理

    透物见人的推理——文具和强权象征并存,一文一武

  • 7.3秦的中央官制

    精密的法律机器,成为国家赖以维系和运行的重要保障。

  • 7.4严明的秦法

    提到秦法,往往会联想到“严苛”“残酷”。事实真的如此吗?秦律的真实面貌究竟是怎样?秦国的法律体系,不仅奠定了中华法系的基础,更深刻影响了之后两千年的政治制度。

  • 第八章秦代宫廷娱乐——百戏俑坑与青铜水禽坑

    百戏俑坑和青铜水禽坑的发现揭示了当时秦人高超的工艺水平,也对秦始皇的精神世界进行了侧面展示。

  • 8.1帝国宫廷百戏

    由百戏俑坑的发现引出百戏的定名和发展,并且让我们了解到了秦代丰富的宫廷娱乐活动。

  • 8.2帝国乐府机构

    青铜水禽坑中发现的青铜水禽、小件器物和陶俑,表现了一幅音乐家奏响乐器,水禽随音乐起伏翩翩起舞的场景。

  • 8.3秦始皇的精神文化追求

    秦始皇在我们的印象中往往是征战四方的形象,但他个人也有对精神文化的爱好和追求。

  • 第九章秦始皇帝陵所见的中西文化交流

    从秦陵中铜车马的制作工艺、陶俑的造型艺术及修陵人多样化的族源等方面,可见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紧密。

  • 9.1铜车马制作工艺来自何方

    秦陵青铜水禽先进的制作工艺可能受到了地中海地区青铜铸造工艺的影响。

  • 9.2陶俑的雕塑艺术

    秦陵中陶俑的面貌和工艺与之前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或与东西方文化交流有关。

  • 9.3修陵的外国人

    经检测修建秦陵的工匠来源广泛,有工匠可能来自西方。中西文化的交流可能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存在。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知我者谓我心忧”——真实的秦始皇

    1.1 秦始皇在汉代的形象

    1.2 更接近历史真相的秦始皇

    1.3 秦始皇的信仰与生死观念

    1.4 秦始皇的天下秩序观与万世帝国梦

    视频数4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天下与下天——帝国与陵墓

    2.1 丽山园:帝国的缩影

    2.2 凿以章程:基点与基线

    2.3 穿治丽山:利用与改造

    2.4 骊山之作未成的考古学观察

    2.5 秦公帝王陵发展演变的特点及其影响

    视频数8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非壮丽无以重威”——陵园与封土

    3.1 秦始皇陵的两重墙垣

    3.2 封土里的建筑——九层之台

    3.3 封土高度之谜

    3.4 千古一帝身后事——祔葬墓、礼制建筑与陵邑

    视频数9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地宫

    4.1 地宫的构造

    4.2 地宫的防盗与被盗

    4.3 地宫水银

    视频数9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宫观百官”——秦始皇陵的外藏系统

    5.1 外藏系统肇始

    5.2 外藏系统的象征意义

    5.3 帝国政权机构的再现—社会治理体系

    视频数3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复活的军团——兵马俑坑

    6.1 兵马俑坑的修建与焚毁

    6.2 帝国军队的再现

    6.3 秦的军事制度

    6.4 帝国军备库—马厩坑

    6.5 沉重的石铠甲

    视频数14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帝国的法律机构——文官俑坑

    7.1 文官俑坑的考古发现

    7.2 廷尉机构的推理

    7.3 秦的中央官制

    7.4 严明的秦法

    视频数4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秦代宫廷娱乐——百戏俑坑与青铜水禽坑

    8.1 帝国宫廷百戏

    8.2 帝国乐府机构

    8.3 秦始皇的精神文化追求

    视频数5
  • 第九章  作业测试
    第九章 秦始皇帝陵所见的中西文化交流

    9.1 铜车马制作工艺来自何方

    9.2 陶俑的雕塑艺术

    9.3 修陵的外国人

    视频数3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