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护理学
急危重症护理学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25
开课时间2025/02/17 - 2025/08/17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护理学科,具有其专业独特的逻辑性思维和临床护理工作方式。它以研究各类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监视、护理为主要内容的一门新兴的护理临床学科。护士在面对急危重患者时,能否及时无误的对患者作出判断和救护,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和抢救的成败。本课程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和重症监护整合为一体。主要以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疾病如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创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中毒、昏迷等及常用的急救技术为主要内容。
课程大纲

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

  • 1.1 课前准备
  • 1.2 第一节 国际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于发展
  • 1.3 第二节 我国危重症护理的建立与发展
  • 1.4 第三节 国内外急危重症护士培训
  • 1.5 第四节 国内外急危重症护士资质认证
  • 1.6 第五节 急危重症护理学中的法律问题
  • 1.7 第六节 急危重症护理学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院前急救

  • 2.1 第一节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
  • 2.2 第二节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管理

急诊科救护

  • 3.1 第一节 医院急诊科
  • 3.2 第二节 急诊护理工作质量管理
  • 3.3 第三节 急救绿色通道
  • 3.4 第四节 急诊护理应急预案
  • 3.5 第五节 急诊科的布局与设置

重症监护

  • 4.1 第一节 ICU
  • 4.2 第二节 ICU的布局
  • 4.3 第三节 ICU的设置
  • 4.4 第四节 ICU的收治范围
  • 4.5 第五节 ICU的工作制度

灾难救护

  • 5.1 第一节 灾难护理的概述
  • 5.2 第二节 灾难医学救援应对能力建设
  • 5.3 第三节 灾难医学救援队伍建设
  • 5.4 第四节 护士在灾难医学中的作用
  • 5.5 第五节 伤病员的检伤分类
  • 5.6 第六节 伤病员的安置与救护
  • 5.7 第七节 伤病员的转送护理
  • 5.8 第八节 灾难后心理应激性损伤
  • 5.9 第九节 灾难伤员的心理干预
  • 5.10 第十节 救援人员的心理干预

急诊分诊

  • 6.1 第一节 急诊分诊的概述
  • 6.2 第二节 急诊常用分诊方法和急诊分诊护士的资质
  • 6.3 第三节 病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
  • 6.4 第四节 急诊分诊程序
  • 6.5 第五节 急诊护理评估-初级评估
  • 6.6 第六节 急诊护理评估-次级评估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 7.1 第一节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 7.2 第二节 心搏骤停的原因、临床表现及诊断
  • 7.3 第三节 心搏骤停概述
  • 7.4 第四节 心搏骤停后治疗
  • 7.5 第五节 心肺复苏指南
  • 7.6 第六节 基础生命支持(上)
  • 7.7 第七节 基础生命支持(下)

休克

  • 8.1 第一节 多发伤的病情评估与判断
  • 8.2 第二节 休克的病因和分类
  • 8.3 第三节 休克的临床表现和病情评估
  • 8.4 第四节 休克的急救护理原则和急救护理措施(上)
  • 8.5 第五节 休克的急救护理原则和急救护理措施(下)

创伤救护

  • 9.1 第一节 创伤分类
  • 9.2 第二节 创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 9.3 第三节 创伤评分系统
  • 9.4 第四节 创伤气道的建立
  • 9.5 第五节 创伤心理反应和干预
  • 9.6 第六节 多发性创伤病因与临床特点
  • 9.7 第七节 多发伤护理
  • 9.8 第八节 多发伤救护

急性中毒的救护

  • 10.1 第一节 急性酒精中毒
  • 10.2 第二节 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
  • 10.3 第三节 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 10.4 第四节 百草枯中毒
  • 10.5 第五节 急性中毒
  • 10.6 第六节 一氧化碳中毒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的救护

  • 11.1 第一节 中暑
  • 11.2 第二节 淹溺
  • 11.3 第三节 电击伤

常用救护技术

  • 12.1 第一节 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 12.2 第二节 喉罩植入术
  • 12.3 第三节 环甲膜穿刺术
  • 12.4 第四节 口咽通气管植入术
  • 12.5 第五节 气管内插管术
  • 12.6 第六节 气管切开术
  • 12.7 第七节 气管异物清除术-Heimlich手法
  • 12.8 机械通气

危重症患者系统功能检测

  • 13.1 第一节 呼吸系统功能监测
  • 13.2 第二节 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功能监测
  • 13.3 第三节 神经系统功能监测
  • 13.4 第四节 水电解质平衡监测
  • 13.5 第五节 无创监测
  • 13.6 第六节 有创监测

实验操作

  • 14.1 止血
  • 14.2 固定
  • 14.3 包扎
  • 14.4 搬运
  • 14.5 气管插管的操作流程
  • 14.6 气管切开的护理
  • 14.7 呼吸道异物梗阻
  • 14.8 意外救护
  • 14.9 心肺复苏
  • 14.10 心电监护
  • 14.11 洗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