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下)
无机及分析化学(下)
5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6
开课时间2025/03/01 - 2025/06/30
课程周期18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面向生命科学、医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及地理科学等专业开设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介绍化学基本原理,元素和无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分析方法和分析技术等内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分为《无机及分析化学 (上) 》(40学时,3学分,教学内容包括物质状态,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基础,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配位解离平衡,物质结构,元素及其化合物)和《无机及分析化学 (下) 》(32学时,2学分,教学内容包括定量分析的数据处理,滴定分析法,分光光度法,以及分离方法和样品前处理)。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化学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具有科学方法和创新意识,以适应专业领域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特色具体如下:1) 兼顾专业需求,强化内容相关性。授课对象侧重生命科学、医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地理科学等非化学专业,是学科基础必修课,将兼顾非化学专业的学习能力与专业需求,加强化学与生命科学和医学等专业的相关性讲解。2) 知识完整,结构合理,突出核心。针对授课对象,突出每个模块的核心内容。在内容选择上,确保知识的完整性,但避免过多过细,保证架构的合理性,前面讲解基本化学原理,后面侧重分析技术及应用,展现无机及分析化学的知识延续性。课程设置考虑逻辑性,四大平衡将放在化学基本原理中化学平衡章节后进行讲解,而在分析化学中将重点讲述依据四大平衡进行的滴定分析技术,即前部分侧重理论基础,后部分侧重分析应用。 3) 体现学科特色。利用信息科技手段结合实验直观与理论抽象,将一些现象描述与现象展示相结合,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4) 依托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育优势和教学资源,努力打造教学精品课程。

课程大纲
第十一章 s区元素
11.1 s区元素概述
11.2 s区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11.3 s区元素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11.4 s区元素的盐类
11.5 锂、铍的特殊性和对角线规则
第十二章 p区元素
12.1 卤素
12.2 氧族
12.3 氮族
12.4 碳族
12.5 硼族
第十三章 ds区元素
13 ds区元素
第十四章 d区元素
14 d区元素
第十五章 f区元素
15 f区元素
第十六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16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第十七章 定量分析的误差和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17.1 有效数字
17.2 误差的产生、表示方法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17.3 有限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
第十八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18 滴定分析法概论
第十九章 酸碱滴定法
19.1 弱酸(碱)溶液中各物种的分布
19.2 酸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
19.3 缓冲溶液
19.4 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与酸碱指示剂
19.5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第二十章 配位滴定法
20.1 配位滴定法概述
20.2 配位反应的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
20.3 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
20.4 配位滴定的指示剂
20.5 配位滴定的方式和应用
第二十一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21.1 氧化还原滴定法概述
21.2 氧化还原滴定法基本原理
21.3 氧化还原预处理
21.4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二十二章 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
22.1 概述
22.2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22.3 分光光度法仪器
22.4 显色反应与显色条件的选择
22.5 分光光度法仪器测量误差及其消除
22.6 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第二十三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和生物试样的前处理
23.1 分析化学中分离程序的意义
23.2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
23.3 生物试样的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