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选读
内经选读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7
开课时间2025/03/03 - 2025/07/20
课程周期20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学术思想和思维方法,不仅对中医学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至今仍有学术研究和临床指导的重要价值,是学习中医学的必读之本。

《内经选读》课程是中医学专业必修课,也是中医学专业本科教学的理论提高课,是全面系统介绍中医学基本理论、学术思想、思维方法及临床应用的一门课程。本课程主要包括绪论、原文选读两部分。绪论包括《内经》的成书与沿革、《内经》的主要内容、《内经》理论体系形成及学术特点和学术价值;原文选读在《内经》原文中节选了关于养生、阴阳、藏象、经脉、诊法、病因病机、病证、治则治法等内容,主要介绍《内经》的基本理论、基本学术思想、医学思想及临床应用。通过本课程对原著的学习,可以进一步系统地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熟悉《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理论体系的学术特点及思维方法,了解《内经》的研究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以讲授为主,用引导式、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讲授要注重理论的系统性、概念的准确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并注意避免与其他课程不必要的重复。

课程大纲
绪论
1.1《内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
1.2《内经》的书名含义和沿革
1.3《内经》的注家和注本
1.4《内经》的阴阳五行
1.5《内经》的形成基础
1.6绪论测试
《素问•上古天真论》
2.1养生原则
2.2养生原则和方法及早衰的原因
2.3女子生长壮老规律及女子养生要点
2.4男子生长壮老规律及男子养生要点
2.5《素问•上古天真论》测试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3.1春夏养生原则
3.2秋冬养生原则
3.3治未病
《素问•生气通天论》
4.1阳气的重要性及作用
4.2阳气卫外功能失常引起的病证
4.3阳气失常导致内伤的病证
4.4阳气失常外邪久留不去引起的病证
4.5违背阳气昼夜消长规律引起的病证
4.6阴阳关系及阴阳失和引起的病证
4.7《素问•生气通天论》测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1阴阳的概念
5.2阴阳指导中医学应用
5.3阴阳的基本内容
5.4阴阳的升降规律
5.5药食气味的阴阳属性、走向及作用
5.6壮火与少火及与人体气的关系
5.7外感邪气与情志内伤的致病特点
5.8伏邪的致病特点
5.9阴阳偏盛的临床表现及预后
5.10外感邪气传变及邪气伤人部位的规律
5.11“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针刺原则
5.12“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的诊法要领
5.1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测试
《素问•灵兰秘典论》
6.1十二脏腑的功能
6.2《素问•灵兰秘典论》测试
《素问•热论》
7.1热病的概念、特征、预后
7.2热病的六经症状表现、传变规律
7.3热病的治疗
7.4热病的饮食禁忌
7.5温病和暑病的区别
7.6《素问•热论》对《伤寒论》的影响
7.7《素问•热论》测试
《素问•汤液醪醴论》
8.1水肿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和治疗
8.2《素问•汤液醪醴论》测试
《素问•痹论》
9.1痹证的病因
9.2痹证的分类
9.3五脏痹、六腑痹的症状
9.4痹证的治疗和预后
9.5《素问•痹论》测试
《素问•脉要精微论》
10.1诊法常以平旦
10.2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10.3五脏者,中之守也
10.4五脏者,身之强也
10.5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
10.6《素问•脉要精微论》测试
《素问•咳论》
11.1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11.2咳的病因病机
11.3咳的发病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11.4五脏咳的症状表现
11.5六腑咳的症状表现及咳的传变规律
11.6《素问•咳论》测试
《素问•至真要大论》
12.1病机十九条分类
12.2五脏、上下病机
12.3火热病机
12.4风寒湿病机和病机十九条启示
12.5《素问•至真要大论》测试
《灵枢•本神》
13.1神的分类
13.2养生、针刺治则、五脏虚实病证表现
13.3《灵枢•本神》测试
《灵枢•营卫生会》
14.1五十而复大会(上)
14.2五十而复大会(下)
14.3老年人与少壮人睡眠规律
14.4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14.5《灵枢•营卫生会》测试
《灵枢•天年》
15.1人体生命规律(上)
15.2人体生命规律(下)
15.3《灵枢•天年》测试
《灵枢•百病始生》
16.1三部之气,所伤异类(上)
16.2三部之气,所伤异类(下)
16.3邪不能独伤人(上)
16.4邪不能独伤人(下)
16.5《灵枢•百病始生》测试
《灵枢•水胀》
17.1水胀、肤胀、鼓胀
17.2肠覃、石瘕
17.3《灵枢•水胀》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