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临床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同时包括介绍日常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等。课程共分为29章72节。
第1-3章主要带领学员认识药理学,讲解了药理学的两大任务:药效学和药动学,熟悉药理学的基本内容。介绍了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四个基本过程及药物作用的两重性,药物作用的影响因素等。
第4-6章为外周神经系统药理学。讲述了传出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基础知识,阿托品、有机磷等胆碱能系统药物及肾上腺素等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药物的药物作用及相关临床应用等。
第7-11章为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介绍了安定类镇静催眠药、苯妥英钠等代表性抗癫痫药物,氯丙嗪等精神分裂症治疗药物,吗啡、杜冷丁等镇痛药,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症疾病特点及临床用药等。
第12-17章为心血管系统药物。介绍了呋塞米,氢氯噻嗪等利尿药的特点及性质,卡托普利等代表性抗高血压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硝酸甘油等代表性抗心绞痛药物相关性质,强心苷等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常见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及作用常见调血脂药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治疗药物的相关性质等。
第18-20章为炎症及内分泌药理学。介绍了百年老药阿司匹林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
第21-23章为影响其他系统的药物,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类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
第24-29章为化学治疗药物。介绍了不同作用机制的抗菌药物及抗肿瘤药物。让同学们能够掌握针对不同类型的细菌感染能正确选用化学治疗药物。
本课程的内容难度适中,课程配备了内容相关的习题、动画、仿真视频、通过视频和章节测验、讨论、在线互动等环节可以实现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