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
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
5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24
开课时间2025/03/01 - 2025/08/28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是中医专业的一门后期提高性质的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绪言、医学流派概论、宋金元明清时期各家学说选讲和近现代名中医医案导读等部分,分别介绍学习中医各家学说的目的意义、学习方法、主要学术流派、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以及在现代临床的应用。既有大量的理论,又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涉及理法方药的各个方面。在教学中遵循着重继承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古代主要医学流派与和名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的讲解为主,精选刘完素、张元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张介宾、吴有性、叶桂、王清任、唐宗海、王泰林等11位河间学派、易水学派、寒温学派以及汇通学派的代表性医家。在具体讲授这些名医学术经验时,采用视频学习、经典阅读、主题研讨、医案讨论等方法,既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又忠实于医家原著的精神,对重点要讲深讲透,以突出各家各派的学术特点和独到的临床经验。同时,适当介绍现代名家诊治眩晕、上呼吸道感染、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痛经的医案,在继承的基础上,通过类案分析总结,将历代名医的学术经验与现代临床病证相结合,为理论与临床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课程大纲

总论

  • 1.1 第一课时 绪论
  • 1.2 第二课时 中医学术流派
  • 1.3 章测验

刘完素

  • 2.1 第一课时 六气皆能化火说
  • 2.2 第二课时 五志过极皆为热甚说
  • 2.3 第三课时 火热病的治疗
  • 2.4 经典阅读
  • 2.5 章测验

张从正

  • 3.1 第一课时 攻邪论
  • 3.2 第二课时 血气说
  • 3.3 第三课时 补益观
  • 3.4 第四课时 情志观
  • 3.5 经典阅读
  • 3.6 章测验

朱震亨

  • 4.1 第一课时 阳有余阴不足论
  • 4.2 第二课时 相火论
  • 4.3 第三课时 火热病的辨治
  • 4.4 经典阅读
  • 4.5 章测验

张元素

  • 5.1 第一课时 脏腑辨证说
  • 5.2 第二课时 遣药制方论
  • 5.3 经典阅读
  • 5.4 章测验

李杲

  • 6.1 第一课时 脾胃论
  • 6.2 第二课时 临床应用
  • 6.3 经典阅读
  • 6.4 章测验

张介宾

  • 7.1 第一课时 真阴论及临床应用1
  • 7.2 第二课时 真阴论及临床应用2
  • 7.3 经典阅读
  • 7.4 章测验

吴有性

  • 8.1 第一课时 吴有性《瘟疫论》
  • 8.2 经典阅读
  • 8.3 章测验

叶桂

  • 9.1 第一课时 胃阴学说
  • 9.2 第二课时 阳化内风说
  • 9.3 第三课时 久病入络说
  • 9.4 经典阅读
  • 9.5 章测验

王清任

  • 10.1 第一课时 王清任的脏腑观
  • 10.2 第二课时 王清任的气血致病观
  • 10.3 第三课时 王清任活血化瘀用药特点
  • 10.4 经典阅读
  • 10.5 章测验

唐宗海

  • 11.1 第一课时 血证的病机
  • 11.2 第二课时 血证的治疗
  • 11.3 经典阅读
  • 11.4 章测验

王泰林

  • 12.1 第一课时 治肝三十法
  • 12.2 第二课时 肝气证治探讨
  • 12.3 经典阅读
  • 12.4 章测验

名家医案与辨证思维

  • 13.1 第一课时 眩晕证治源流
  • 13.2 第二课时 从眩晕案看中医临证思维
  • 13.3 第三课时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案

名家医案与临床用药思路

  • 14.1 第一课时 类风湿性关节炎案
  • 14.2 第二课时 痛经案
  • 14.3 第三课时 慢性胃炎案
  • 14.4 第四课时 慢性肝炎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