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与批评
文学欣赏与批评
20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0
开课时间2024/09/23 - 2024/12/23
课程周期13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1、了解和掌握文学欣赏与批评的基本理论知识。

2、对文学作品的文本进行审美分析,在审美想象中进入自由创造的境界,体味艺术的精微和美妙,使身心得到涵养。

3、理解创作和审美的艺术规律性,理解人的存在意义。


课程内容:


 欣赏篇(11学时):结合名作的欣赏介绍文学欣赏中的一些重要环节,内容包括“触摸作者心灵”、“有意味的形式”、“思想启迪人心”。


 批评篇(11学时):结合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讲解文学批评的基本问题,内容有“从问题开始”、“寻找新角度”、“顶层的设计”等。

 

 

课程大纲

第一周

1.1 有意味的形式:形式美概述

1.2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1.3 闻一多的《死水》

1.4 朱湘的《采莲曲》

1.5 戴望舒的《雨巷》

第二周

1.6 戴望舒的《偶成》与卞之琳的《断章》

1.7 穆旦的《诗八首》(一)

1.8 郭沫若的《天狗》

1.9 鲁迅的《药》

1.10 曹禺的《雷雨》

第一单元测试

第三周(上)

2.1文学启迪人心:文学的思想启迪功能

2.2 -3鲁迅小说的意义在哪里

第三周(下)

2.4《子夜》与《蚀》的价值对比

2.5 解读沈从文的小说

2.6周作人的独特趣味

第二单元测试

第四周

3.1触摸作者心灵:文学是沟通心灵的桥梁

3.2《阿Q正传》: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

3.3《影的告别》:鲁迅心灵矛盾的展现

3.4《过客》:对绝望的反抗

3.5 周作人:叛徒与隐士的纠结

第五周

3.6 郁达夫的“沉沦”和人道主义伦理观

3.7-8 沈从文的《边城》:静美和隐痛

3.9张承志的《黑骏马》:反抗宿命

第三单元作业

第六周

4.1 从问题开始:批评中的问题意识

4.2 从阅读思考中发现问题

4.3 沈从文与道家艺术精神的关系

4.4 在与学术史对话中提炼问题

第七周

4.5 周作人的思想蜕变问题

4.6 关于反思五四的立场问题(上)

4.7 关于反思五四的立场问题(下)

第四单元测验

第八周

5.1 寻找新角度:《狼图腾》批评角度的启示

5.2 《狼图腾》与中国形象问题

5.3 华文文学:从学科到方法

第九周

5.4 鲁迅研究中的角度选择

5.5 是批评的流派还是批评的特色(上)

5.6 是批评的流派还是批评的特色(下)

第五单元作业

第十周

6.1 顶层的设计:何为“顶层设计”?

6.2 巴金的《寒夜》:文本的裂隙与风格的成熟

6.3 从《伤逝》到《寒夜》:伦理革命的困境和传统文化的绵延

6.4 鲁迅《狂人日记》的结构艺术

第十一周

6.5 张承志的文学和宗教

6.6 革命现代性与中国左翼文学

6.7 从知青下乡到民工进城的文学叙事

6.8 韩寒“神话的破灭”

6.9 课程小结

第六单元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