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发源于人类与疾病斗争过程中获得的朴素医学认识,发展于经验医学时代的长期临床实践,兴盛于历代医家的归纳总结与传承创新,目前仍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我国中药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就,在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中药化学物质与药效物质研究、中药质量控制以及中药生产共性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在继承中医药理论精髓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学科现代科技手段,创新发展中药药效物质研究技术方法学,已成为中药现代化进程中的前沿研究领域。
本课程主要介绍现代中药发展趋势、中医药研究的特色及中医药研究的科学方法论,以及现代中药研究的主流及前沿技术包括中药分析技术、中药成分制备及成分定性分析技术、中药体内过程研究技术、中药药效物质发现(包括基于荧光显微分析的中药药效物质筛选)方法研究、系统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以及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等。除了理论讲解,课程还分别介绍了各技术在现代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本课程适用于从事药理以及中药工程学相关研究的本科生、研究生以科研人员,以及从事化学分析、生物信息学研究的本科生、研究生及科研人员。通过该课程学习,将有助于了解现代中药研究的现况及动态、基本研究思路及方法,并能开拓思路,整合应用前沿交叉技术,具备科研胜任力及学术发展后劲。
课程主讲老师为浙江大学药学院王毅教授,王书芳、陆晓燕、赵璐副教授参讲。
第一讲 现代中药研究策略与技术方法学
0 课程介绍
1.1 现代中药的概念、研究背景及特点
1.2 现代中药的若干术语与相关概念(一)
1.3 现代中药的若干术语与相关概念(二)
1.4 现代中药研究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
第二讲 中药分析技术
2.1 中药分析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2.2 中药分析技术发展概况
2.3 气相色谱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其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2.4 液相色谱及其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2.5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2.6 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分析模式及其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2.7 毛细管电泳法分离原理和仪器
2.8 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及毛细管电泳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第三讲 中药成分制备及成分定性分析技术
3.1 中药组分/成分制备策略
3.2 中药组分/成分提取分离技术
3.3 液相色谱-质谱导向的中药成分重点分离及成分定性分析
第四讲 中药体内过程
4.1 中药体内过程研究概述
4.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体内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单元测验(一)
第五讲 中药药效物质发现方法研究
5.1 药物筛选技术与中药药效物质发现
5.2 中药药效物质发现的常用策略与方法
5.3 基于中药化学的中药药效物质发现方法
5.4 基于生物色谱的中药药效物质发现
5.5 基于亲和选择的中药药效物质发现
单元测验(二)
第六讲 基于荧光显微分析的中药药效物质筛选方法研究
6.1 荧光图像分析技术的起源和发展
6.2 基于荧光图像分析的中药药效物质筛选技术
6.3 基于荧光蛋白与新型荧光材料的荧光标记技术
6.4 基于荧光显微成像的中药药效物质筛选流程与关键步骤
6.5 新型荧光探针在中药药效物质筛选中的应用
单元测验(三)
第七讲 系统生物学概述
7.1 系统生物学的发展背景、定义、工作流程及研究策略
7.2 系统生物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7.3 组学技术平台
第八讲 基因组学研究方法
8.1 基因组学的新兴领域及转录组学研究内容及方法
8.2 测序技术
8.3 表观遗传学研究技术
8.4 中药基因组学研究实例
第九讲 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
9.1 蛋白质组学研究内容及方法 (1)
9.2 蛋白质组学研究内容及方法 (2)
9.3 中药蛋白质组学研究实例
第十讲 代谢组学研究方法
10.1 代谢组学研究内容及方法
10.2 中药代谢组学研究实例
单元测验(四)
第十一讲 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
11.1 网络药理学的研究背景与概念
11.2 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进展及相关研究
11.3 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流程及相关软件资源
11.4 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实例
单元测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