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
大学物理实验
3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2
开课时间2025/02/20 - 2025/07/30
课程周期23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爱因斯坦说:“一个矛盾的实验结果就足以推翻一种理论”这句话高度概括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科学实验举足轻重的地位。物理实验在自然科学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科学实验是科学理论的源泉。本课程是对高等学校学生进行系统科学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训练,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和素养的重要的实践性课程。

本课程共分为二个学期:

第一学期以基础性实验为主,主要使学生掌握实验基本原理、物理量的基本测量方法、误差分析、数据处理和测量结果的正确表示方法,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实验项目涉及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内容。

第二学期实以综合性实验为主,培养学生实验方法综合运用能力,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近代物理实验技术和理论知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程大纲

绪论

  • 1.1 绪论

第一章 误差理论基础知识

  • 2.1 测量与误差的基本概念
  • 2.2 系统误差的理论分析和处理
  • 2.3 随机误差的理论分析和处理
  • 2.4 测量结果与不确定度的评定
  • 2.5 有效数字的记录及其运算
  • 2.6 实验数据处理基本方法

第二章 基础实验

  • 3.1 静态拉伸法侧材料的杨氏模量
  • 3.2 三线摆法测刚体的转动惯量
  • 3.3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
  • 3.4 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 3.5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
  • 3.6 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定

第三章 近代综合与应用性实验

  • 4.1 密立根油滴仪测量电子电量
  • 4.2 空气中声速的测量
  • 4.3 分压限流与二极管伏安特性的测量
  • 4.4 霍尔效应测量磁场
  • 4.5 迈克耳孙干涉仪测量激光波长
  • 4.6 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量
  • 4.7 弗兰克-赫兹(F-H)实验
  • 4.8 超声光栅测液体中的声速
  • 4.9 等厚干涉及应用

第四章 开放性实验

  • 5.1 长度的测量
  • 5.2 物体密度的测量
  • 5.3 动态共振法测量材料的杨氏模量
  • 5.4 金属电子逸出功的测量
  • 5.5 铁磁材料磁滞回线和基本磁化曲线的测绘
  • 5.6 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 5.7 弹簧质量对振动周期的影响
  • 5.8 落球法测量液体粘滞系数
  • 5.9 应用布儒斯特定律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 5.10 利用分光计测量三棱镜的折射率
  • 5.11 电表的改装和校准
  • 5.12 静态法测量空气的导热系数
  • 5.13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测量钠光双线波长差
  • 5.14 利用超声光栅测量液体弹性模量
  • 5.15 开尔文电桥测量导体电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