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导论
陶器是人类利用智慧创造发明出的第一种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质,距今2万年的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片,揭开了中国先民制陶、用陶的序幕。什么是陶质文物保护?为什么要保护陶质文物?了解、体验陶质文物保护与修复,用“心”保护传承文化遗产。
-
●1.1陶质文物保护与修复
“要像爱惜我们的生命一样,爱惜文化遗产”,文物保护不仅仅是保存文物物质本体,更加需要保存、揭示文物蕴含的历史信息。在本专题,将从两个方面给大家讲述陶质文物保护概念、意义。
-
●1.2陶质文物保护的过去与现在
随着文物保护修复理念、技术、材料的不断发展,陶质文物保护修复已经从过去的一项传统技术发展成为了一门涵盖丰富的学科,在本专题我们将了解陶质文物保护修复的变化发展。
-
●1.3用“心”对话历史
平凡的工作,平凡的文物保护工作,用“心”坚守文物保护事业,做有“温度”的文物保护工作者。
-
第二章陶质文物保护理念与原则
陶质文物的保护修复应在文物保护理念、文物保护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根据陶质文物的保存现状,将传统技术与现代科技有机融合,选用科学化、规范化的保护修复流程,进而指导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顺利开展。
-
●2.1陶质文物保护理念
如何将传承至今的陶质文物保护和传承下去?我们实施任何陶质文物保护工作都必须遵循正确的保护理念,如何深入理解保护理念是科学保护的基本。
-
●2.2陶质文物保护原则
任何文物都不可再生,掌握理解陶质文物保护原则是我们实施的保护修复必须严格的准则。
-
●2.3保护工作流程
科学化、规范化的工作流程是陶质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要求。本专题将从文物信息基本登记、价值评估、环境调查、病害评估、科学检测分析、建立保护修复方案、实施保护修复方案、建立并完善保护修复档案、验收入库等方面,介绍陶质文物保护修复的工作流程。
-
第三章陶质文物起源、发展
陶质文物起源、发展
-
●3.1起源与意义
起源与意义
-
●3.2陶质文物种类(一)
陶质文物种类
-
●3.3陶质文物种类(二)
陶质文物种类
-
●3.4甘肃彩陶文化
甘肃彩陶文化
-
第四章陶质文物原料与制作
陶质文物原料与制作
-
●4.1制作原料
制作原料
-
●4.2制作工艺
制作工艺
-
第五章陶质文物的腐蚀与现场
考古发掘出土的陶质文物大部分支离破碎、残缺不全,在本专题我们将深入学习陶质文物的腐蚀、出土后面临的新的腐蚀破坏、如何及时有效的做好出土陶质文物的保护。
-
●5.1陶质文物的腐蚀
地下埋藏环境、改变的出土环境对陶质腐蚀破坏因素多样复杂,了解陶质文物腐蚀是保护的关键基础。
-
●5.2出土环境剧变与彩绘颜料的消失
文物出土后面临的环境变化有哪些?这些变化如何使得五彩斑斓的彩绘颜料褪色剥落,甚至消失呢?
-
●5.3考古现场环境控制
文物出土后面临的环境变化使得陶质文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部分损伤难以恢复,考古现场环境控制则十分必要、有效,如何在条件简陋的考古现场实施有效的环境控制呢?
-
●5.4考古现场陶质文物提取
通过本专题学习陶质文物考古现场提取、脆弱文物加固等,使陶质文物在考古现场得到妥善保护,为后期系统的实验室保护做好准备工作。
-
第六章陶质文物病害分析
经历了多种环境因素的腐蚀,陶质文物出现了多种病害,每种病害特征、腐蚀因素各不相同,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我们需要掌握陶质文物的病害种类,如何判断这些病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为陶质文物后期保护修复做好准备工作。
-
●6.1表面污染物
什么是陶质文物表面污染物?如何形成?
-
●6.2机械损伤病害
什么是陶质文物机械损伤病害?如何形成?
-
●6.3彩绘层病害
什么是陶质文物彩绘层病害?如何形成?
-
●6.4酥粉
什么是陶质文物酥粉病害?如何形成?
-
●6.5生物病害
什么是陶质文物生物病害?如何形成?
-
第七章陶质文物科学分析
陶质文物科学分析
-
●7.1陶胎分析
如何深入了解陶质文物,发掘文物隐藏的历史信息?不同学科分析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让文物“开口说话”,分析陶胎制作原料、工艺等。
-
●7.2颜料分析
颜料分析
-
●7.3胶结物分析
胶结物分析
-
●7.4碳14测年
碳14测年
-
●7.5陶质文物断代
陶质文物断代
-
●7.6烧成温度分析
烧成温度分析
-
第八章陶质文物保护修复
陶质文物的保护修复主要包括清洗、加固、拼对、粘接、补配等工序。
-
●8.1清洗
许多考古出土的陶质文物表面附着物影响陶质文物的外观和研究工作的开展。本专题主要介绍陶质文物的清洗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常用的清洗方法、工具及注意事项等,并采用案例法,说明陶质文物表面附着的泥土、硬结物、可溶性盐、胶结物等清洗方法。
-
●8.2加固
为了阻止陶质文物长期受到自然风化、不同的保存环境、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在陶质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人们通过引入、补充加固材料来增加或恢复陶质文物的强度而采取一种预防性保护加固措施。加固可以增强陶质文物结构稳定性和附着力,保持外观的完整性,最大限度延长陶质文物的寿命,为开展后续研究工作做准备。本专题主要介绍陶质文物加固的对象、加固材料的选择要求、加固方法,重点介绍目前国内外文物保护研究的重点之一的陶质彩绘文物的加固方法。
-
●8.3拼对粘接
由于受到外力的影响,如墓穴坍塌等外力因素,大多数考古发掘出土的陶质文物,往往破碎成几块、几十块甚至几百块,保存完整的仅仅只占一小部分。面对这些碎片,我们该怎样着手去做呢,这就涉及修复工作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拼对、粘接。拼对粘接能最大程度地展现器物的原型,这为人们了解器物的类型,制作工艺,历史信息等提供依据。本专题主要介绍破损陶质文物的拼对、粘接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工具、材料、方法等,并以案例法,具体说明拼对粘接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
●8.4补配
由于陶质文物质地易碎,大部分出土陶质存在残缺,如何选择适宜的补配方法恢复器物器型的完整性?让我们通过一件彩陶罐的补配来深入了解陶质文物的补配。
-
第九章馆藏陶质文物保存
馆藏陶质文物保存
-
●9.1保存环境与预防性保护
保存环境与预防性保护
-
●9.2馆藏环境监测与调控
馆藏环境监测与调控
-
●9.3数字化时代与文物传承
数字化时代与文物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