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竹文化
中国竹文化
5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23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坚持“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文化内涵、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推动竹子科技与文化、产业与文化的融合,促进包括竹文化创意在内的竹产业全面发展,更好地传承、创新、弘扬中国竹文化。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导语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导语
方伟
竹概况
神州话竹
一日不可无此君
方伟
无竹令人俗
方伟
世界竹子看中国
方伟
东瀛道竹
神州竹文化东渡
任敬军
日本本土竹文化
任敬军
环球览竹
亚太地区竹事
陈秀
亚太以外竹事
陈秀
竹资源
竹之为竹
竹之独特
范少辉
竹之生长
范少辉
竹之分布
丁雨龙
竹之种类
笋用竹种
林新春
其它竹类
林新春
竹之基因
竹子形态变异
周明兵
竹子试管婴儿
杨海芸
竹汉字
竹字大观
竹字大观(上)
周新华
竹字大观(下)
周新华
竹简载道
周新华
竹纸烟云
竹纸源流
任敬军
竹纸制作
任敬军
竹笔生花
竹笔溯源
马波
妙笔生花
马波
竹诗画
诗风词蕴
诗竹万竿(上)
王旭烽
诗竹万竿(下)
王旭烽
文摹赋写
赋歌悠扬
彭庭松
文道相随
彭庭松
墨光竹影
婆娑竹影
华海镜
纸上竹韵
华海镜
竹典俗
多彩竹俗
吉祥之竹
朱永香
爱情之竹
朱永香
生动竹典
竹典人物
王长金
竹典传说
王长金
竹之崇拜
夜郎竹王
朱永香
竹祖崇拜
朱永香
竹饮食
竹食简史
竹食简史(上)
余学军
竹食简史(下)
余学军
竹笋加工
传统加工
余学军
现代加工
余学军
竹笋烹饪
笋肴大观
应叶青
笋肴技艺
应叶青
竹子饮料
竹子饮料(上)
张英
竹子饮料(下)
张英
竹器用
编竹为器
桂仁意
伐竹为耙
桂仁意
制竹为赏
竹编工艺
余学军
竹刻工艺
余学军
精品赏析
余学军
取竹为乐
笛声悠扬
杜如松
箫韵深远
杜如松
篪与尺八
杜如松
削竹为兵
竹冷兵器
王长金
竹制火器
王长金
竹产业
竹业现状
中国竹业
傅懋毅
浙江竹业
汪奎宏
竹子培育
定向培育
郑郁善
毛竹培育
金爱武
雷竹培育
高培军
盆景制作
应叶青
竹材利用
竹板材
金春德
竹家具
李光耀
竹纤维
钱俊
竹制炭
张文标
竹醋液
钱俊
竹三素
金贞福
竹与旅游
竹与旅游(上)
陈其兵
竹与旅游(下)
陈其兵
总结
总结
方伟
  • 绪章导语

    中国竹文化 导语

  • 0.1导语

    中国被誉为“竹子王国”。在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中,竹子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作为文化发展的载体,竹简的历史近两千年,作为主要书写材料的历史约八百年,为中华文明的传承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世界竹子看中国”已经成为业内共识,中国已被全球公认,是世界竹文化传播中心和全球竹产业研发中心。

  • 第一章竹概况

    世界竹文化异彩纷呈。以中国、印度以及日本、印尼、越南等为主要代表的亚太竹区是世界竹文化版图的中心。中国是世界竹文化传播中心和竹产业研发中心,中国竹文化向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广为传播。资源丰富的美洲竹区、发展较快的非洲竹区、大量引种的欧洲和北美,以及发展迅速的各类竹子组织等,无不显示着世界竹文化与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

  • 1.1神州话竹

    中国是公认的世界竹类起源地和现代分布中心之一,是世界上竹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竹子文明的国度”、全球竹产业研发中心、世界竹文化传播中心,故有“世界竹子看中国”的业内定论。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竹文化一直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巨大贡献者,是华夏文明的象征。
    本节分为“一日不可无此君”“无竹令人俗”“世界竹子看中国”三个方面,其中,竹子的精神财富分为“竹载文明”“竹喻君子”“领袖与竹”三个知识点。

  • 1.2东瀛道竹

    两千余年来,日本从中国大量汲取竹文化。其中,中国毛竹两次东传日本,对日本社会、文化有重要意义;中国尺八文化东传日本的历史,是中国文化日本化过程的典型案例。
    日本千年“竹”之传奇《竹取物语》、《古事记》、《日本书纪》、《风土记》等古典,以及代表性竹文化民俗等蕴含深厚的中国竹文化底蕴。其中,《风土记》的萨摩国“竹屋村物语”给天皇族谱融入深厚的竹文化基因,使竹文化在日本主流文化中占据重要一席。

  • 1.3环球览竹

    世界竹文化版图包括亚太、美洲和非洲三大自然竹区、欧洲引种区。1.亚太竹区的代表性国家中,在印度,竹子是“穷人的木材”“绿色的金矿”;在印尼,竹子是自然的象征;在越南,竹子是领土、自治、长寿的象征。2.美洲竹区的丰富竹种待开发。3.非洲的竹业稳步发展。4.欧洲引种大量竹种,启动“竹子在欧洲”项目。5.INBAR、ABS、WBO、WBC等国际组织有力地促进着世界竹文化与产业的发展与传播。

  • 第二章竹资源

    竹子拥有一个庞大的家族,世界上约有竹子88属1400多种,中国约有34属534种。“竹资源”大概可以分为竹子的生长特点、分布、种类、形态变异调控机制和组织培养技术等。

  • 2.1竹之为竹

    根据竹子地下茎特点,可以将竹子分为散生、丛生和混生竹三大类型,不同类型的竹子生长特性不同。散生竹有细长的地下茎(竹鞭),鞭上有节,节上生芽,一些芽发育成竹秆,一些芽发育成竹鞭;丛生竹没有横走的地下茎,有粗大的竹蔸,节间密集,笋芽着生在竹蔸上;混生竹兼有散生竹和丛生竹的特点,既有横走的竹鞭,又有粗大短缩的竹蔸,蔸上有芽,可以成竹。

  • 2.2竹之分布

    目前,世界竹类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少数竹类分布在温带和寒带,欧洲只有引种的竹类。
    亚洲是世界竹子分布种类最多、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非洲竹类植物分类研究较薄弱,非洲大陆原产的锐药竹、非洲玉山竹可形成大面积天然纯林。美洲的竹子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瓜多竹属(Guadua)的竹种是南美洲最重要的经济竹类。欧洲、美国从世界各地引种大量竹种。

  • 2.3竹之种类

    竹子全身是宝,用途广泛,根据用途可以分为笋用竹种、材用竹种、观赏用竹种、特种用途竹种等。

  • 2.4竹之基因

    丰富的种质资源说明竹子有丰富的基因资源,基因直接参与竹子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在竹子基因王国里,从基因在竹子形态变异过程、竹子“试管婴儿”发育过程两个视角,探讨基因对竹子形态变异和再生的影响,了解基因参与竹子形态变异和生长发育的机制。

  • 第三章 竹汉字

    竹汉字、竹简、竹纸、竹笔是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竹汉字历史极其悠久,《康熙字典》收录竹部首汉字960个。竹简最迟现于商代,持续七、八个世纪,远比其他材料长久。竹纸在宋代得以大发展,宋元时期生产兴盛,明清至民国时期竹纸生产扩展到南方各主要产竹省份。毛笔在中国文化发展中有重要意义。

  • 3.1竹字大观

    汉字系统中有大量以“竹”为偏旁的字。竹对中国汉字的产生和形成有深刻影响。半坡仰韶文化陶器的“竹”形刻划符号或许是最早的“竹”字。竹汉字已有3500多年历史。《康熙字典》收录竹部首汉字达960个。竹汉字类型大概可以分为:竹子名称、竹子部位、竹制品等。其中,竹制品名称数量多,涉及到生活器物、生产工具、武器乐器、文化礼仪等门类。

  • 3.2竹简载道

    竹简即写上字的竹片。竹简最迟现于商代。古人在竹简上写字,一般经过裁切、烘烤、书写、钻孔、编连等工序。在中国,竹简作为文字的主要载体之一,曾持续七、八个世纪,远比其他材料长久。竹子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发展,尤其是先秦文献的传承有十分重大的贡献。某种意义上,中华文明是靠竹子传承下来的。

  • 3.3竹纸烟云

    唐代已有竹纸文献。宋代,竹纸生产大发展,有专门手工作坊,浙江会稽竹纸生产最著名。宋元时期大众出版物多用竹纸。明代,福建竹纸兴盛。清代,竹纸生产盛况空前。民国时期,传统手工造纸向近代机械化造纸过渡,但仍以传统手工造纸为主。明清至民国时期,竹纸生产扩展到南方各主要产竹省份。技术和工序复杂的竹纸生产是古代中国人民的伟大成就。在中国文化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竹纸功不可没。

  • 3.4竹笔生花

    本节介绍毛笔的起源与发展,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及其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 第四章竹诗画

    竹诗歌、竹文赋、竹绘画是竹之诗画艺术的核心。
    中国竹诗词在先秦时期进入诗歌领域,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各代,各具鲜明的时代特色。传统咏竹之赋经数千年,历五个发展阶段,至元明清时式微。咏竹散文出现较晚,至唐宋时跃上空前高峰。竹子在唐代进入画题;从五代和宋代的写实文人画、到元代的写意文人画、明清两代的大写意,从关注客观的无我发展到表现主观的有我,一步步发展,蔚为大观。

  • 4.1诗风词蕴

    对中国诗歌产生重大影响的竹,最初作为劳动器物进入诗歌。先秦时期,进入诗歌领域;秦汉时期,进入文人视野;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竹辉映;唐代,竹诗数量大增;宋代,文人鼎盛,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诗家喻户晓;元代,竹文化精神依然受宠;明清两代,竹诗竹画连动,将竹子人格化的“咬定青山不放松”之咏意蕴深远。

  • 4.2文摹赋写

    中国传统竹赋历数千年:两汉魏晋时期锦屏始开,魏晋至隋时期风韵深婉,唐宋时期争奇斗艳,宋代多以文赋为主,元明清时期渐趋式微。较为完整的咏竹散文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竹文跃上空前高峰,白居易《养竹记》、刘岩夫《植竹记》概括竹子内涵;元明清时期竹文呈现多元化,清代郑板桥与竹关系最为亲密;清亡后,咏竹文巨变。

  • 4.3墨光竹影

    唐代,竹子进入画题。五代、宋代的写实文人画发展为元代的写意文人画、明清两代的大写意,从关注客观的无我发展到表现主观的有我。宋代注重写生的纯客观,苏轼提出“胸有成竹”理论。元代墨竹更为流行。明代,水墨写意花鸟画大发展。清代,文人画达至新高。由竹子的形态习性联想到人格品德的是有节、虚心、凌寒和平安等。

  • 第五章竹典俗

    竹之习俗、典故和崇拜等竹典俗深具中华民族特色。
    吉祥之竹、爱情之竹是中国竹文化习俗的重要内容。内容丰富、历史悠久的竹文化典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显现其中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哲理,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竹子是许多地区重要的宗教、巫术符号,被彝族等少数民族视为祖先和保护神。

  • 5.1多彩竹俗

    吉祥之竹、爱情之竹等竹典俗是深具中华民族特色的社会民俗文化。春节放爆竹、畲族新年的摇毛竹、海南黎族的竹竿舞、扭竹竿、骑竹马等民俗有着鲜明的中国竹文化特色。种竹求婚、竹帽订情、竹篮传情等习俗是民间婚嫁活动中与竹关联密切的喜庆习俗文化。

  • 5.2生动竹典

    竹文化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胸有成竹、罄竹难书、竹报平安、茂林修竹、势如破竹等典故的内容极为丰富,历史极为悠久。木屑竹头、景公释囚、张戬不食笋、以竹行善等竹典人物,射竹破敌、关帝竹诗、竹叶插户、洒泪成斑等竹典传说,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哲理的典型反映和重要载体。

  • 5.3竹之崇拜

    竹子是许多地区重要的宗教、巫术符号,被赋予神秘的和超自然的伟力。竹王神话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著名的创世神话之一,是祖先崇拜的象征符号。彝族、苗族、傣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视竹为祖先和保护神。其中,彝族的竹崇拜文化内容最丰富、历史最悠久。彝族视竹为祖先,反映了远古彝族对生殖和生命的热爱和追求。

  • 第六章 竹饮食

    本章通过介绍竹笋食用历史,竹笋加工利用技术的传承与发展,琳琅满目的笋肴、煎炒烹饪的技艺、功能与形态多样的竹子饮料,展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国竹子饮食文化。

  • 6.1竹食简史

    竹笋是一种“全能型营养蔬菜”,被誉为“蔬食第一品”,在大禹治水时代就被食用;夏禹时代为贡品;汉代以后竹笋利用价值进一步提高;唐代,食用竹笋盛行;宋代竹笋加工水平进一步提升;元明清时期,竹笋的培育和加工技术在传承中继续发展。
    竹笋依季节分为春、夏、秋、冬四种,以春笋为主;加工种类有鲜笋和笋干;食用方法有蒸煮炰酢等。

  • 6.2竹笋加工

    竹笋加工技术可以分为传统加工技术和现代加工技术。
    传统加工技术类型可以分为鲜食加工(包括煮笋,蒸笋,煨笋,笋粥,油煎笋,制笋油,笋幢)、笋干加工、腌笋加工、酸笋加工、糟笋加工、笋粉加工等。现代加工技术主要有清汁笋加工、箓笋干加工、天目笋干加工等。

  • 6.3竹笋烹饪

    本节主要介绍竹笋的营养功效、古时竹笋素食、现代“百笋宴”等。通过“鞭笋毛豆”和“笋干老鸭煲”等传统名菜的烹饪,介绍竹笋的煎、炒、烹、酢、烹、饪等技艺,展示色、形、香、味俱全的笋肴及其烹饪技术。

  • 6.4竹子饮料

    竹子饮料分为液体饮料与固体饮料。液体饮料可分为竹汁饮料和竹叶黄酮饮料。竹汁饮料以新鲜竹汁为主成分调配而成,具有多种保健功效;竹叶黄酮饮料是从刚竹属竹叶中萃取的植物黄酮制剂。竹固体饮料是指冲泡后饮用的饮品。
    此外,竹叶茶、抹竹、抹茶、竹酒(竹筒酒和竹啤)等也是竹子饮料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抹茶将“喝茶”时代引入“吃茶”时代。营养丰富的竹子饮料传递着源自竹类植物的健康理念。

  • 第七章竹器用

    本章内容分为生活用具、生产农具、工艺赏具、音乐器具、兵家战具。
    竹制生活用具约出现于5000年前,当前竹产品总量达2000余种,其中,竹筷、灯笼等最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竹制生产农具约出现于3万年前,在水上交通、农田水利、渔业等领域尤为突出。竹工艺品分为竹编和竹刻,仰韶文化中有竹编品;商代出现竹刻。典型的竹类乐器有笛、箫、篪、尺八等。竹子自古以来就是兵家战具,可分为竹制冷兵器、竹制火器。

  • 7.1编竹为器

    竹制日常生活用具是中国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约5000年前的良渚遗址中发现丰富的竹器。竹浸透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众多竹制生活用具中,以竹筷、灯笼等为代表的生活用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当前竹产品总量已超过2000余种,其中大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7.2伐竹为耙

    竹制生产农具历史悠久,远在3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就使用弓箭,狩猎为生。竹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而在水上交通、农田水利、渔业等领域尤为突出。竹制生产农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历史功绩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 7.3制竹为赏

    竹工艺品分为竹编和竹刻两类。
    竹编工艺品分为历史人物类、动物类、屏风类、建筑艺品类、生活器具类等。仰韶文化时期已有竹编品;明清时期,竹编技术进入全盛期;清代,四川瓷胎竹编技术独树一帜;建国后,嵊州竹编开创新工艺,推动全国竹编工艺技术进步。竹刻艺术方面,在商代就有竹简,周代有竹笏板;明清时期,竹刻正式成为一门艺术门类;竹刻分为平面雕刻和立体圆雕两类;雕刻技法分为阳文和阴文两类。

  • 7.4取竹为乐

    笛、箫、篪、尺八是典型的竹类乐器。传说中黄帝时期开始选竹制笛。明清时期,四大声腔逐渐形成并发展。冯子存、赵松庭、陆春龄等是近现代的竹笛名家。古老的吹奏乐器箫分为洞箫和琴箫,适于表达幽静,典雅的情感。箫适于独奏、重奏以及民间器乐合奏、地方戏曲伴奏。“雁飞篪”据唐宋典籍及壁画形象仿制而成。尺八以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音色苍凉辽阔,又能表现空灵的意境。

  • 7.5削竹为兵

    竹子自古以来就是制作兵器的材料。竹制兵器可分为竹制冷兵器、竹制火器。竹制冷兵器包括竹哨助战、竹制弓弩、狼筅、拒马枪、竹飞梯、竹立牌以及攻防器械;热兵器时代,竹子主要用于制作管型火器。唐代以后,进入热兵器时代,利用毛竹制造燃烧性火器、管形火器等,延续五六百年。

  • 第八章竹产业

    本章包括竹业现状、竹子培育、竹材利用、竹与旅游。
    1.竹业现状。“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是中国和浙江竹业的经典概括。
    2.竹子培育。展现竹产业中最重要的毛竹、雷竹、观赏竹生产技术及其文化。
    3.竹材利用。竹子物理利用包括竹板材、竹家具、竹纤维;竹子化学利用包括竹制碳、竹醋液、“竹三素”。
    4.竹与旅游。竹文化旅游历史经历4个发展阶段。现代竹文化旅游可以分为五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8.1竹业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产竹国和最大的竹产品岀口国,出口量占全球60%以上,故有“世界竹子看中国”之说。我国已经形成完整的竹产业链,具有竹种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竹产品研发创新空间大、竹产品市场发展潜力大等特征。
    浙江省是中国竹产业强省,素有“中国竹子看浙江”之说。浙江竹产业在发展规模、经济效益、区域集聚效应、技术创新驱动等方面稳步发展,围绕“巩固提升一产,培育壮大二产,积极发展三产”等举措发展竹产业。

  • 8.2 竹子培育

    主要介绍毛竹笋的种类、营养、采收技术、林分管理技术,雷竹“春笋冬出”技术,以及观赏竹盆景的制作与欣赏,展现竹产业中最重要的毛竹、雷竹、观赏竹生产技术及其文化。

  • 8.3竹材利用

    竹材利用可以分为竹子物理利用和竹子化学利用,前者包括竹板材、竹家具、竹纤维,后者包括竹制碳、竹醋液、“竹三素”。
    (1)竹板材。古代,人们就开始原竹利用。中国的竹质胶合材料研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有刨切微薄竹、竹重组材、竹材展平板、竹地板、竹集成材、竹塑复合材料等,具有柔韧性好、透气性强、舒适别致、外观典雅、自然美观等特性。
    (2)竹家具。中国是唯一发明和发展了完整竹家具体系的国家。当前,用竹集成材、重组竹、刨切薄竹等新型竹材制作的家具层出不穷。竹家具材料主要包括圆竹、竹集成材、重组竹等。
    (3)竹纤维。竹纤维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出的纤维素纤维,具有会呼吸、天然抑菌、绿色环保等特征。天然竹纤维主要是竹原纤维。
    (4)竹炭。竹炭是利用竹材及其加工剩余物在隔绝氧气或限制空气的条件下,经高温炭化而得到的固体产物,是竹材加工领域中竹材利用率最高、附加值最大的“黑”科技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日常保健、空气净化、水质净化、建筑装修、日化及食品添加剂等领域,属于国家倡导发展的新兴绿色产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竹醋液。竹醋液是把竹材燃烧过程中收集的气体,在冷却后得到的液态物质,具有除臭、护肤、调节植物生长和抗菌、抑菌、保鲜等功能。竹醋液精制方法有静置法、吸附过滤法、药品精制法等。竹醋液开发的产品有土壤改良剂、植物生长调节剂、除味杀菌剂、食品保鲜剂、护肤用品、医疗保健用品等。
    (6)竹三素。竹纤维素、竹半纤维素和竹木质素是竹子的主要化学成分,简称“竹三素”。竹纤维素可用于造纸、竹纳米纤维素新材料、竹羧甲基纤维素等。竹子半纤维素的主要成分木聚糖是糖尿病人的安全甜味剂,可抑制口腔细菌等。竹木质素可用于竹木质素酚醛树脂、竹木质素环氧树脂、竹木质素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等。

  • 8.4竹与旅游

    竹文化旅游历史经历了周朝的萌芽期、魏晋南北朝的发展期、唐宋时期的全盛期、明清时期的成熟期;古代竹园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园林造诣。本节围绕典型案例,结合传统造景手法与现代规划设计理念,论述现代竹文化旅游的五个类别,并分析竹文化旅游的发展趋势,以期传承、创新、发展中国竹文化旅游。

  • 第九章总结

    课程总结

  • 9.1总结

    课程总结

  • 开始学习
  • 绪章  作业测试
    绪章导语

    0.1 导语

    视频数1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竹概况

    1.1 神州话竹

    1.2 东瀛道竹

    1.3 环球览竹

    视频数7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竹资源

    2.1 竹之为竹

    2.2 竹之分布

    2.3 竹之种类

    2.4 竹之基因

    视频数7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竹汉字

    3.1 竹字大观

    3.2 竹简载道

    3.3 竹纸烟云

    3.4 竹笔生花

    视频数7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竹诗画

    4.1 诗风词蕴

    4.2 文摹赋写

    4.3 墨光竹影

    视频数6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竹典俗

    5.1 多彩竹俗

    5.2 生动竹典

    5.3 竹之崇拜

    视频数6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竹饮食

    6.1 竹食简史

    6.2 竹笋加工

    6.3 竹笋烹饪

    6.4 竹子饮料

    视频数8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竹器用

    7.1 编竹为器

    7.2 伐竹为耙

    7.3 制竹为赏

    7.4 取竹为乐

    7.5 削竹为兵

    视频数10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竹产业

    8.1 竹业现状

    8.2 竹子培育

    8.3 竹材利用

    8.4 竹与旅游

    视频数14
  • 第九章  作业测试
    第九章 总结

    9.1 总结

    视频数1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