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美与美育
本章内容包括美盲危害的讨论、中西美育思想的追溯、美育先驱的介绍,以及美育的特点和基本性质。
-
●1.1美盲的杀伤力
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在未来,审美能力可以说是一个人最核心的竞争力,而它培养、激发的创作力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
●1.2美育的溯源
从古希腊、古罗马和中国的先秦时代,人们都已认识到美育的地位和作用。美育的先驱包括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席勒和我国的蔡元培先生。
-
●1.3感性品格与人的教育
美育是一门运用美学理论于教育实践,培养人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导人们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心灵,健全完美人格的科学。它的性质是包含感性与情感教育的“人的教育”。
-
第二章绘画之美
本章内容包括中西方传统绘画的比较、西方现代艺术的介绍、中国山水画与文人画的美学特征。
-
●2.1当张萱遇上维米尔
中西传统艺术有着迥然不同的表现手法和美学追求。西方传统艺术重再现,强调对客观物象的摹写;而中国传统绘画重表现,强调主观、抒情等偏于创作主体方面的因素。
-
●2.2塞尚有绘画天赋吗?
塞尚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他提出了全新的绘画理论,包括:艺术与自然平行理论、几何形体结构理论、色彩为绘画的本质因素。
-
●2.3一张图读懂六个现代艺术流派
通过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对比,介绍野兽派、表现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和至上主义的艺术特点。
-
●2.4三远法与胸中丘壑
三远法指中国山水画高远、深远、平远的构图法,中国山水画的美学精神并不追求对一山一水作客观刻板的自然描绘,而是把山水作为传达情感的载体,是对画家胸中丘壑的表达。
-
●2.5文人画与逸笔草草
文人画最初叫“士人画”,它以自娱为绘画目的,以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为绘画风格,关注自身的生命体验。
-
第三章设计之美
本章包括设计审美的重要性,设计内容及其要素,设计类别及设计理念,设计与人的关系等内容。
-
●3.1猫爪杯的秘密
本节通过对星巴克猫爪杯进行设计要素的分析,进而让大家了解到设计与美有关,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
●3.2你想要的浪漫,“包装”给你(上)
本节通过大量实例,展示交互式包装设计所带给你“温暖的”感受。
-
●3.3你想要的浪漫,“包装”给你(下)
本节通过大量实例,展示交互式包装设计所带给你“温暖的”感受。
-
●3.4新媒体&艺术设计
当艺术设计遇上新媒体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通过这节课,就带大家认识新媒体艺术设计。
-
●3.5妈妈,我想看广告
本节主要展示了互动广告与受众的情景式互动以实现情感共鸣的独特魅力。
-
●3.6吕先生的“敬人纸语
本节主要通过吕敬人老师聊他的设计生涯、设计理念,从而感受书籍设计之美。
-
●3.7让设计来拯救你的审美力
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拥有设计美的理想,让设计来拯救你的审美力。
-
第四章建筑之美
本章内容包括建筑艺术特点、中国传统建筑庭院特点、中国建筑术语、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等内容。
-
●4.1凝固的音乐
本节主要介绍建筑定义、建筑艺术及审美要素,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建筑艺术的美学因素,掌握欣赏建筑的方法、角度。
-
●4.2庭院深深深几许
本节对中国传统庭院进行分析解读,以北京四合院和徽州庭院为例,重点介绍合院式和厅井式庭院特点。
-
●4.3“勾心斗角”与“拐弯抹角”
以出自建筑术语的成语为切入点,介绍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特点、屋顶构造、施工工艺、装饰元素等内容。
-
●4.4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本节讲述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特色,以拙政园为例,从构成元素、布局手法等方面介绍园林审美。
-
第五章书法之美
本章内容包括中国书法史简述,中国书法风格、“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解读、篆刻艺术常识及审美的内容。
-
●5.1指尖上的中国
了解中国书法是中国独有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代表了中国传统的世界观与艺术观,简要概述中国书法发展史。
-
●5.2见字如面
本节梳理中国书法的典型风格,以各时代代表人物及作品为例,分析风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
●5.3一醉千年的第一行书
本节重点分析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书法作品,对其风格、笔法、章法、影响进行深入解读。
-
●5.4金石乾坤大,方寸天地宽
本节讲述篆刻艺术基本常识,介绍篆刻艺术的形成过程,通过作品分析解读篆刻的字法、篆法、章法、刀法等内容。
-
第六章音乐之美
本章包括音乐审美的意义,音乐美的含义和特征,古典音乐以及中国传统音乐欣赏等内容。
-
●6.1乐如人生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里的流动,来创造艺术形象、传达思想感情、表现生活感受的艺术。通过喜欢音乐去喜爱艺术,通过喜爱艺术去热爱文化,通过热爱文化去启迪人生,是音乐之美的意义。
-
●6.2乐为心声
音乐之所以美并被我们感受到,是因为其具有时间、空间等特性。乐曲、演奏家和观众的相互成就,达成了音乐最根本的和谐神韵。
-
●6.3音乐本无象
音乐本无象,听者使之成像。音乐的形象是抽象、概括、随意的。音乐的内涵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解读音乐作品的时候,就音乐谈音乐,从音乐本身去认识,在对音乐的倾听中去感受音乐之美。
-
●6.4致乐以治心
音乐之美,是无形的美;音乐之美,美在旋律、内容、演绎的方式方法;美在民族内涵及崇高感。“致乐以治心”,音乐艺术的魅力,能孕育出高雅的审美情趣,可以使生命焕发耀眼的光彩。
-
●6.5至乐无乐
从音乐的感觉、感情和音乐理论三个层面,以知性的方式来欣赏古典音乐。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味创作者的情感,达到人与音乐的共鸣, 获得美的感受。 如何寻找、体验、感受到契合自己的音乐,是理解音乐之美的核心议题。
-
●6.6乐者,天地之和也
中国传统音乐注重心理的和谐,旋律雅正平和, 美善统一, 音色清微淡远, 触及灵魂。其恬淡、平和的艺术特质,能让人心灵安宁、沉静, 更接近中华文化中的“和”的精神。当个人情感与音乐共声息、同忧乐,并从中领悟人生、完善人格时,音乐欣赏就达到了最高境地。
-
第七章摄影之美
本章包括摄影的概念、摄影作品之美的要素,构图的实质及常用构图法,不同色彩的表现特质及不同维度把握用光的技巧等内容。
-
●7.1做时间的记录者
本节带大家认识摄影不是简单的自拍,实质是对生活真、人性善、自然美的观照和感悟。
-
●7.2抽丝剥茧话构图
构图之美体现在选材、构思到造型体现的整个创作过程中,是利用视知觉规律寻找趣味点,构建秩序的过程。
-
●7.3锦上添花巧用光
所有的色彩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这些语言向我们表述它们各自的魅力和思想。合理利用拍摄场景中的色彩,与摄影用光、摄影构图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
●7.4定格感动谈色彩
摄影是以光绘画的艺术,实体的元素是摄影中的定量,自然界的光影却是变量,把握光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上的特征对塑造形体能锦上添花。
-
第八章动画之美
本章主要介绍国产经典动画电影的内容及其艺术形式、中美动画电影审美与创作风格,感受宫崎骏在其影片中赋予其作品厚重的思想主题和浓郁的人文色彩,探讨水墨动画电影能否成为中国动画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内容。
-
●8.180后的经典回忆
本节带大家回顾国产经典动画电影,唤起八零后儿时的记忆,致敬中国动画电影的“黄金”时代。
-
●8.2无法抗拒的宫崎骏
“宫崎骏动画电影”是当代世界经典动画之一,本节解析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独特魅力。
-
●8.3中国水墨PK美国迪士尼
本节通过介绍中美动画审美与创作风格的差异,探讨中国水墨动画能否成为中国动画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
-
第九章科技之美
本章包括科技美的概念,科技对审美活动的影响,科技审美的意义,数字映射、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的基本内容。
-
●9.1终极密码
科技美是可听、可看、可感知、可交互体验的;是广义的美,属于应用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综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美学等多种学科的新型交叉学科。科技美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终极密码。
-
●9.2最高的音乐神韵
科技的发展开拓了审美活动的新领域,为艺术美的创造提供了新手段,为艺术美的创造和欣赏提供了新的介质,扩展了美的内容和层次。
-
●9.3光与诗的沉思
数字映射是一个全新的投影数字化技术,是将多个领域的内容关联到一起的综合表现。具有与空间的耦合性,内容表达的艺术性,与人的互动性三个特征。
-
●9.4真实的幻像
增强现实是用户对现实世界感知的新技术,是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信息集成,具有实时交互性,可以在三维空间中增添和定位虚拟物体。把计算机带入到真实世界中,通过听、看、触摸虚拟信息,增强了对现实世界的感知。
-
●9.5我思故我在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科学。人工智能是机器来学习和适应人类,是人和机器一起学习和创新。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助人成长,其终极理想是为人类带来更多自由和发展可能。
-
●9.6小宇宙,大生活
审美的最终指向是改变生活、愉悦身心。科技审美有助于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有助于知识结构的完善,提升人文精神;有助于形成独立完善的人格,提升人格境界。科技的美,在于它的贡献和它的创造。
-
第十章人生之美
本章内容是美育的落脚点,即“人的教育”,主要内容包括诗意地栖居、对利害得失的态度、对逐梦初心的坚持。
-
●10.1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以超越的精神、审美的心态、发现的眼睛,去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有助于营造我们诗意栖居的美好家园。
-
●10.2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世界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指不斤斤计较于利害得失,只求理想和情趣的满足,在“绝我而不绝世”的审美的“超脱”中成就自己的人生之美。
-
●10.3愿你归来仍是少年
缺憾是美,过程是美,无论经历怎样的风霜,不忘逐梦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