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赏析与创意写作
科幻小说赏析与创意写作
2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29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华侨大学
开课教师郭琦John Shanahan
学科专业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这,是一种充满幻想的文学形式;这,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文学形式。从玛丽・雪莱,到H・G・威尔斯;从阿瑟・克拉克,到刘慈欣,科幻小说,以其缜密的逻辑思维进行故事构建,促使读者在严谨的科学架构中思考人生。科幻小说中,有对未来的无尽畅想,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在这里,我们将通过阅读科幻经典提升文学素养,通过体会科学精神促进文理融合,通过促进哲学思考培养批判思维。《科幻小说赏析与创意写作》课程,将带领我们一同飞向浩瀚的星空,潜入无底的深海,穿越千年的时光,探索外星的文明,开拓未知的宇宙,体会别样的人生。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课程概述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课程概述
郭琦
主题项目引论
郭琦
时间旅行
主题探讨
郭琦
作者简介及小说内容回顾
H. G. 威尔斯其人其作
郭琦
《时间机器》内容回顾
郭琦
《时间机器》深入阅读
《时间机器》中的两个人种
郭琦
《时间机器》的“帝国主义叙事”
郭琦
《时间机器》的“进化论”叙事
郭琦
《时间机器》科学架构与拓展阅读
《时间机器》的科学架构
郭琦
《时间机器》的拓展阅读
郭琦
《时间机器》的哲学内涵
“时间穿越”主题的影响与悖论
郭琦
“外祖父悖论”的解释与时间机器的可能性
郭琦
“时间穿越”的可能与矛盾
郭琦
创意与写作
郭琦
彩蛋
郭琦
太空歌剧
主题导入
郭琦
《2001:太空漫游》导读
《2001:太空漫游》创作背景与作者简介
郭琦
《2001:太空漫游》小说内容概述
郭琦
《2001:太空漫游》小说拓展思考
宇宙中的蓝色弹珠
郭琦
宇宙尺度的宏大叙事
郭琦
从地球到月球
郭琦
月球之美与魅力
郭琦
“阿波罗”登月计划
郭琦
“太空旅行的”幻想成真
郭琦
故事要素收集与系统化
郭琦
彩蛋
郭琦
生命奇迹
主题导入
John Shanahan,郭琦
《弗兰肯斯坦》小说解读
《弗兰肯斯坦》小说内容回顾
郭琦,John Shanahan
“弗兰肯斯坦”概念解析
郭琦,John Shanahan
《弗兰肯斯坦》小说的科幻架构设置
郭琦,John Shanahan
《弗兰肯斯坦》国际合作课堂
国际合作课堂、主题分析
郭琦,John Shanahan
《弗兰肯斯坦》中的文学与哲学
John Shanahan,郭琦
《弗兰肯斯坦》中的“恐怖谷”效应
郭琦,John Shanahan
《弗兰肯斯坦》小说中的宗教与道德内涵
郭琦,John Shanahan
《弗兰肯斯坦》主题延伸思考与现实应用
《弗兰肯斯坦》与人工智能
郭琦,John Shanahan
《弗兰肯斯坦》与生物技术
John Shanahan,郭琦
《弗兰肯斯坦》:回顾与总结
郭琦,John Shanahan
用好自己的经历
郭琦,John Shanahan
彩蛋
郭琦,John Shanahan
反乌托邦
主题导入
“反乌托邦”概念导入
郭琦
“反乌托邦”主题拓展思考
郭琦
作为小说作品的《1984》
《1984》与软、硬科幻
郭琦
奥威尔与“奥威尔主义”
郭琦
《1984》小说情节回顾
郭琦
《1984》审慎阅读
郭琦
《1984》:从小说到现象
《1984》的传播背景
郭琦
“反乌托邦”主题科幻小说价值分析
郭琦
重新认识《V字仇杀队》
郭琦
“反乌托邦”主题科幻的影响与启示
郭琦
重述神话与历史
郭琦
彩蛋
郭琦
外星文明
主题导入
“外星文明”主题导入
郭琦
《安德的游戏》与“雨果奖”、“星云奖”
郭琦
《安德的游戏》情节概述
郭琦
《安德的游戏》 深入阅读
《安德的游戏》——成长小说解读
郭琦
《安德的游戏》——细节阅读及分析
郭琦
《安德的游戏》——政治小说解读
郭琦
《安德的游戏》——原型分析
郭琦
“外星文明”主题拓展
“外星文明”主题拓展——“外星人”与文化隐喻
郭琦
“外星文明”主题拓展——“外星人”的科学认知
郭琦
“外星文明”主题拓展——“费米悖论”与 “黑暗森林”
郭琦
利用梦境的启示
郭琦
彩蛋
郭琦
赛博朋克
从《黑客帝国》到“赛博朋克”
郭琦
“赛博朋克”文化背景
“赛博朋克”概念辨析
郭琦
“赛博朋克”发展历程
郭琦
《神经漫游者》作品分析
《神经漫游者》小说内容概述
郭琦
《神经漫游者》细节阅读体验
郭琦
《神经漫游者》可视化阅读
郭琦
《神经漫游者》的人工智能预言
郭琦
“赛博朋克”与“缸中之脑”理论
郭琦
叙事的“三部曲”
郭琦
彩蛋
郭琦
末日危途
“末日危途”主题导入
“末日”概念的逆向思考
郭琦
幻想中的“末日”图景
郭琦
《路》的深入解读
郭琦
“末日”的现实与想象
现实中的“末日恐惧”
郭琦
科幻文学的“末日母题”举例
郭琦
科幻文学 的“末日母题”的思想实验
郭琦
“末日”生存哲学
“末日”主题科幻中的生存哲学
郭琦
末日科幻的生存技巧——“幸存者”还是“统计数字”?
郭琦
用好“第一印象”
郭琦
生化危机
“生化危机”主题导入
郭琦
“生化危机”主题科幻的文化剖析
“生化危机”与“丧尸”主题科幻的历史渊源
郭琦
“生化危机”的科学背景和象征意义
郭琦
“生化危机”主题科幻的文化隐喻
郭琦
“生化危机”主题小说阅读
“生化危机”的现实原型与小说《十字》阅读
郭琦
《我是传奇》与理查德•马瑟森其人其作
郭琦
《我是传奇》小说深入阅读
郭琦
和人物一起冒险
郭琦
彩蛋
郭琦
蒸汽朋克
“蒸汽朋克”主题探讨
“蒸汽朋克”主题导入
郭琦
“蒸汽朋克”美学关键词梳理
郭琦
“蒸汽朋克”主题科幻阅读
“蒸汽朋克”主题科幻阅读--《差分机》
郭琦
“蒸汽朋克”主题科幻阅读--《利维坦号战记》+《碎片之岛》
郭琦
“蒸汽朋克”文化、科学与架空历史
“蒸汽朋克”文化与架空历史
郭琦
“蒸汽朋克”的科学架构
郭琦
“蒸汽朋克”亚文化巡礼
郭琦
伏笔与情节
郭琦
彩蛋
郭琦
中国科幻
“中国科幻史”主题导入
郭琦
中国科幻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科幻文学发展
郭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科幻发展历程
郭琦
刘慈欣与《三体》阅读
刘慈欣其人
郭琦
“单枪匹马”提升中国科幻的《三体》
郭琦,John Shanahan
《三体》中的“科学”与“哲学”
郭琦,John Shanahan
创意写作部分:休止符与句号
郭琦
  • 第一章课程概述

    本章对《科幻小说赏析与创意写作》进行课程整体介绍,对课程主题中的“科幻小说”概念进行分析,梳理国内外科幻小说的演变过程及内涵,思考、理解“科幻小说”作为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并对系列课程中“主题项目”授课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 1.1课程概述

    了解本课程概况,认识科幻小说,对科幻文学概念形成个人理解

  • 1.2主题项目引论

    了解本课程主题内容,结合个人兴趣爱好对课程中“主题项目制”所涉及的主题进行深入理解

  • 第二章时间旅行

    本章以阅读H.G.威尔斯的科幻小说《时间机器》为基础,从生活中常见的“穿越剧”追溯“时间旅行”主题科幻小说的发展与类型,主要探讨该主题科幻小说的科学内核,并以此为基础,对该类型科幻小说的“真实性”进行思考并研究其成因,同时深入理解“时间旅行”主题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因素、哲学命题等内容;
    创意写作部分以文学作品创作中的“灵感来源”为原点,理解文学创作活动的不同切入点;并以“即兴创作”为练习,进行写作活动尝试

  • 2.1主题探讨

    重新理解“时间”概念;对“时间旅行”主题的科幻小说进行整体认识;引入《时间机器》小说阅读。

  • 2.2作者简介及小说内容回顾

    了解H. G. 威尔斯生平及其代表作品;了解威尔斯所创作的科幻小说的时代、科学、哲学背景及叙事特征;以对小说《时间机器》阅读为基础,在了解小说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主题拓展。

  • 2.3《时间机器》深入阅读

    以《时间机器》深入阅读为基础,探讨《时间机器》中出现的两个人种:“埃洛伊人”和“莫洛克人”分别的形象与寓意;
    分析两个人种产生的社会、历史渊源;结合现实因素对两个人种进行深入理解;以《时间机器》阅读为基础,探讨《时间机器》中出现的“斯芬克斯塑像”的文化隐喻;以“威娜”的形象设定理解“波卡洪塔斯主题”;结合威尔斯生活的时代因素理解《时间机器》的“帝国主义叙事”文学特征;以《时间机器》阅读为基础,通过“时间旅行者”在远未来看到的“白色蝴蝶”和“凶恶的螃蟹”进行对比,从“进化论”角度理解其原型。

  • 2.4《时间机器》科学架构与拓展阅读

    以《时间机器》中对“时间旅行”话题的描述为基础,理解“时间”作为客观世界的“第四维度”及其科学性;理解“科学架构”在科幻小说叙事中的体现及作用;展阅读,对比中外同主题“时间穿越”主题文学作品;分析“时间穿越”主题科幻小说的文学化表达特征。

  • 2.5《时间机器》的哲学内涵

    以“蝴蝶效应”概念为理解原点,拓展至“时间穿越”主题科幻小说对历史的阐释;引出并思考“外祖父悖论”;通过不同角度对“外祖父悖论”的思考,进一步理解“时间”作为维度的特性,促进个人思考;再次回顾小说《时间机器》,通过对小说中的“时间穿越”主题进行哲学思考,结合现实科学对该主题的探讨与证明,进一步对“时间旅行”主题科幻小说的叙事特征进行理解,深入认识该主题科幻小说的文学、科学、哲学表述。

  • 2.6创意与写作

    以文学作品创作中的“灵感来源”为原点,理解文学创作活动的不同切入点;以“即兴创作”为练习,进行写作活动尝试。

  • 2.7彩蛋

    通过观看视频短片,形成个人对“时间机器”存在的可能性的理解。

  • 第三章太空歌剧

    本章以阿瑟·克拉克的经典科幻小说《2001:太空漫游》为阅读对象,以“太空歌剧”主题科幻小说的创作背景与中心思想为学习原点,通过对该主题类型科幻小说的理解为核心,深入分析该主题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架构;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阿波罗”登月计划,重新认识“太空歌剧”主题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架构和文学阐述;
    创意写作部分以故事要素的收集、整理与系统构建为基础,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提炼写作尝试中所需要的“CLOSAT”故事要素,并进行相应写作活动尝试。

  • 3.1主题导入

    从康德的名言导入,通过《2001:太空漫游》电影中的三段音乐突出该部小说的主题和史诗特征;引入《2001:太空漫游》小说阅读。

  • 3.2《2001:太空漫游》导读

    了解“太空歌剧”主题科幻小说的发展背景;介绍阿瑟·克拉克其人其作;结合现实科技,理解阿瑟·克拉克的科学贡献,深入思考“太空歌剧”主题科幻小说与科学现实的关系。深入阅读《2001:太空漫游》;分析该部小说的主题隐喻;理解该部作品在科幻文学中的重要影响

  • 3.3《2001:太空漫游》小说拓展思考

    以微信启动界面的拍摄时间作为原点,思考现实科学中地球、月球的相对位置,回顾并应用科学常识;理解空间尺度视角下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通过理解科幻小说中的“宏大叙事”培养科幻阅读的空间视角;以《2001:太空漫游》阅读为基础,思考现实中的地月位置关系及人类的登月想象;理解月球在人类历史文化(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影响;探讨月球的神秘成因,探讨现实生活中的月球文化;以《2001:太空漫游》阅读为基础,回顾及再现“阿波罗”登月活动,探讨科幻文学中的登月活动及启示意义。

  • 3.4 “太空旅行的”幻想成真

    以《2001:太空漫游》阅读为基础,结合中国登月计划,拓展科幻小说从幻想到现实的科学发展方向。

  • 3.5故事要素收集与系统化

    以故事要素的收集、整理与系统构建为基础,提炼写作尝试中所需要的“CLOSAT”故事要素;以“LOCK”故事系统构建进行相应写作活动尝试。

  • 3.6彩蛋

    结合视频,以“阿波罗”登月计划为基础,思考登陆火星的方式和可能。

  • 第四章生命奇迹

    本章通过国际合作课堂的形式,以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为阅读对象,结合西方宗教与文学中“创世与造物”主题分析,以进化论理论与“恐怖谷”心理曲线为理论内核,在相关主题的文学文本阅读基础上,理解所选取的同类主题科幻作品对“创造生命”活动的描述,深入探讨人类本身和人类的衍伸物:人造生命、克隆生命、人工智能等元素的存在意义及影响,思考生物技术发展给人们带来的道德伦理困境;
    创意写作部分以故事写作中的“CLOSAT”因素构建为基础,结合个人的经历与回忆,思考文学创作过程中作者个人因素的影响,以个人经历为基础,进行相关创意写作练习。

  • 4.1主题导入

    从《侏罗纪公园》小说与电影对恐龙的“复活”与“创造”为导入;
    探讨人类的终极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思考现实科学对生命诞生的可能性探索;
    引入《弗兰肯斯坦》小说阅读。

  • 4.2《弗兰肯斯坦》小说解读

    回顾《弗兰肯斯坦》小说内容,理解其隐喻含义及影响;以小说阅读为基础,理解“弗兰肯斯坦的怪物”的存在意义、生物属性;
    思考《弗兰肯斯坦》作为科幻小说的“区别性特征”;以《弗兰肯斯坦》中的科学架构为核心,理解科幻小说与其他类型文学的“区别性特征”。

  • 4.3《弗兰肯斯坦》国际合作课堂

    国际合作课堂:从《弗兰肯斯坦》的副标题理解该部小说的主题内涵;国际合作课堂:理解玛丽·雪莱的创作历程与背景,突出“弗兰肯斯坦的怪物”的哲学意义;国际合作课堂:从心理学的“恐怖谷”效应思考《弗兰肯斯坦》的哥特式风格构建;国际合作课堂:思考《弗兰肯斯坦》的宗教文化背景与道德人性内涵。

  • 4.4《弗兰肯斯坦》主题延伸思考与现实应用

    从《弗兰肯斯坦》的现实映射思考现实社会中对人工智能的辩证思考;从《弗兰肯斯坦》的现实映射思考现实社会中对生物技术的辩证思考;

  • 4.5《弗兰肯斯坦》:回顾与总结

    回顾《弗兰肯斯坦》小说主题,重新认识其社会影响;

  • 4.6用好自己的经历

    以故事写作中的CLOSAT因素构建为基础,结合个人的经历与回忆,思考文学创作过程中作者个人因素的影响;
    以个人经历为基础,进行相关创意写作练习。

  • 4.7彩蛋

    从《哆啦A梦》动画片再次认识“弗兰肯斯坦”主题的哲学与表现。

  • 第五章反乌托邦

    本章以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为主要阅读对象,通过批判性思维在阅读过程中的应用,分析此类主题小说的背景特征。通过拓展“反乌托邦”主题科幻小说的阅读;辨析该主题从“乌托邦”到“反乌托邦”的转变,了解所选取的经典科幻小说中对于“反乌托邦”文学中对于未来社会形式的描述。并对以《1984》、《V字仇杀队》等为代表的反乌托邦主题科幻作品中所刻画的极权主义社会形态进行深入的哲学思考,以此了解“Big Brother”在现代社会的表现形式;
    创意写作部分以神话传说在科幻小说中的再现与加工为基础,思考神话、历史、传奇等文学类型在科幻叙事中的“原料”作用,尝试构建科幻叙事。

  • 5.1主题导入

    理解“乌托邦”到“反乌托邦”的转变过程;思考人的“自由意志”及在生活中的不同表现;归纳理解影响人类认知的因素;了解“批判性思维”在阅读“反乌托邦”主题科幻小说中的应用。

  • 5.2作为小说作品的《1984》

    从《1984》阅读为基础,理解“硬科幻”、“软科幻”的概念及表现形式;了解乔治·奥威尔其人其作;思考《1984》小说题目的背景含义;阅读及回顾《1984》小说主要内容;审慎阅读《1984》小说;通过小说阅读的细节,理解“反乌托邦”主题科幻小说的社会意义;应用“批判性思维”深入阅读《1984》的细节叙述。

  • 5.3《1984》:从小说到现象

    结合现实历史经历,了解《1984》小说的传播过程;理解“意识形态”因素对《1984》小说的推动,及对人们自由意志的影响;以《1984》小说“反乌托邦”主题表现为基础,结合现实因素,理解此类主题科幻小说的社会应用价值。

  • 5.4重新认识《V字仇杀队》

    以批判性思维为基础,重新认识电影《V字仇杀队》中主人公行为的性质与影响,培养独立思维。

  • 5.5“反乌托邦”主题科幻的影响与启示

    从“反英雄”、“陌生化”、“隐身叙事”、“政治讽喻”等角度重新理解《1984》小说的主题;结合现实历史思考“思想控制”与“自由意志”的博弈关系。

  • 5.6重述神话与历史

    以神话传说在科幻小说中的再现与加工为基础,思考神话、历史、传奇等文学类型在科幻叙事中的“原料”作用;以“小红帽”的故事为基础,构建科幻叙事。

  • 5.7彩蛋

    观看视频,理解反乌托邦主题科幻小说的主题表现。

  • 第六章外星文明

    本章以阅读奥森·斯科特·卡德的科幻小说《安德的游戏》为基础,分析该类型科幻小说的叙事特征与社会学原型批评;以此为基础,从“成长小说”、“政治小说”、“原型分析”等角度对该部作品进行多重分析,理解在小说的叙事细节中“批判性思维”的体现。通过同类主题科幻小说的拓展阅读,思考对于星际文明交流等文学意象进行的分析描述与归纳;想象两种或多种智慧文明之间接触、交流的可能性及科学幻想表达;
    创意写作部分以梦境中的幻想因素为原点,思考文学创作中的思维拓展性及幻想因素的表达;通过练习对梦境环境的记录,积累写作素材,进行写作尝试。

  • 6.1主题导入

    思考“外星文明”存在的可能性;导入小说《安德的游戏》阅读;了解奥森·斯科特·卡德其人其作;熟悉“雨果奖”、“星云奖”相关信息;《安德的游戏》在科幻文学领域的获奖及影响。回顾《安德的游戏》小说阅读,回顾主要情节。

  • 6.2《安德的游戏》 深入阅读

    了解“成长小说”一般叙事走向及结构特征;以《安德的游戏》阅读为基础,从“成长小说”的叙事角度对其进行特征分析。以《安德的游戏》阅读为基础,从“批判性思维”角度对该部小说进行细节分析;以《安德的游戏》阅读为基础,结合现实生活,理解该部小说的时代特征及政治隐喻因素体现;以《安德的游戏》阅读为基础,还原小说中“人族”、“虫族”的现实原型;
    理解作者奥森·斯科特·卡德在小说中隐藏的深层主题。

  • 6.3“外星文明”主题拓展

    思考“外星人”、“外星生物”、“外星文明”等概念在科幻小说中的文学表达;理解“外星人”的存在特征及其文化隐喻;理解科幻小说中从“火星人”到“外星人”的形象特征变化及其科学原型;从科学认知角度,理解“费米悖论”、“德雷克方程”概念;探讨外星文明存在的可能性;思考科幻小说《三体》中“黑暗森林”法则的科学性与必然性。

  • 6.4利用梦境的启示

    以梦境中的幻想因素为原点,思考文学创作中的思维拓展性及幻想因素的表达;通过练习对梦境环境的记录,积累写作素材,进行写作尝试。

  • 6.5彩蛋

    观看视频,比照科幻小说《朝闻道》,理解霍金对宇宙的终极提问

  • 第七章赛博朋克

    本节以“赛博朋克”主题科幻小说的代表作《神经漫游者》为阅读基础,通过国际合作课堂的形式,追述该类型科幻小说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哲学内涵。思考诸如科学与神学的博弈、科学学发展历程、人类自身的改造和“赛博格化”生存方式等主题,深入理解“缸中之脑”的哲学概念,思考互联网科学与自由意志之间的技术联系;结合心理学“恐怖谷曲线”深入理解人类对人工智能的双重情感取向,通过“赛博朋克”主题科幻小说中对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比照,深入分析此类型小说的哲学怀疑精神;
    创意写作部分通过以“三段论”故事叙事结构对相关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了解此类型叙事策略及规律;结合“CLOSAT-LOCK”叙事要素的构建原则,结合人物生活的“三段式”发展规律,进行故事构建和写作尝试。

  • 7.1从《黑客帝国》到“赛博朋克”

    了解电影《黑客帝国》对“缸中之脑”哲学思想的表现;反思科幻小说中“What-if”因素的体现;引入《神经漫游者》的深入阅读。

  • 7.2“赛博朋克”文化背景

    以同类型科幻文学作品为基础,理解“赛博朋克”概念的表达形式;结合现实生活,理解赛博朋克主题科幻小说中“高科技,低生活”的风格特征;理解“赛博”与“朋克”两个概念的来源及发展历程;结合威廉·吉布森其人其作,了解“赛博朋克”主题科幻小说的产生背景及社会、时代影响因素。

  • 7.3《神经漫游者》作品分析

    国际合作课堂,阅读科幻小说《神经漫游者》,回顾其主要内容及影响;国际合作课堂,以《神经漫游者》阅读为基础,了解小说的细节叙事特征;思维拓展:现代社会中人与机器融合的“赛博格”生存状态,从科幻理论到科学现实;哲学拓展:理解“忒休斯之船”理论在“人机融合”式生存状态中的体现及对人类本身自然属性的影响因素;国际合作课堂:以《神经漫游者》细节阅读为基础,进一步理解小说在网络空间、物联网等概念的前瞻性描述及可视化呈现;国际合作课堂:以《神经漫游者》细节阅读为基础,思考现实生活中“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生存博弈;结合“恐怖谷曲线”,从心理学角度理解人类对“人工智能”的矛盾情感特征;拓展欣赏同类型科幻作品,理解数字化生存在科幻文学与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表达。

  • 7.4“赛博朋克”与“缸中之脑”理论

    介绍并理解“缸中之脑”哲学命题;
    思考“缸中之脑”哲学命题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及影响。

  • 7.5叙事的“三部曲”

    通过“三段论”故事叙事结构对相关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了解此类型叙事策略及规律;
    结合CLOSAT-LOCK叙事要素构建原则,结合人物生活的“三段式”发展规律,进行故事构建和写作尝试。

  • 7.6彩蛋

    观看视频,理解齐泽克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形成个人观点。

  • 第八章末日危途

    本章以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路》为文学阅读对象,通过对该主题科幻小说的拓展阅读,深入思考“末日”概念及其不同的科幻文学表现形式;结合科幻小说的核心概念“what-if”,进一步理解末日主题科幻文学的思维实验特征;以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为核心,思考人的不同层次需求在科幻小说中的表现,进而思考极端环境下“生存”和“道德”两者的冲突与博弈;通过阅读小说《路》中的相关章节,了解“末日”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技巧,思考求生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创意写作部分以阅读体验的“第一印象”概念入手,引入对不同经典作品的开篇对于阅读体验的影响;借用经典作品的开篇为起始,进行写作练习。

  • 8.1“末日危途”主题导入

    思考“末日”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结合科幻小说核心概念“what-if”,理解末日主题科幻文学的思维实验特征;思考“末日”的不同表现形式;

  • 8.2《路》的深入解读

    以阅读小说《路》为基础,结合科马克·麦卡锡其人其作,形成对该部小说的阅读体验。

  • 8.3“末日”的现实与想象

    以阅读小说《路》为基础,思考“末日”概念在不同时代的表现形式及其成因;
    对比东西方传统文化中对“末日”概念的不同理解;
    了解历史上曾经出现的“物种大灭绝”,思考未来“末日”出现的可能性及形式;拓展阅读“末日”主题科幻小说,理解“末日”概念的不同文学表现形式;思考“末日”概念的心理归因,进一步理解该主题科幻小说的“思想实验”特征;
    结合阅读《路》,以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思想为核心,思考人的不同层次需求在科幻小说中的表现形式。

  • 8.4“末日”生存哲学

    了解现实生活中“安第斯奇迹”事件,结合“酒吧会谈”,思考极端环境下“生存”和“道德”两者的冲突与博弈;选读小说《路》中的相关章节,了解“末日”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技巧,思考求生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8.5用好“第一印象”

    以阅读体验的“第一印象”概念,引入对不同经典作品的开篇对于阅读体验的影响;
    借用经典作品的开篇为起始,进行写作练习;

  • 第九章生化危机

    本章以小说《我是传奇》、《四级恐慌》(十字)的阅读为基础,通过“生化危机”主题在科幻文学作品中的引入,结合该主题类型小说的现实历史背景,促进理解“生化危机”主题科幻小说的科学架构、象征意义,在此基础上,通过“生化危机”主题科幻小说中的不同表述,思考该主题类型科幻作品的文化隐喻含义;如:以《四级恐慌》小说阅读为基础,深入思考作者在作品中提出的“低烈度纵火”概念的体现;以《我是传奇》小说阅读为基础,理解并还原小说的历史现实因素、主题之“变”及其深层的哲学内涵;
    创意写作部分以“远征”与“冒险”两大叙事主线为基础,结合对不同主题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理解两大叙事策略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思考现实生活中两种叙事形式的表现,结合实际进行写作尝试。

  • 9.1“生化危机”主题导入

    “生化危机”主题科幻文学作品引入;
    阅读《我是传奇》、《四级恐慌》(十字)。

  • 9.2“生化危机”主题科幻的文化剖析

    了解“生化危机”主题的现实历史背景;对比理解东西方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丧尸”与“僵尸”概念差异;以《生化危机》系列电影为例,理解“生化危机”主题科幻小说的科学背景、象征意义;结合“恐怖谷曲线”,了解此类主题科幻小说中的心理影响因素;对比“丧尸”与“吸血鬼”概念,思考“生化危机”主题科幻作品的文化隐喻含义。

  • 9.3“生化危机”主题小说阅读

    以《四级恐慌》小说阅读为基础,了解“病毒”概念及其分类;
    回顾《四级恐慌》小说内容,深入思考作者在作品中提出的“低烈度纵火”概念的体现;以《我是传奇》小说阅读为基础,了解理查德·马瑟森其人其作;结合历史背景,思考《我是传奇》小说写作中的时代因素;以《我是传奇》小说阅读为基础,了解该部小说中的“科学因素”架构;结合历史背景,理解并还原《我是传奇》小说的历史因素;思考《我是传奇》小说中的“变”,及其哲学内涵。

  • 9.4和人物一起冒险

    以“远征”与“冒险”两大叙事主线为基础,结合对不同主题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理解两大叙事策略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
    思考现实生活中两种叙事形式的表现,结合实际进行写作尝试。

  • 9.5彩蛋

    观看视频,了解本主题作品中的另类主题,并拓展思考。

  • 第十章蒸汽朋克

    本章以“蒸汽朋克”主题科幻小说为主要阅读对象,旨在分析该类型科幻小说的社会学原型、叙事特征与哲学思考,探究未来世界或因科幻因素的作用形成的现实世界“镜像”;结合科幻小说关键概念“what-if”,理解“蒸汽朋克”主题科幻小说的主题表述重点及哲学内核;思考“蒸汽”与“朋克”概念在该名词中的结合点;以阅读《差分机》为基础,思考“蒸汽朋克”主题科幻小说的创立背景,理解以“what-if”为核心概念的“架空历史”写作风格;以阅读《利维坦号战记》、《碎片之岛》为基础,拓展“蒸汽朋克”的概念外延,思考“或然历史”在科幻小说中的表现形式与科学、文学影响因素;
    创意写作部分以“伏笔”和“矛盾”为研究对象,结合对经典科幻作品的阅读,思考“伏笔”在情节走向中的作用;理解“伏笔”与“矛盾”的文学表现形式及写作策略,进行写作尝试。

  • 10.1“蒸汽朋克”主题探讨

    结合科幻小说关键概念“what-if”,理解“蒸汽朋克”主题科幻小说的主题表述重点及哲学内核;
    思考“蒸汽”与“朋克”两个概念在该名词中的结合点;提取“蒸汽朋克”的表现形式关键词;
    思考“蒸汽朋克”主题产生的历史渊源及背景;
    了解“蒸汽朋克”主题从“科幻文学”到“美学风格”演变的外在表现特征。

  • 10.2“蒸汽朋克”主题科幻阅读

    以阅读《差分机》为基础,思考“蒸汽朋克”主题科幻小说的创立背景;
    对比思考《差分机》中主要人物的不同命运,理解以“what-if”为核心概念的“或然历史”写作风格;以阅读《利维坦号战记》、《碎片之岛》为基础,进一步拓展“蒸汽朋克”的概念外延;

  • 10.3“蒸汽朋克”文化、科学与架空历史

    理解“蒸汽朋克”主题科幻小说的“架空”叙事结构;
    思考“或然历史”在科幻小说中的表现形式与科学、文学影响因素;探讨“蒸汽朋克”主题科幻小说的科学因素架构;
    结合“既视感”体验,拓展思考诸如“量子理论”中对“或然历史”的解释;还原“蒸汽朋克”概念的原型,对比理解“极简主义”风格与“蒸汽朋克”风格的差别;
    思考“蒸汽朋克”文学与美学概念中“崇尚工匠之技,反对工厂之风”的哲学与心理学内涵。

  • 10.4伏笔与情节

    以“伏笔”和“矛盾”为研究对象,结合对经典科幻作品的阅读,思考“伏笔”在情节走向中的作用;
    理解“伏笔”与“矛盾”的文学表现形式及写作策略,进行写作尝试。

  • 10.5彩蛋

    结合视频,对照碳基生命的发展历程,思考“蒸汽朋克”语境下生物进化与发展的“另一条路”。

  • 第十一章中国科幻

    本章以“中国科幻发展历程”为讨论主题,旨在介绍中国科幻文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突出中国科幻的“丝绸朋克”特征,思考中国传统文学中的“科学”、“幻想”因素的体现,并还原传统文学中对于“神秘事件”记载与描述的原型可能性,并针对中国科幻文学发展历程的各方面促进与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思考社会、科学等因素在科幻文学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了解建国后出现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式科幻文学发展态势,思考科幻文学中“科学”与“文学”的关系及影响;了解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及海外科幻文学家的作品及其社会影响力,思考中国科幻走向国际的影响因素及未来发展预期
    通过国际合作课堂教学方式,思考科幻小说《三体》中“黑暗森林”法则的现实归因,了解《三体》中对“维度”概念的文学体现,并思考中国文化复兴中科幻文学的推动作用;
    创意写作部分以理解文学作品结尾的重要性与合理性为基础,对比体验经典文学作品不同结尾的阅读感受,思考并理解“创意写作”的思维实践特征。

  • 11.1“中国科幻史”主题导入

    了解中国科幻发展历程;
    思考中国传统文学中的“科学”、“幻想”因素的体现;
    还原传统文学中对于“神秘事件”记载与描述的原型可能性。

  • 11.2中国科幻发展历程

    了解中国科幻文学早期发展历程;
    思考社会、科学等因素在科幻文学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作用;了解建国后出现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式科幻文学发展态势;
    思考科幻文学中“科学”与“文学”的关系及影响;
    了解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及海外科幻文学家的作品及其社会影响力;
    思考中国科幻走向国际的影响因素及未来发展预期。

  • 11.3刘慈欣与《三体》阅读

    了解《三体》作者刘慈欣其人其作;国际合作课堂,思考《三体》中“黑暗森林”法则的现实归因;
    理解《三体》的叙事特征;国际合作课堂,了解《三体》中对“维度”概念的文学体现;
    思考中国文化复兴中科幻文学的推动作用。

  • 11.4创意写作部分:休止符与句号

    理解文学作品结尾的重要性与合理性,对比体验经典文学作品不同结尾的阅读感受;
    思考并理解“创意写作”的思维实践特征。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课程概述

    1.1 课程概述

    1.2 主题项目引论

    视频数2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时间旅行

    2.1 主题探讨

    2.2 作者简介及小说内容回顾

    2.3 《时间机器》深入阅读

    2.4 《时间机器》科学架构与拓展阅读

    2.5 《时间机器》的哲学内涵

    2.6 创意与写作

    2.7 彩蛋

    视频数13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太空歌剧

    3.1 主题导入

    3.2 《2001:太空漫游》导读

    3.3 《2001:太空漫游》小说拓展思考

    3.4 “太空旅行的”幻想成真

    3.5 故事要素收集与系统化

    3.6 彩蛋

    视频数11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生命奇迹

    4.1 主题导入

    4.2 《弗兰肯斯坦》小说解读

    4.3 《弗兰肯斯坦》国际合作课堂

    4.4 《弗兰肯斯坦》主题延伸思考与现实应用

    4.5 《弗兰肯斯坦》:回顾与总结

    4.6 用好自己的经历

    4.7 彩蛋

    视频数13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反乌托邦

    5.1 主题导入

    5.2 作为小说作品的《1984》

    5.3 《1984》:从小说到现象

    5.4 重新认识《V字仇杀队》

    5.5 “反乌托邦”主题科幻的影响与启示

    5.6 重述神话与历史

    5.7 彩蛋

    视频数12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外星文明

    6.1 主题导入

    6.2 《安德的游戏》 深入阅读

    6.3 “外星文明”主题拓展

    6.4 利用梦境的启示

    6.5 彩蛋

    视频数12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赛博朋克

    7.1 从《黑客帝国》到“赛博朋克”

    7.2 “赛博朋克”文化背景

    7.3 《神经漫游者》作品分析

    7.4 “赛博朋克”与“缸中之脑”理论

    7.5 叙事的“三部曲”

    7.6 彩蛋

    视频数10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末日危途

    8.1 “末日危途”主题导入

    8.2 《路》的深入解读

    8.3 “末日”的现实与想象

    8.4 “末日”生存哲学

    8.5 用好“第一印象”

    视频数9
  • 第九章  作业测试
    第九章 生化危机

    9.1 “生化危机”主题导入

    9.2 “生化危机”主题科幻的文化剖析

    9.3 “生化危机”主题小说阅读

    9.4 和人物一起冒险

    9.5 彩蛋

    视频数9
  • 第十章  作业测试
    第十章 蒸汽朋克

    10.1 “蒸汽朋克”主题探讨

    10.2 “蒸汽朋克”主题科幻阅读

    10.3 “蒸汽朋克”文化、科学与架空历史

    10.4 伏笔与情节

    10.5 彩蛋

    视频数9
  • 第十一章  作业测试
    第十一章 中国科幻

    11.1 “中国科幻史”主题导入

    11.2 中国科幻发展历程

    11.3 刘慈欣与《三体》阅读

    11.4 创意写作部分:休止符与句号

    视频数7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