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7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西安文理学院
开课教师张天社李喜霞郝延军
学科专业历史学历史学类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1919 到1949,三十年风云激荡,三十年正道沧桑,从传统到现代,从战争到和平;从农耕经济到工业文明,从孔孟道德到自由科学;从异族侵略到独立自主,从四分五裂到江山一统,这是古老中国浴火重生的重大转折,这是近代中国命运重振的关键时段。你想了解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你想了解中国在西方冲击后的现代归宿和社会走向?你想了解国共两党的恩怨离合和民心力量,你想了解一个创造伟人的时代和伟人所创造的时代吗?请学习中国现代史,它会给你打开一扇远望的窗户,承接和投放历史洞见之光。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导言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中国近现代史时间轴
张天社
中国现代研究范式
张天社
北洋政府的统治和新时代的开创
北洋皖系政局:民主制度与割据、流变
张天社
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及新生社会力量的成长
张天社
新文化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
张天社
一战:中国步入国际舞台
张天社
民众的新觉醒:五四运动
张天社
闸门开了:五四后新文化的澎湃
张天社
中国国民党:成立与奋斗
张天社
北洋直系政局:混战、贿选与自治
张天社
中国共产党:创建与初期革命
张天社
国共合作的酝酿:党内合作
张天社
国民革命与北洋军阀的溃败
国民革命的兴起
张天社
北京政变和北洋执政府的成立
张天社
广东的统一和国民政府的成立
张天社
五卅运动和反奉倒段运动
张天社
革命阵营的争斗和蒋介石的崛起
张天社
北伐战争和奉系在北方的统治
张天社
工农运动的大发展
张天社
国民党右派叛变和国民革命的失败
张天社
国民政府的统治、土地革命和局部抗战
国民党形式上统一中国
张天社
国民政府的党国体制和初期政策
张天社
国民党内的混战和中间政派的活动
张天社
中共的反抗:武装起义和红军建
张天社
革命新道路的形成和土地革命
张天社
红军三次反“围剿”和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张天社
日本侵略和中国局部抗战
张天社
国民党统治的强化
张天社
国民政府的现代化努力
张天社
30年代文化思想界的争论
张天社
王明“左”倾错误和红军长征的开始
张天社
遵义会议和长征胜利
张天社
华北事变和国共两党政策的调整
张天社
西安事变和全国抗日局面的初步形成
张天社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张天社
中国抗战部署和华北正面战争
张天社
华中华南正面战争
张天社
洛川会议和敌后战场的开辟
张天社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内政外交
张天社
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和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
郝延军
相持阶段国共两党的抗战与摩擦
郝延军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中国战场
郝延军
解放区军民战胜严重困难的斗争
郝延军
豫湘桂战役和解放区的局部反攻
郝延军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郝延军
解放战争时期
和平民主与内战独裁的抉择
李喜霞
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
李喜霞
国统区的经济政治危机
李喜霞
人民解放军由防御转入进攻
李喜霞
战略决战和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张天社
国民党政权的灭亡和新中国的成立
张天社
  • 绪章导言

    什么是中国现代史?从纵向来说,中国现代史是中国通史的一部分,是中国走过了古代、近代,发展到现代的历史;从横向来说,中国现代史是现代社会的历史,是整个世界现代史的一部分。如果要给它一个定义,中国现代史就是学习和研究中国现代社会发生、发展的进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 0.1中国近现代史时间轴

    中国近现代的时间断限、社会性质、政权更迭和革命性质的变化。

  • 0.2中国现代研究范式

    中国现代史的国内外研究范式,如 “革命史”“现代化”“冲击—反应”等模式。

  • 第一章北洋政府的统治和新时代的开创

    本章讲述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3年年底,约4年多的历史,但要延伸至1916年,在革命史上称作五四运动和中共创立时期。在北洋军阀的混乱时期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

  • 1.1北洋皖系政局:民主制度与割据、流变

    北洋军阀的割据及皖系上台后的中央变局和对外卖国。

  • 1.2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及新生社会力量的成长

    一战时期我国工业化浪潮及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等新生力量的成长。

  • 1.3新文化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

    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的巨大冲击,又一次社会变革的来临。

  • 1.4一战:中国步入国际舞台

    中国利用一战步入国际舞台的努力以及战后的失与得。

  • 1.5民众的新觉醒: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起因、经过、意义、精神传承及有关争议问题。

  • 1.6闸门开了:五四后新文化的澎湃

    五四后新思潮喷涌而出、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及与其它思潮的论战。

  • 1.7中国国民党:成立与奋斗

    中国国民党的沿革、正式成立和孙中山的不懈奋斗。

  • 1.8北洋直系政局:混战、贿选与自治

    直系上台前后与皖系、直系的混战及总统贿选和地方自治。

  • 1.9中国共产党:创建与初期革命

    中国共产党从小组出现到一大、二大建党任务的完成和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 1.10国共合作的酝酿:党内合作

    为了反帝反军阀,国共两党酝酿合作,中共三大和孙中山改组国民党。

  • 第二章国民革命与北洋军阀的溃败

    本章讲述从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到1927年7月七一五分共,不到4年的历史,在革命史上称作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苏联帮助下,国共合作掀起国民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国民党却向共产党举起屠刀。

  • 2.1国民革命的兴起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新三民主义的内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和黄埔军校的创办,国民革命兴起。

  • 2.2北京政变和北洋执政府的成立

    倾向革命的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的前因后果,孙中山被邀北上,但却成立了北洋执政府。

  • 2.3广东的统一和国民政府的成立

    在北方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中,国民党军统一了广东根据地,成立了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为北伐战争奠定基础。

  • 2.4五卅运动和反奉倒段运动

    中共四大的召开和功绩,从南到北一片革命风暴。

  • 2.5革命阵营的争斗和蒋介石的崛起

    南方革命阵营的激烈斗争,国民党出现分裂,蒋介石地位迅速崛起。

  • 2.6北伐战争和奉系在北方的统治

    北伐战争进展顺利,冯玉祥在西北配合北伐,张作霖却成立安国军政府,对抗革命。

  • 2.7工农运动的大发展

    北伐期间工农运动获得巨大发展,但也引发国共两党内部的不同声音。

  • 2.8国民党右派叛变和国民革命的失败

    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统一战线内部矛盾激化,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 第三章国民政府的统治、土地革命和局部抗战

    本章讲述从1927年8月南昌起义到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10年的历史,在革命史上称作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土地革命时期。存在国、共、日本三种势力的对抗和博弈,也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交织演变时期。

  • 3.1国民党形式上统一中国

    国民党内各派暂时合流,蒋介石发动二次北伐,张学良易帜促成国家统一。

  • 3.2国民政府的党国体制和初期政策

    国民党实行训政,建立“以党治国”体制,反苏反共,整顿财政,改订新约。

  • 3.3国民党内的混战和中间政派的活动

    国民党内各军事集团展开混战,党内各政派和社会各政派的不同主张和活动。

  • 3.4中共的反抗:武装起义和红军建

    面对国民党的镇压,中共党人在各地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建立红军和苏维埃政权。

  • 3.5革命新道路的形成和土地革命

    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土地革命获得农民拥护,毛泽东基本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

  • 3.6红军三次反“围剿”和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红军三次反“围剿”战争取得胜利,各根据地联合建立了苏维埃共和国,以毛泽东为主席。

  • 3.7日本侵略和中国局部抗战

    日本按照大陆政策,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并向内地侵略,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 3.8国民党统治的强化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国民党内蒋汪合作,从特务、保甲、军事、经济等方面强化统治。

  • 3.9国民政府的现代化努力

    国家现代化不可回避,国民党在度量衡上与国际接轨、统一币制,开展新生活和经济建设运动,但现代化建设举步维艰。

  • 3.1030年代文化思想界的争论

    政治分裂也引起文化思想的争鸣,“左联”内部、建国模式、中西文化的争论,都引人深思。

  • 3.11王明“左”倾错误和红军长征的开始

    王明“左”倾错误使白区和苏区都损失巨大,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离开南方根据地开始长征。

  • 3.12遵义会议和长征胜利

    遵义会议召开的经过和结果,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留守红军开展三年游击战争。

  • 3.13华北事变和国共两党政策的调整

    华北事变的内容和影响,国共两党开始调整自己的政策。

  • 3.14西安事变和全国抗日局面的初步形成

    全国抗日形势的发展,西安事变爆发的背景、形式、目的和深远影响,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 第四章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本章讲述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这 8年的历史,是继局部抗战之后的全面抗战时期,经过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进攻三个阶段。日本一步步从狂妄走向失败;中华民族团结一致,艰苦抗战,最终取得了完全胜利。

  • 4.1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从卢沟桥事变到八一三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两党再度合作。

  • 4.2中国抗战部署和华北正面战争

    中国抗战方针和战区设置,中日两国军力的比较。日军从北方分三路侵略华北,太原会战和平型关大捷。

  • 4.3华中华南正面战争

    日军又沿长江西侵,进一步扩大侵华战争,淞沪会战的惨烈和作用,中国迁都和日军南京大屠杀,徐州会战和台儿庄大捷,武汉和广州失陷。

  • 4.4洛川会议和敌后战场的开辟

    中共洛川会议的全面抗战路线,红军改编和苏区改制,八路军以山西为中心开辟敌后战场,坚持持久战略。

  • 4.5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内政外交

    抗战初期各国对华抗战的不同态度,国民党制定战时应变政策,中间政派也表达战时主张,沿海工业和战区高校紧急内迁。

  • 4.6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和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本改变侵华方针,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并在南京建立汪伪政权。

  • 4.7相持阶段国共两党的抗战与摩擦

    国共两党在坚持抗战,又发生摩擦事件,百团大战与皖南事变。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中国民主同盟宣告成立。

  • 4.8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中国战场

    中国战区的成立的背景和作用,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日本对中国发动有限进攻。英美全面支持中国抗战,不平等条约的废除及影响。

  • 4.9解放区军民战胜严重困难的斗争

    解放区严重困难的原因和表现,中共中央实施十大政策,战胜了严重困难,延安整风的内容和成效。

  • 4.10豫湘桂战役和解放区的局部反攻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展形势下,国民党战场却出现豫湘桂大溃退的局面,解放区军民开展了局部反攻,中共七大和国民党六大,争夺战后中国的命运。

  • 4.11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在美国原子弹的威力和苏联参战下,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国民党受降,中国抗日战争完全胜利。

  • 第五章解放战争时期

    本章讲述从1945年8月抗战胜利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4年间的历史,在革命史上称作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是国共决战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胜利的时期。

  • 5.1和平民主与内战独裁的抉择

    战后国际国内格局的变化,虽然有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但和平民主与内战独裁之间的斗争激烈。

  • 5.2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

    国民党挑起全面内战,先后发动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解放军处于战略防御地位。

  • 5.3国统区的经济政治危机

    由于一系列原因,战后国统区的经济政治陷于危机,人民民主运动形成第二条反美蒋战线。

  • 5.4人民解放军由防御转入进攻

    解放战争没有经过相持阶段直接转入战略进攻时期,解放军先后粉碎国民党的全面防御和分区防御,人民革命战争达到一个转折点。

  • 5.5战略决战和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蒋介石宣布实行宪政,解放军开展三大战役,国民党行将失败。中共召开七届二中全会,为建立新中国做准备。

  • 5.6国民党政权的灭亡和新中国的成立

    国民党政权迅速灭亡,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开始学习
  • 绪章  作业测试
    绪章导言

    0.1 中国近现代史时间轴

    0.2 中国现代研究范式

    视频数2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北洋政府的统治和新时代的开创

    1.1 北洋皖系政局:民主制度与割据、流变

    1.2 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及新生社会力量的成长

    1.3 新文化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

    1.4 一战:中国步入国际舞台

    1.5 民众的新觉醒:五四运动

    1.6 闸门开了:五四后新文化的澎湃

    1.7 中国国民党:成立与奋斗

    1.8 北洋直系政局:混战、贿选与自治

    1.9 中国共产党:创建与初期革命

    1.10 国共合作的酝酿:党内合作

    视频数10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国民革命与北洋军阀的溃败

    2.1 国民革命的兴起

    2.2 北京政变和北洋执政府的成立

    2.3 广东的统一和国民政府的成立

    2.4 五卅运动和反奉倒段运动

    2.5 革命阵营的争斗和蒋介石的崛起

    2.6 北伐战争和奉系在北方的统治

    2.7 工农运动的大发展

    2.8 国民党右派叛变和国民革命的失败

    视频数8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国民政府的统治、土地革命和局部抗战

    3.1 国民党形式上统一中国

    3.2 国民政府的党国体制和初期政策

    3.3 国民党内的混战和中间政派的活动

    3.4 中共的反抗:武装起义和红军建

    3.5 革命新道路的形成和土地革命

    3.6 红军三次反“围剿”和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3.7 日本侵略和中国局部抗战

    3.8 国民党统治的强化

    3.9 国民政府的现代化努力

    3.10 30年代文化思想界的争论

    3.11 王明“左”倾错误和红军长征的开始

    3.12 遵义会议和长征胜利

    3.13 华北事变和国共两党政策的调整

    3.14 西安事变和全国抗日局面的初步形成

    视频数14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4.1 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4.2 中国抗战部署和华北正面战争

    4.3 华中华南正面战争

    4.4 洛川会议和敌后战场的开辟

    4.5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内政外交

    4.6 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和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

    4.7 相持阶段国共两党的抗战与摩擦

    4.8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中国战场

    4.9 解放区军民战胜严重困难的斗争

    4.10 豫湘桂战役和解放区的局部反攻

    4.11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视频数11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解放战争时期

    5.1 和平民主与内战独裁的抉择

    5.2 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

    5.3 国统区的经济政治危机

    5.4 人民解放军由防御转入进攻

    5.5 战略决战和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5.6 国民党政权的灭亡和新中国的成立

    视频数6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