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绪论
行为和生活方式是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主要目的是改善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随着社会发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公众健康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健康教育与护理关系密切,它是护士提供健康服务的重要工作方法之一,是在医院社区、社区、学校、职场等各种场所中提供护理保健服务的核心。本章主要介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相关概念、发展史及护理与健康教育。
-
●1.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概念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提高生命质量。健康促进是一种宏观策略,需要多部门参与,并提供政策和环境上的支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最终目标是维持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两者密不可分,健康教育需要健康促进的指导和支持,健康促进需要健康教育来推动和落实。本节将主要介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相关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
●1.2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发展
公众对健康的认识推动了社会对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需求,进而促进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发展。自1986年至今,WHO共召开了9次全球健康促进大会。最近一次是2016年,于中国上海举行,大会主题为“可持续发展中的健康促进”。本节将主要从国外、国内两个维度介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发展史。
-
●1.3健康教育在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是帮助护理对象挖掘自己的潜能,维持自身最佳健康状态。而健康教育旨在帮助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从而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因此护理与健康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南丁格尔就曾指出“对患者及家庭实施健康教育不仅局限于医生,更是护士的责任。”本节将主要介绍健康教育在护理中的应用及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中承担的角色。
-
第二章健康与健康危险因素
健康是一个多维的抽象概念;健康危险因素是在机体内外环境中存在的与疾病发生、发展及死亡有关的一系列诱发因素;通过健康危险因素评估有助于识别健康问题与健康危险因素,以实施针对性的健康干预,降低慢性病的死亡率和医疗费用。
-
●2.1健康与健康测量(1)
选择针对性强、科学、可行的健康测量指标体系可以定量评估对象的健康状况,可以为分析健康问题及其危险因素奠定基础。本节主要介绍健康、健康测量的基本概念以及躯体健康测量、心理健康测量的评价指标和常用测评工具。
-
●2.2健康与健康测量(2)
本节主要介绍社会健康测量、生存质量评价、群体健康测量的评价指标和常用的测评工具以及健康测量指标的选择原则。
-
●2.3健康危险因素
本节主要介绍健康危险因素的概念、分类和特点。只有充分认识到健康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威胁,早期识别健康危险因素并积极开展干预,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健康不良后果的发生。
-
●2.4健康危险评估方法
通过健康危险评估可以对个人健康状况、未来患病或死亡的危险性进行量化评估,它是健康促进、健康管理项目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健康危险评估资料收集和健康危险计算两大步骤。
-
●2.5健康危险评估的应用
健康危险因素评估可以用于个体评价和群体评价。个体评价结果可以预测个体的健康、识别存在的健康问题与健康危险因素,为健康教育和咨询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群体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可以帮助了解人群中健康危险因素的分布及其严重性,明确疾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
第三章人类行为与健康相关行为
人类的行为表现丰富多彩,变化万千,但是有它自身的规律性,健康教育者为了实现其根本目标,帮助人们的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变化。就必须了解人类行为的基本特点以及它的一些主要因素,并深入理解健康相关行为理论,以指导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
●3.1行为的基本知识(1)
人的行为是指具有认知,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出的能动的反映。本节主要介绍行为的基本概念、人类行为的组成要素、人类行为的分类、适应形式、人类行为的特征、人类行为的发展与人生三阶段及影响因素。
-
●3.2行为的基本知识(2)
人的行为是指具有认知,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出的能动的反映。本节主要介绍行为的基本概念、人类行为的组成要素、人类行为的分类、适应形式、人类行为的特征、人类行为的发展与人生三阶段及影响因素。
-
●3.3健康相关行为
健康相关行为是指个体或群体的,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按照行为对行为者自身和他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分为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两大类。本节重点介绍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的分类及特点。
-
●3.4知信行模式
健康相关行为理论主要阐述健康相关行为发生发展的动力和过程及内外部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对解释和预测健康相关行为并指导健康教育计划、实施、评价起着重要作用。本节主要介绍健康信念理论、行为阶段变化理论和知信行理论。
-
●3.5健康信念模式
健康相关行为理论主要阐述健康相关行为发生发展的动力和过程及内外部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对解释和预测健康相关行为并指导健康教育计划、实施、评价起着重要作用。本节主要介绍健康信念理论、行为阶段变化理论和知信行理论。
-
●3.6行为阶段变化理论
健康相关行为理论主要阐述健康相关行为发生发展的动力和过程及内外部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对解释和预测健康相关行为并指导健康教育计划、实施、评价起着重要作用。本节主要介绍健康信念理论、行为阶段变化理论和知信行理论。
-
第四章健康传播
健康教育以提高科学认知为基础,以树立正确态度为关键,以建立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为目标。健康信息传播是实现健康教育目标的主要措施,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4.1传播概述(1)
传播的本质是信息的交流与分享,一项完整的传播活动需具备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效果、反馈等基本要素。
-
●4.2传播概述(2)
传播学中经典的传播模式包括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和施拉姆双向传播模式。要建立良好的传播关系必须依靠共同经验域、契约关系和反馈这三个基本传通条件。
-
●4.3健康传播的形式(1)
健康传播的活动形式多样,基于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本节主要介绍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
-
●4.4健康传播的形式(2)
本节主要介绍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的概念、特点以及传播活动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
●4.5健康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本节主要介绍健康传播效果按可达到的难度由低到高的4个层次以及如何从健康传播者、健康信息、媒介渠道、受传者(受众)以及环境五大方面采取积极措施,提高传播效果。
-
第五章健康教育干预技术与方法
为了满足健康传播的需要,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当能够设计和制作出恰当的健康教育材料,并使用恰当的评价指标和标准对健康教育材料进行评价。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可选的方法有很多,健康教育者要根据健康教育的目的和受众,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法。本章将主要介绍健康教育材料的制作、应用与评价及常用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法。
-
●5.1健康教育材料制作
健康教育活动中可能会用到健康教育手册、宣传画等平面材料,也可能会用到视频等音像材料,还有可能用到印有健康知识的雨伞、围裙、笔记本等实物材料。这些辅助传播健康知识的材料就是健康教育材料。制作健康教育材料要考虑传播效果、经济性和可行性等因素。本节将主要介绍健康教育材料的制作步骤。
-
●5.2健康教育材料应用
不同类型的健康教育材料可以应用到不同的目标人群。像健康手册、折页等多属于面向个体的材料;展板、挂图等多为面向群体的材料;公共场所张贴的宣传画、墙报等多为面向大众的材料。目标人群不同,健康教育材料的使用技巧不同。此外,为了总结经验,通常还需要对健康教育材料进行评价。本节将主要介绍健康教育材料的应用与评价。
-
●5.3讲座
在开展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除了一对一的面对面健康教育,还可以采取其他形式,其中讲座就是常用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法。这种活动形式直接面对目标人群,可以使较多的目标人群同时接受信息。如果讲座者具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又有良好的演讲技巧,往往可以产生比较好的健康教育效果。本节将主要介绍讲座前的准备和讲座的注意事项。
-
●5.4同伴教育
同伴教育是健康教育领域内广泛采用的教育方法之一。它是以同伴关系为基础开展的信息交流与分享,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游戏、角色扮演等参与性和互动性较强的形式进行教育,其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合作学习方式。本节将主要介绍同伴教育的特点、同伴教育的组织实施和同伴教育的适用范围。
-
第六章健康教育诊断
面对人群健康问题时,通过系统地调查、测量来收集各种事实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确定或推测与此健康问题有关的行为和行为影响因素,获取健康教育资源,为确定健康教育干预目标、策略和措施提供基本依据。这就是健康教育诊断。本章将主要介绍健康教育诊断的基本思路、基本步骤和健康教育诊断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
●6.1健康教育诊断的基本思路
当代健康教育领域最有代表性、最广泛应用的健康教育诊断模式是格林模式。完整的格林模式除了是健康教育的诊断模式,也是进行健康评价的模式,对健康教育的全过程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节将主要介绍健康教育诊断的基本思路——格林模式。
-
●6.2健康教育诊断的基本步骤
健康教育诊断的基本步骤可以根据格林模式确立,从目标终点入手分析问题,包括了社会诊断、流行病学诊断、行为与环境诊断、教育与生态诊断和管理与政策诊断5个步骤。本节将主要介绍健康教育诊断的这5个基本步骤。
-
●6.3健康教育诊断资料的收集
为了有效地进行目标人群的健康教育诊断,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更加准确、系统地收集健康诊断资料,以高质量的健康教育诊断资料为基础,得出更加真实、可靠地结果,为健康教育的计划和实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本节将主要介绍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参与式快速评估、专题小组讨论法和选题小组工作法等健康教育资料的收集方法。
-
●6.4健康教育诊断资料的分析
收集到的健康教育诊断资料必须经过科学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资料分析其实就是通过收集到的资料对研究对象的属性进行考察,以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功能和规律性,并对研究对象做出正确的解释和结论。本节将主要介绍定量资料的分析与表达和定性资料的分析与表达。
-
第七章健康教育计划
健康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是有科学的、设计周密的计划。健康教育/促进计划包括计划设计、实施和评价3个阶段。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本章将主要介绍健康教育计划制订的原则和步骤。
-
●7.1健康教育计划制订原则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可以帮助选择优先项目,明确项目目标和作用方向,指导和协调各有关部门和人员共同行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科学管理的体现。同时,健康教育计划也是进行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价的依据。制订计划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本节将主要介绍目标原则、整体性原则、前瞻性原则、弹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参与性原则等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原则。
-
●7.2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的步骤(1)
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是在健康教育诊断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健康教育诊断可以明确影响目标人群生存质量的疾病或健康问题、影响这些问题的行为及行为影响因素以及目标人群的基本情况和资源情况等,即可进行计划设计。本节将主要介绍健康教育计划制定步骤1,确定优先项目和优先干预的行为因素和制定计划目标。
-
●7.3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的步骤(2)
健康教育计划制定步骤的内容较多,本节将继续对此进行介绍,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干预策略,设计干预内容、方法和日程,干预活动组织网络与人员队伍建设及干预活动预算、确定监测与评价计划、对项目计划的评价等健康教育计划制定的其他内容。
-
第八章健康教育实施与评价
健康教育是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的信息传播和教育活动,是对目标人群原有的生活方式施加一种影响,改变其中不利健康的部分,强化其中有利于健康的部分,从而促进健康。这个施加影响的过程就是健康教育实施。健康教育评价则是一个系统收集、分析、表达资料的过程,贯穿于健康教育计划的始终。本章将主要介绍健康教育实施与评价及影响评价结果的因素。
-
●8.1健康教育实施
健康教育实施是健康教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实施是健康教育工作团队依据健康教育计划在对象人群中进行健康传播、健康教育和干预的活动。目标人群会因此发生“知、信、行”改变,其所在的环境也会因此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转变。因此,计划实施是健康教育项目实现目标的主体和关键。本节将主要介绍健康教育实施的SCOPE模式。
-
●8.2健康教育评价
健康教育评价贯穿于健康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健康教育评价,能够确定健康教育计划的先进性和合理性,确定健康教育计划的执行情况,确定健康教育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及其可持续性,对健康教育的成功与不足进行总结,提出进一步开展项目的方向。本节将主要介绍形成评价、过程评价、效应评价、结局评价、总结评价等健康教育评价内容。
-
●8.3评价结果的影响因素
目标人群的评价结果除了会受到健康教育的影响,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为了确定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后目标人群的改变在多大程度上归因于健康教育项目的干预,要特别注意防止混杂因素对项目产生的影响。本节将主要介绍时间因素、测试或观察因素、回归因素、选择因素、失访等常见的影响评价结果的因素。
-
第九章场所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能够预防控制疾病,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教育需求。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可以针对特定场所的健康问题来开展。不同场所各有其特点,因此相应的健康教育工作也就需要有不同的策略和措施。本章将主要介绍医院健康教育、学校健康教育、职业场所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和家庭健康教育等场所的健康教育。
-
●9.1医院健康教育
医院、诊所等卫生机构是人们寻求卫生保健服务的地方。当人们有健康问题时,患者自身及其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增加,此时是向人群提供健康教育干预的上佳机会。而医院具有卫生保健人才密集、受患者及家属信任等特点,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因此医院是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本节将主要介绍医院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
●9.2学校健康教育
学校是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适时的健康教育干预可以帮助儿童青少年树立健康观,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学生的同质性和学校的组织性非常有利于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的组织实施。学生也可以把健康观念和信息待会家庭,把学校健康干预向更广泛的人群辐射,扩大干预效果。本节将主要介绍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
●9.3职业场所健康教育
职业人群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及中坚力量,其健康水平直接关系着人类的发展进程。因此,加强职业防护、改善员工健康是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职业人群的健康教育不在于治疗有病的工人,而在于对不良作业场所进行干预。本节将主要介绍职业场所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
●9.4社区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实施社区健康促进的主要手段,是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社区健康教育是基于健康教育学理论和健康教育的工作方法和程序建立起来的,目的在于发动和引导社区个体树立健康意识,关爱自己、家人和社区的健康问题,积极参与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身体健康水平。
-
●9.5家庭健康教育
家庭是介于个人和社会之间的一种社会组织,它是构成社区的基本单位,每个家庭的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社区整体的健康状况。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促进健康教育家庭化,让每个家庭都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积极参与健康教育,自觉接受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工作才算真正落实到实处。
-
第十章重点人群健康教育
重点人群是指具有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或处于一定的特点环境中,容易受到各种有害因素作用而影响健康的人群。儿童、妇女、老年人均属于此类人群。专业人员应根据重点人群存在的卫生问题,针对他们的健康需求,有计划、系统地为他们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咨询指导等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
●10.1儿童健康教育
儿童时期是人类发展的关键时期,该时期形成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将为他们一生的健康奠定重要的基础。系统的健康教育是保障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有助于儿童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培养健康意识和公共卫生意识,养成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而提高生长发育水平,降低儿童常见病的发病率,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
●10.2不同时期妇女健康教育
妇女的健康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地位和发展,同时也影响家庭的健康幸福,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妇女健康教育是指运用健康教育的理论、策略和方法,帮助妇女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提高健康素养,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最终达到提高女性身体健康水平的一种教育活动。
-
●10.3妇女常见肿瘤健康教育
乳腺癌、宫颈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两大“杀手”,近年来有发病率不断增高和年轻化的趋势。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升妇女对乳腺癌和宫颈癌基本知识的了解,帮助女性树立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健康意识,改善生活方式,做好定期检查,做好相关防护工作,最终降低两癌的发病和死亡率,提高妇女整体的健康水平。
-
●10.4老年人健康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开始出现慢性功能下降,各器官呈现进行性衰退、老化,易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健康问题。通过健康教育,促进老年人提高健康意识,掌握必要的自我保健知识,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改变不良行为、生活习惯,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
第十一章重点健康问题健康教育
健康问题是指个体所表现出的非健康状态,包括疾病、伤害、亚健康状态或健康缺陷等。行为与生活方式是人类健康问题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健康教育主要是研究人类行为和健康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探索有效、可行、经济的干预策略与措施,从而在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的健康问题选哟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案。本章将主要介绍重点问题的健康教育。
-
●11.1运动健康教育
法国学者蒂索提出:运动就其作用而言可以代替药物,但任何一种药物都不能代替运动。可见运动的重要性。然而目前缺乏运动的人群比例却在不断增加,在“头脑发达,四肢萎缩”的今天,缺乏运动已成为全球死亡的第四位危险因素。鉴于此,向公众普及运动相关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
●11.2体重控制健康教育
肥胖症为多种因素互相作用引起的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生活方式现代化,膳食结构改变和体力活动减少等因素使肥胖在全世界呈流行趋势。根据国际医学杂志《柳叶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有9千万肥胖人群,其中1200万属于重度肥胖,已高居全球榜首。肥胖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又是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胆石症、通风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被WHO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控制体重和预防肥胖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公共健康问题。
-
●11.3戒烟限酒健康教育
据统计,目前全球有13亿烟民,每年有5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全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人,居世界首位,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同样,酗酒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极大。了解香烟及酒的成分和吸烟酗酒的危害,掌握戒烟限酒的健康教育内容,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保护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和谐。
-
●11.4高血压健康教育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高血压患病率达到31.89%。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约70%左右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及死亡与高血压有关。由此可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且危害极大。因此,了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掌握健康教育策略和措施,对高血压健康教育人群的血压控制十分重要。
-
●11.5糖尿病健康教育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医学的迅猛发展,糖尿病患者数量正在迅速增加。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是仅次于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的第三杀手。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7年版)示,我国18岁以上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0.4%。在糖尿病的病因中,有很多与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关,而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因此,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中是很重要的。
-
●11.6艾滋病健康教育
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不仅影响人们的健康,而且会对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危害,使得人群平均寿命下降,年轻劳动力丧失,医疗费用急剧增加,卫生资源被大量消耗,是目前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还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艾滋病已被我国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本节主要介绍艾滋病的流行趋势、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内容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策略三个方面。
-
●11.7结核病健康教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结核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和HIV病毒的广泛传播,加之疾病控制不规律,使结核病有卷土重来的趋势。结核病成为当前一个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世界卫生组织重点关注的传染病病种。WHO对2017年全球结核病疫情的估算,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约1000万,发病率达133/10万;2017年我国新发结核病患者为88.9万,在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仅次于印度,位列第二。结核病的健康教育是以控制结核病为目标的专业性社会教育活动。它的核心是促使人们了解结核病防治知识,自觉采纳适合结核病控制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能力,以提高全民整体健康水平,达到控制结核病的目标。本节主要介绍结核病健康教育的目标人群、结核病健康教育的内容和结核病健康教育的形式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