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为/无为——公共经济学的魅力
有为/无为——公共经济学的魅力
5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8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上海海洋大学
开课教师赵星宇
学科专业经济学经济学类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梭罗说,旅行的真谛,不是运动,而是带动你的灵魂,去寻找到生命的春光。 你喜欢旅行吗?每次旅行都有收获吗?还是只是局限于拍些照片,告诉别人我去过这个地方?跟着赵老师一起旅行一起思考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功成为世界第二强国,这样的成就是如何取得的?我们还有哪些不足?我们可以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解释这些现象,国运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开始吧!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导论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孔子的焦虑与犹太人的烦恼
赵星宇
吴哥窟的故事
赵星宇
马克思说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赵星宇,赵星宇
财政理论简介
亚当斯密与凯恩斯的分歧
赵星宇
发行钞票为什么会刺激经济发展?
赵星宇
分析工具与框架
经济学家为何总在争吵?
赵星宇
女性识字率高会降低生育率吗?
赵星宇
甘地的鞋
赵星宇
子贡赎人
赵星宇
市场经济是邪恶的吗?
赵星宇
公平和效率是鱼和熊掌的关系吗?
赵星宇
追求物质财富并不必然获得幸福
赵星宇
市场失灵
蝎子为什么要蜇青蛙?
赵星宇
为什么好人不一定是好的公民?
赵星宇
中国式过马路
赵星宇
公共物品与外部性
诚信是公共物品
赵星宇
私有化的陷阱
赵星宇
孟母三迁
赵星宇
为什么在企业内部不实行市场经济?
赵星宇
儒家伦理与商业文明矛盾吗?
赵星宇
以指譬教 以月譬法
赵星宇
怎样治理城市拥堵?
赵星宇
环境治理关乎社会公平
赵星宇
社会选择
多数人的暴政
赵星宇
民主是不可能的吗?
赵星宇
教育
教育与经济增长
赵星宇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赵星宇
培养企业家精神
赵星宇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
赵星宇
成本收益分析
三门峡大坝的悲剧
赵星宇
弗里德曼的奇遇
赵星宇
社会保险与收入维持
风险和不确定是一回事吗?
赵星宇
政府为何介入医疗保险市场?
赵星宇
市场经济的稳定器——社会保障
赵星宇
社会保障制度与庞氏骗局
赵星宇
人道损不足,奉有余
赵星宇
宋徽宗和蔡京是昏君奸相吗?
赵星宇
为什么要进行收入再分配?
赵星宇
实物补贴好还是现金补贴好?
赵星宇
天堂之路与地狱之路
赵星宇
税收
我们都交了哪些税收?
赵星宇
怎样收税才公平?
赵星宇
烟草税能惩罚烟草商吗?
赵星宇
为什么工薪税的承担者主要是工薪阶层?
赵星宇
王国维与溥仪的轶事
赵星宇
  • 第一章导论

    通过本章的学写,学生需要能够:
    辨析关于政府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所起作用的不同哲学观点;
    解释政府机械论和政府有机论哪个是当今世界主流思想,以及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
    罗列公共经济学研究内容以及西方主流的财政理论。

  • 1.1孔子的焦虑与犹太人的烦恼

        在不同的时期,以及不同的哲学思想的指导下,政府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不同的角色。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将掌握一下内容:
        儒家主张仁义治国,而道家认为仁义政府属于二流政府,更强调无为政府。关于有为政府和无为政府哪一个更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这一问题,存在激烈的争论,经济学并不能给出精确到答案。

  • 1.2吴哥窟的故事

       政府在经济领域中履行怎样的职责会受到不同意识形态观念的影响, 而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哲学观点:政府有机论和政府机械论,本节主要对这两个哲学观点进行剖析。学习结束之后,学生将能够针对不同的现象辨析这些哲学观。

  • 1.3马克思说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只要形成国家,组织起了政府,无疑就必须面临财政问题,因此财政思想可谓源远流长。本节主要介绍几个中西方古代重要的财政思想

  • 1.4财政理论简介

        这一节主要介绍一些对今天影响较大的财政理论,包括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以及供给学派所包含的财政思想。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辨析不同思想的异同。

  • 第二章分析工具与框架

    本章将介绍公共经济学的一般分析工具,然后再重点介绍公共经济学也就是财政学的分析框架。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解释效率的衡量标准和不同的公平的衡量标准,并能够识别不同的公平标准以及解释不同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 2.1经济学家为何总在争吵?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解释数学在经济学中的正面作用和局限。

  • 2.2 女性识字率高会降低生育率吗?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因果关系的三要素,并能够辨析正确的因果关系。

  • 2.3甘地的鞋

         如果重新配置资源,能够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人的境况变坏这种行为被称为帕累托改进;如果继续想提高某一部分人的境况,就不得不使他人的境况变差,这时我们就说达到了帕累托最优,或者说实现了帕累托效率。本节主要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分析。在学习结束之后,学生必须能够辨析二者的不同。

  • 2.4子贡赎人

    在能够识别帕累托效率的标准之后,学生需辨析不同实现手段的不同:需要中央政府对资源进配置才能实现吗?需要政府对于经济活动不断地进行干预,以达到帕累托最优吗?这取决于我们对经济运行所做的一些假设。学生应当识别这些不同的假设。

  • 2.5市场经济是邪恶的吗?

         尽管市场经济的创造力无限,然而对它批评似乎从未停止。“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市场经济似乎是导致这个社会道德堕落的罪魁祸首,人人趋利避害,社会变得寡廉鲜耻。那么市场经济真的是邪恶的吗?通过这章的学习,学生需要能够辨析市场经济的优势和固有的问题。

  • 2.6公平和效率是鱼和熊掌的关系吗?

    在资源配置过程中仅仅考虑效率是不够的,还需要考虑社会公平性的问题。

  • 2.7追求物质财富并不必然获得幸福

         围绕着以上的福利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仍然存在着一些反对意见。本节主要介绍福利经济学定理的局限性。通过学习,学生需要能够识别福利经济学标准的缺陷。

  • 第三章市场失灵

    完全竞争的市场需要具备严苛的条件才能形成。如果这些条件不能够被满足,那么市场就不能够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这种现象被称为是市场失灵。我们在接下来的章节里将考察各种市场失灵的现象。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识别不同的市场失灵现象。

  • 3.1蝎子为什么要蜇青蛙?

        本节主要介绍完全竞争市场的三个假设——“理性人”假设;所有消费者和企业都是价格接受者;要求不存在任何障碍以阻止新的厂商进入该行业。通过这一小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辨析这些假设在市场发挥效率优势时所起的作用。

  • 3.2为什么好人不一定是好的公民?

       紧接着上一节的内容,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必须能够辨析完全竞争市场实现的第4个条件:信息完备。并识别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两种市场失灵: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

  • 3.3中国式过马路

        上一节介绍了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市场失灵的两种情况,一种是逆向选择,一种是道德风险。本节将介绍另一种因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市场失灵,可以用“囚徒困境”来描述。通过这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辨析囚徒困境在现实中所造成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 第四章公共物品与外部性

    萨缪尔森提出了纯公共物品的概念,与私人物品相比较,纯公共物品具有两大特征,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纯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很多不被看成商品的东西也可能具有纯公共物品的特征,例如公民诚信。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辨析这两类市场失灵的核心问题,并能够识别不同的解决方法。

  • 4.1诚信是公共物品

        萨缪尔森提出了纯公共物品的概念,与私人物品相比较,纯公共物品具有两大特征,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纯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很多不被看成商品的东西也可能具有纯公共物品的特征,例如公民诚信。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辨析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区别

  • 4.2私有化的陷阱

        纯公共物品的市场总需求曲线是将市场中每一个人对纯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纵向相加得到的,而私人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每个人的需求曲线横向相加,因此纯公共物品的效率产量条件与私人物品的效率产量条件也不同。公共物品的提供具有很大的复杂性,不谨慎的私有化可能适得其反,并不能造成效率的提高。
    通过这一小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辨识私有化存在的问题。

  • 4.3孟母三迁

        经济学中所说的外部性并不是当事人之间的相互影响,而是没有反映在市场价格中的影响,属于市场失灵的一种。环境污染就是外部性的一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生产更多的产品,遏制环境污染会使得社会收益,但是环境污染不能为零,因为这时生产也会降为。
    通过这一小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辨识经济学中所说的外部性,以及现实生活中,我们所说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之间的差别。

  • 4.4为什么在企业内部不实行市场经济?

        如果市场机制是有效率的,那么为什么在企业内部不实行市场经济制度,而要实行计划的方式配置资源?因为市场制度本身也是有成本的,科斯将交易费用(或称交易成本)的概念引入经济学,让这一问题变得清晰明朗。科斯进一步提出了之后被称为科斯定理的理论,指出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不需要政府干涉即可解决外部性的问题。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辨识交易费用在现实中的准确含义

  • 4.5儒家伦理与商业文明矛盾吗?

        解决外部性的问题还可以依靠习俗,良好的公民素质是发达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因素,儒家伦理不是导致中国社会衰落的原因,相反,是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
    通过这一小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辨识市场经济发挥作用的不同条件。

  • 4.6以指譬教 以月譬法

        如果个人采取行动不能够有效地解决外部性,政府可以通过对特定市场活动征税或进行补贴来进行干预。庇古税即是政府为解决负的外部性而采取的政策之一,庇古税虽然可以促使企业在有效产量水平上进行生产,但不能正确引导企业以更清洁的方式进行生产。
    通过这一小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辨识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区别。

  • 4.7怎样治理城市拥堵?

        为了弥补庇古税的弊端,鼓励企业以更清洁的方式进行生产,政府可以采取三项有效措施:排污费、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命令控制型的方法。这节介绍第一种政策:排污费制度,排污费制度不仅能够引导企业以最有效的方式,即总成本最低的方式减排,而且能对企业形成正面的激励:即减排数量越少的企业缴纳的费用越多,减排数量越多的企业缴纳的费用越少。
    通过这一小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辨析排污费在治理污染过程中的核心优势。

  • 4.8环境治理关乎社会公平

        这节首先介绍第二种治理环境污染的政府政策,即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这种制度和排污费制度各有优劣,一种理想的方式是将二者结合起来使用。另外还有一种方式是命令控制型的方法,在无法对污染进行有效监控的情况之下,这种方法更为有效。另外减少环境污染,还是一个关乎社会公平的问题,因为减少环境污染要回答到谁从中受益,以及谁支付成本这些问题。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清楚的识别社会公平问题与效率问题之间的关系

  • 第五章社会选择

    本章主要介绍民主制度下的政府失灵——多数人的暴政以及民主制度下的技术难题——阿罗不可能定理。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识别不同情况的政府失灵。

  • 5.1多数人的暴政

        当我们讨论市场失灵的时候,容易产生对政府行为的过度乐观的看法,实际上,就如同市场有失灵一样,政府也存在着诸多的失灵行为。民主制度下可能存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失灵就是多数人的暴政,为了避免多数人的暴政,以有效地保护少数人的合法利益,独立的、不以民主方式运转的司法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有效的辨析民主制度所包含的难题以及应对的方式。

  • 5.2民主是不可能的吗?

        民主制度下可能存在着一些技术上的难题,有关这方面最早的讨论被称为是投票悖论,著名经济学家阿罗在这方面有突出的研究成就,他所提出的阿罗不可能定理,引起了广泛的争论。这个定理说明,集体决策不能像形形色色的私人选择那样充分满足个人欲望的多样性,对阿罗不可能定理的进一步发展是中位选民定理,它所揭示的规律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任何一个政党和政治家,要想获得极大多数人的支持,就必须使自己的竞选方案符合中位选民的意志。
    通过这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有效的辨析中位选民定理在现实中的意义。

  • 第六章教育

    学生将了解到的问题包括,我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教育是否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民族主义?本章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教育。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有效的辨析教育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 6.1教育与经济增长

        教育对促进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作用似乎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政府的教育投入和GDP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十分明显。有关于教育的作用和教育的方式、形式等问题存在着广泛的争论。
    通过这一小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辨析经济增长和教育投入之间的关系。

  • 6.2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由于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而人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动物,所以教育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育的复杂性还体现在教育成果衡量指标选择的困难,实践证明,考试成绩并不是一个良好的指标。
    通过这一小节的学习,学生能够辨析不同的教育指标,并能够识别这些不同指标所存在的问题。

  • 6.3培养企业家精神

        主流经济学中没有企业家的位置,创业过程是一种超越了古典经济学描述的理性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而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密不可分,是市场经济的巨大驱动力量。
    通过这一小节的学习,学生将能更好地理解传统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局限,辨析企业家精神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作用以及企业家精神和创新之间的关系。

  • 6.4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

        任何一个国家都进行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任何一个民族都提倡的美德,而在目前的中国社会中,爱国主义似乎出现了一些问题,本节探讨相关问题。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有效的辨析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之间的区别,我们并不希望向学生灌输唯一的价值观,只在于帮助提升学生对于相关问题的思考层次。

  • 第七章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的核心就是提供一套系统方法,使得政策分析人员可以确定一个项目就总成本而言是否有意义。那成本收益分析的方法有哪些?本章主要对成本收益分析进行阐释。通过这章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识别成本受益分析的核心问题。

  • 7.1三门峡大坝的悲剧

        政府到底如何确定是否要从事某项特定的项目呢?福利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决策的框架,那就是评估项目实施前后社会福利的大小,如果社会福利增加了,该项目就是可行的。这种方法的实用性欠佳,它只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概念性的问题,我们实际使用的是成本收益分析方法,这是指导公共支出决策的一套实用的程序。
    这一小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辨析成本受益分析的核心问题,并能够识别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在处理这个问题上的核心差别。

  • 7.2弗里德曼的奇遇

        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可能存在着一些误导,包括将工人的工资算作项目的收益,而不是成本;将间接利益算作收益,却忽略了间接成本等等,本节探讨相关问题。
    通过这一小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识别在现实中对成本和受益分析方法的误用。

  • 第八章社会保险与收入维持

    本章主要介绍与社会保障制度相关的问题,例如:政府介入私人医疗保险市场的原因、社会保障制度的筹款方式、政府提供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理论以及 实物分配与现金分配的优劣等。
    通过这张的学习,学生将更好的辨析私人保险市场和政府介入保险市场的差别,并能够识别政府介入保险市场的不同作用。

  • 8.1风险和不确定是一回事吗?

        根据美国学者奈特的定义,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是一回事,而我们所研究的是有风险的事。经济学家认为理性人使用期望效用理论来进行相关决策。
    通过这一小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识别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微妙差别。

  • 8.2政府为何介入医疗保险市场?

        政府介入医疗保险市场是为了应对私人医疗保险市场所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然而,如果政府在解决逆向选择方面是有所作为的,那么在面对道德风险方面则无力改变现状。
    通过这一小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政府介入保险市场之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变化。

  • 8.3市场经济的稳定器——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制度,它被称为社会的“安全网”、“稳定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大“制度发明。社会保障制度有两种筹资方式,一种是现收现付制,一种是完全积累制。
    通过这一小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有效的辨析社会保障制度两种投资方式的不同。

  • 8.4社会保障制度与庞氏骗局

         社会保障制度中的现收现付制所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人口的老龄化,这一制度从本质上与庞氏骗局极为相似。
    通过这一小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识别庞氏骗局,并能够辨析庞氏电局的不同形式。

  • 8.5人道损不足,奉有余

        经济发展可能并不能解决不平等问题,相反,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平等问题可能会变得越发严重。因而政府在缓解收入不平等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节介绍不平等的一些衡量指标,以及两种解决方法。
    通过这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辨析社会经济发展和不平等之间的关系。

  • 8.6宋徽宗和蔡京是昏君奸相吗?

        在现代社会中,没有人在政府应当帮助穷人这一点上存在异议,大家都认为这是政府的责任,但是就帮助的方式存在着很大的争论,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不同的理论观点,这节将介绍简单功利主义的理论。
    通过这小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辨析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作用。

  • 8.7为什么要进行收入再分配?

        这节介绍收入再分配政策中的极大极小准则。这种准则最大的问题是忽视了中产阶级的利益。这些还将介绍其他一些不符合帕累托改进的准则,例如商品平均主义。通过这一小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辨析不同的收入分配标准。

  • 8.8实物补贴好还是现金补贴好?

         政府支出的政策对实际收入分配的影响被称为支出归宿,支出归宿的确定非常困难。政府缓解收入不平等的政策有可能使之更加扩大化。本节还将探讨实物补贴政策和现金补贴政策的优劣。
    通过这一小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辨析不同收入分配政策的实际效果。

  • 8.9天堂之路与地狱之路

        政府实行名目繁多的收入再分配计划,以帮贫扶困,这些政府政策并不总能达到预定的目标,福利政策对工作可能会产生负激励。
    通过这一小节的学习,学生将更好的理解政府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差距,辨析不同政府收入分配目标的优劣性。

  • 第九章税收

    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履行的职责,那主要的税收有哪些?税收的最终归宿是企业还是个人?税收会产生哪些超额负担?本章主要对税收相关问题做出解释。

  • 9.1我们都交了哪些税收?

        这节主要介绍主流经济学家集中讨论的六种税收:个人所得税,工薪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和一般销售税,增值税。
    通过这一小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识别不同的税收。

  • 9.2怎样收税才公平?

        这节探讨税收中的公平问题,集中介绍支付能力原则。还将介绍税收累进性的判断标准。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有效识别税收和社会公平问题之间的复杂关系。

  • 9.3烟草税能惩罚烟草商吗?

        税收的法定归宿与税收的经济归宿并不是一回事,两者之间的差异称为税收转嫁。简单的局部均衡分析告诉我们,税收的经济归宿取决于供求弹性。
    通过这一小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有效辨析税收政策实际作用的决定原则。

  • 9.4为什么工薪税的承担者主要是工薪阶层?

        通过对更多情况下的局部均衡分析,我们仍然强调了上一节得出的结论,即供求弹性影响税收归宿。
    通过这一小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有效识别不同情况之下决定税收归宿的根本原因。

  • 9.5王国维与溥仪的轶事

        本节进行了简单的一般均衡税收分析,我们通过一些简单的结论可以得知税收归宿的复杂性。除此之外,税收在征收的过程中还可能造成超额损失,即消费者因为纳税所导致的福利损失超过了政府的税收收入。在本节的结尾,还对这门课程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我们的很多分析并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然而人类了解自己的无知也是一种认知水平的提高。
    通过这一小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有效的辨析不同认知水平的层次及其实际作用。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导论

    1.1 孔子的焦虑与犹太人的烦恼

    1.2 吴哥窟的故事

    1.3 马克思说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1.4 财政理论简介

    视频数5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分析工具与框架

    2.1 经济学家为何总在争吵?

    2.2 女性识字率高会降低生育率吗?

    2.3 甘地的鞋

    2.4 子贡赎人

    2.5 市场经济是邪恶的吗?

    2.6 公平和效率是鱼和熊掌的关系吗?

    2.7 追求物质财富并不必然获得幸福

    视频数7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市场失灵

    3.1 蝎子为什么要蜇青蛙?

    3.2 为什么好人不一定是好的公民?

    3.3 中国式过马路

    视频数3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公共物品与外部性

    4.1 诚信是公共物品

    4.2 私有化的陷阱

    4.3 孟母三迁

    4.4 为什么在企业内部不实行市场经济?

    4.5 儒家伦理与商业文明矛盾吗?

    4.6 以指譬教 以月譬法

    4.7 怎样治理城市拥堵?

    4.8 环境治理关乎社会公平

    视频数8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社会选择

    5.1 多数人的暴政

    5.2 民主是不可能的吗?

    视频数2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教育

    6.1 教育与经济增长

    6.2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6.3 培养企业家精神

    6.4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

    视频数4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成本收益分析

    7.1 三门峡大坝的悲剧

    7.2 弗里德曼的奇遇

    视频数2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社会保险与收入维持

    8.1 风险和不确定是一回事吗?

    8.2 政府为何介入医疗保险市场?

    8.3 市场经济的稳定器——社会保障

    8.4 社会保障制度与庞氏骗局

    8.5 人道损不足,奉有余

    8.6 宋徽宗和蔡京是昏君奸相吗?

    8.7 为什么要进行收入再分配?

    8.8 实物补贴好还是现金补贴好?

    8.9 天堂之路与地狱之路

    视频数9
  • 第九章  作业测试
    第九章 税收

    9.1 我们都交了哪些税收?

    9.2 怎样收税才公平?

    9.3 烟草税能惩罚烟草商吗?

    9.4 为什么工薪税的承担者主要是工薪阶层?

    9.5 王国维与溥仪的轶事

    视频数5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