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诗经》
此部分介绍了《诗经》中的几首代表作品,对其进行赏析并进行英译探讨。
-
●1.1《芣苢》
赏析《诗经》代表作品《芣苢》并探讨其英译。
-
●1.2《静女》
赏析《诗经》代表作品《静女》并探讨其英译。
-
●1.3《关雎》
赏析《诗经》代表作品《关雎》并探讨其英译。
-
●1.4《硕人》
赏析《诗经》代表作品《硕人》并探讨其英译。
-
第二章唐诗
本章主要介绍唐诗的相关知识。
-
●2.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唐诗及唐诗外译简史
本小节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唐诗传播的重要性,唐诗的一些基本常识,以及唐诗外译的基本情况。
-
●2.2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唐诗英译之“蜀道难”
本小节主要讲述唐诗的独特音韵和节奏,唐诗的押韵、平仄、对仗会导致唐诗英译的“不可译性”。
-
●2.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诗英译之“美美与共”
本小节主要讨论唐诗与英诗的共通性,从诗歌英译的“可译性”来分析实现唐诗英译音美和形美的可能。
-
●2.4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唐诗走出去之他山之石
本小节主要结合Gary Snyder译寒山诗和Ezra Pound译李白诗这两个案例来分析唐诗走出去的可行性。
-
●2.5陈子昂的金石音情
研讨陈子昂的诗文革新举措对唐诗的意义与影响;引用“伯玉毁琴”的典故看这匹寻找伯乐的千里马如何“炒作”自己;从语言文字角度评析《登幽州台歌》的四个译本。
-
●2.6王维的禅意人生
探讨王维的多才多艺与笃信佛教对其诗词风格的深远影响;从禅意的角度重点分析王维诗词中的“空”之概念以及中外译者对原诗意境的不同诠释;简述许渊冲先生提出的文学翻译方法论“三化论”及其在译作中灵活运用“三化”以达到“三美”的效果。
-
●2.7李白的浪漫狂放
引用典故“力士脱靴”了解诗仙李白不畏权贵狂放不羁的个性;以《将进酒》为例阐述李白浪漫狂放的诗词风格;从“归化”与“异化”的翻译法角度评述中外诗人对文化词的不同处理方法。
-
●2.8杜甫的家国情怀
探讨杜甫被尊称为“诗圣”之缘由;以《春望》为例体味诗人字里行间流露的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研读译者吴钧陶忠于原作的译本。
-
第三章宋词
此部分介绍了两位宋代词人苏轼、李清照的代表作,对其进行赏析并进行英译探讨。
-
●3.1苏轼之天涯何处无芳草
对苏轼代表作《蝶恋花·春景》进行赏析及英译探讨。
-
●3.2苏轼之谁自多情
对苏轼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赏析及英译探讨。
-
●3.3苏轼之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对苏轼代表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进行赏析及英译探讨。
-
●3.4李清照《如梦令》
赏析李清照代表作品《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并探讨其英译。
-
●3.5李清照《点绛唇》
赏析李清照代表作品《点绛唇·蹴罢秋千》并探讨其英译。
-
第四章元曲
本章主要介绍元曲的相关知识。
-
●4.1元曲知识简介
本节介绍了元曲的定义、兴起背景、标题、艺术特点、作品规模和发展阶段划分。
-
●4.2元曲英译要点
本节介绍了元曲英译的四个要点:1. 再现原文的音韵特点、2. 保留原作的文体风格3. 再现原文的文学模糊4. 保留原作的视觉特点。
-
●4.3元曲英译赏析
本节介绍了赏析英译元曲的五个角度:意义、视觉、音韵、留白和文体。
-
●4.4中华文化特色词的翻译
本节介绍了翻译元曲中的中华文化特色词的三大策略:异化、归化和淡化。
-
●4.5叠字的翻译
本节介绍了元曲英译时可以取代原文叠字的三种英语表达:重复性表达、习语和非习语。
-
第五章明清诗词
本章介绍两位明代文人杨慎、钱福和两位清代文人袁枚、纳兰性德的作品及英译。
-
●5.1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本节介绍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作品创作背景、思想内容和英译欣赏。
-
●5.2钱福《明日歌》
本节介绍钱福《明日歌》思想内涵和英译欣赏,并介绍了两首相关诗歌《昨日歌》、《明日歌》。
-
●5.3袁枚《苔》
本节主要介绍袁枚《苔》的几个英文译本比较和欣赏,并讨论《苔》的内涵与启示。
-
●5.4纳兰性德《饮水词》
本节介绍清代词人纳兰性德词集《饮水词》,欣赏其中两首作品,并讨论了诗词英译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