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梅兰竹菊
写意梅兰竹菊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24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齐齐哈尔大学
开课教师刘传富张充吕
学科专业艺术学美术学类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选修课程。“梅兰竹菊”号称花中的“四君子”,是中国人对“君子”这一道德模范的物化寄托,是古今君子精神气质的集中体现,更是中华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梅兰竹菊”是历代君子的气质凝结和精神寄托。千百年来,梅兰竹菊“四君子”以其高洁清雅的品质,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本课程正是通过中国画中写意的手法来表现其所蕴含的文化精神,掌握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从而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对继承发展中华文化传统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大家都知道,“四君子”各以其独特的气质与品格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代表,深深地植根于国人的心中,并将一直照亮我们的精神世界。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梅兰竹菊“四君子”与中国文化精神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梅兰竹菊“四君子”与中国文化精神
张充吕
梅兰竹菊“四君子”在中国画中的艺术表现
梅兰竹菊“四君子”写意性艺术表现
张充吕
写意梅花的画法
梅花的结构与形态
张充吕
写意梅花的历史
张充吕
写意梅花的画法
梅花干的画法
张充吕
梅枝的画法
张充吕
梅花花朵的画法—勾花法
张充吕
梅花花朵的画法-点花法
张充吕
梅花完整作品的画法—红梅
张充吕
梅花完整作品的画法—白梅勾花法
张充吕
梅花完整作品的画法—白梅点花法
张充吕
梅花作品赏析
张充吕
写意兰花的画法
兰花的结构形态与色彩
张充吕
写意兰花的历史
张充吕
写意兰花的画法
兰叶的画法—花叶的用笔
张充吕
一丛兰叶的画法
张充吕
多丛兰叶的画法
张充吕
兰花花瓣的画法1
张充吕
兰花花瓣的画法2
张充吕
水墨兰花的画法
张充吕
彩色兰花的画法
张充吕
兰花完整作品——兰花与石头的画法
张充吕
兰花作品赏析
张充吕
写意竹子的画法
竹子的结构形态与色彩
张充吕
写意竹子的历史
张充吕
写意竹子的画法
竹竿的画法
张充吕
竹节的画法
张充吕
竹枝的画法
张充吕
竹叶的画法—基本用笔与形态
张充吕
竹叶的画法—仰叶画法
张充吕
竹叶的画法—个字叶画法
张充吕
竹叶的画法—介字叶画法
张充吕
竹叶的画法—叠叶(个字叠叶)
张充吕
竹叶的画法—叠叶(介字叠叶)
张充吕
竹叶的画法—出梢与结顶的画法
张充吕
竹笋的画法
张充吕
墨竹的画法
张充吕
彩色竹的画法
张充吕
朱砂竹的画法
张充吕
竹子作品赏析
张充吕
写意菊花的画法
菊花的结构与形态
张充吕
写意菊花的历史
张充吕
写意菊花的画法
菊花花头的画法—平头花画法
张充吕
菊花花头的画法—圆头花画法
张充吕
菊花花茎的画法
张充吕
菊花花叶的画法
张充吕
菊花完整作品的画法1
张充吕
菊花完整作品的画法2
张充吕
菊花完整作品的画法3
张充吕
菊花作品赏析
张充吕
组合画法
梅兰竹菊组合画法
张充吕
梅兰竹菊四条屏画法
梅兰竹菊组合画法——四条屏画法梅
张充吕
梅兰竹菊组合画法——四条屏画法兰
张充吕
梅兰竹菊组合画法——四条屏画法竹
张充吕
梅兰竹菊组合画法——四条屏画法菊
张充吕
梅兰竹菊作品组合赏析
张充吕
  • 第一章梅兰竹菊“四君子”与中国文化精神

    “梅兰竹菊”号称花中的“四君子”,是中国人对“君子”这一道德模范的物化寄托,是古今君子精神气质的集中体现,更是中华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感物抒怀,托物言志,这种内敛含蓄的表达方式,是东方审美文化区别于西方审美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并于梅兰竹菊“四君子”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梅兰竹菊”是历代君子的气质凝结和精神寄托。千百年来,梅兰竹菊“四君子”以其高洁清雅的品质,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四君子”各以其独特的气质与品格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代表,深深地植根于国人的心中,并将一直照亮我们的精神世界。

  • 1.1梅兰竹菊“四君子”与中国文化精神

    “梅兰竹菊”号称花中的“四君子”,是中国人对“君子”这一道德模范的物化寄托,是古今君子精神气质的集中体现,更是中华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感物抒怀,托物言志,这种内敛含蓄的表达方式,是东方审美文化区别于西方审美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并于梅兰竹菊“四君子”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梅兰竹菊”是历代君子的气质凝结和精神寄托。千百年来,梅兰竹菊“四君子”以其高洁清雅的品质,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四君子”各以其独特的气质与品格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代表,深深地植根于国人的心中,并将一直照亮我们的精神世界。

  • 第二章梅兰竹菊“四君子”在中国画中的艺术表现

    早期梅兰竹菊的艺术表现主要是工细写实的手法,北宋时期出现了中国画写意化的理论自觉,如苏轼的论画诗就提出了“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独特见解,强调了不必拘泥于是否形似物像,而是要注重画外之意、形外之神。 元代赵孟頫主张书画相通,提倡绘画在用笔上要借鉴书法。倪瓒的“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这一主张成为文人写意性绘画的精神指引。

  • 2.1梅兰竹菊“四君子”写意性艺术表现

    早期梅兰竹菊的艺术表现主要是工细写实的手法,北宋时期出现了中国画写意化的理论自觉,如苏轼的论画诗就提出了“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独特见解,强调了不必拘泥于是否形似物像,而是要注重画外之意、形外之神。 元代赵孟頫主张书画相通,提倡绘画在用笔上要借鉴书法。倪瓒的“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这一主张成为文人写意性绘画的精神指引。

  • 第三章写意梅花的画法

    在新春来临之际,天寒地冻万木萧疏之时,唯有梅花傲然挺立,繁花满枝,冷香习习,传报着春天的消息。梅花傲骨冰心,既不畏严寒亦不争芳妍,静静绽放,其高标独秀的气质,孤清坚贞的品格皆合于君子的特性。梅花既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开放的花,又是一年中率先开放的花,以冬春之交开花最终能“独天下而春”。这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顺其自然,浑然天成。梅花的五瓣又合乎于中国传统的五福之文化寓意,即梅花五瓣有福、禄、寿、禧、财五个吉祥寓意。同时又有喜鹊登梅、竹梅双喜、梅开五福的吉祥寓意,而到了现代,红梅又具有了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含义。

  • 3.1梅花的结构与形态

    梅花原产于中国南方,已经有了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是作观赏或是果树都有许多品种。很多类型不但可以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梅花花朵由雄蕊、雌蕊、花托、花萼、花瓣等组成。梅花枝干在大自然中生长,无拘无束,梅干苍虬蟠屈,形态宛如游龙,细枝则疏瘦有韵,奇崛刚健,老枝圆浑挺劲。嫩枝昂首向上,梅枝有粗细曲直之别,可分为主枝、旁枝和细枝。

  • 3.2写意梅花的历史

    在中国绘画史里,历代画梅的画家可谓人才辈出,据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南朝梁代张僧繇(瑶)画有《咏梅图》,可能是画史上关于梅花的最早记录。唐代画家边鸾等在著录中均见梅花画作。到了北宋的时候,文人士大夫对梅花的喜爱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宋代画梅名家有徐崇嗣、陈常、崔白、华光长老、扬无咎、岩叟、徐禹功等。

  • 3.3写意梅花的画法

    梅花的主干表现上体现出来是笔墨的变化,用笔有侧锋、有中锋,有顺锋、有逆锋,然后有方笔、有圆笔,它不同的笔形在梅花的表现上可能都会出现。另外就是墨色,墨色的变化非常丰富,有焦墨,有淡墨,有浓墨,破墨,甚至有泼墨。枝干的组织穿插两笔或两笔以上的枝干在一起时,一般是先画老枝、主枝,两枝交叉相拥,三枝交叉要有虚实、粗细、长短的变化。梅花枝干有“女”字、“Y”形、“丁”字形的交叉。梅花花朵的画法有勾花法、点花法和勾点结合法。

  • 第四章写意兰花的画法

    在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中,兰花又被特指为“花中君子”,这是因为她一身而具备了君子的“全德”。比之松、竹、梅岁寒三友而言,松有叶而少花香,竹有节而少花姿,梅有花而少叶貌,唯独兰于叶、花、香三者兼具有之,被称为具有花卉的“全德品”。兰花坚贞素洁,不择地而生。她既可长在深山穷谷,远离尘嚣而不自怨自艾,又可生在堂前庭阶,身居世俗而不沾沾自喜,永远都是亭亭静立,淡洁素雅,可比君子之坚贞操守不为时移,不为世易。

  • 4.1兰花的结构形态与色彩

    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

  • 4.2写意兰花的历史

    兰花历来被被人们所尊重,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更是很早就有表现。但在绘画领域内的出现,有文字记载的却是隋唐时候的事了,只是没有作品传世可以证明。在宋代已经有了写意兰花创作的实践,明代画家徐渭就曾临摹过北宋画竹名家文同画的《水墨兰石图》。我们现在看到的最早写意兰花,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卷》等画兰作品。

  • 4.3写意兰花的画法

    画兰以叶为先,起首一笔,有钉头、鼠尾、螳螂肚之法。二笔交凤眼,三笔破凤眼,四笔、五笔宜间折叶。写意兰花多使用水墨,墨色不宜过深、过重。一般兰叶深一些,兰花浅一些。要掌握花的正侧、向背、偃仰、含放、呼应以及在风、晴、雨、露条件下的变化。

  • 第五章写意竹子的画法

    竹子具有志坚、正直、虚心、贞节这四种品德,所以古代文人士大夫多植竹于庭,日与相伴,引竹为友。中国人把竹子形态特征总结成了一种做人的精神风貌,如虚心进取、高风亮节等,其内涵已形成华中民族品格、禀赋和精神象征。看到竹子,人们自然想到它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格。

  • 5.1竹子的结构形态与色彩

    竹子通常是通过地下匍匐的根茎成片生长,也可以通过开花结籽繁衍。有些种类的竹笋可以食用。竹枝竿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雪凌霜。竹子包括:竹笋、竹竿、竹节、竹枝、竹叶,按繁殖类型,竹分为三大类:丛生型、散生型和混生型。

  • 5.2写意竹子的历史

    唐代画竹已经是独立的题材了,开始出现了专门画竹的名家如箫悦。他工于画竹,纯用青色或绿色而有雅趣。是工笔设色竹画走向墨竹画关键的一步。而墨竹的画法大致是从五代李夫人开始的,她在斑驳的竹影中发现了形与神统一的形式美感并画影图形。到了宋代文同时出现了形象与笔墨高度契合的墨竹作品,所谓的湖州竹派就是在这样的审美理想指引下从宋至元明一路走来,出现了高克恭、赵孟頫、柯九思、管道昇、李衎、吴镇、王绂、夏昶等画竹大家。

  • 5.3写意竹子的画法

    竹子是画家喜爱表现的题材,从古至今历久不衰,究其原因,不单是人们常讲的竹的性格清高雅逸,文人画家用以自诩,从绘画功能来看,还因为竹子除自身可以成为完整的作品外,也能够“折散另用”,与四季各种花草搭配,作为其他花鸟作品的点缀与陪衬,不仅合理,而且效果也好,它既能任“主角”,又可当“配角”,用途广泛。数百年来历代画家的经验积累,画竹已形成十分完善的表现方法,有一套成熟的程式,学习起来有规律可循。

  • 5.4竹子作品赏析

    本节为竹子作品赏析

  • 第六章写意菊花的画法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中,菊以淡泊高隐为人称道。当百花争艳的时候,菊花并不浮躁,恬淡自如。这种淡定自如的品质恰好契合了洁身自好,志向高远的君子情操。在中国人的心中,菊花淡泊以明志,凌霜以固心,她岁寒不折,傲立风中,独自盛开,达观自乐,这与隐逸名士百折不挠,遗世特立,志节孤高,不改其乐的高尚情操浑然一体, 故而自晋陶渊明独爱菊之后,菊花就有了“花中隐士”之名。“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6.1菊花的结构与形态

    菊花,是菊科菊属植物的栽培品种,是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培育出的名贵观赏花卉。品种多达上千多种。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株高通常为30到90厘米。花茎的色彩为嫩绿或褐色,除悬崖菊之外多为直立分枝,花茎底部为半木质化。单叶互生。菊花的花序是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一朵或数朵簇生。菊花色彩丰富,有红、黄、白、墨、紫、绿、橙、粉、棕、雪青、淡绿等。菊花花期有早菊花、晚菊花、八月菊、七月菊、五月菊等。

  • 6.2写意菊花的历史

    古人在什么时候开始画菊花的,现在还缺乏考证,但是在宋徽宗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刘氏菊谱》这样的书籍了。虽然该书主要是从植物学的角度上对菊花进行了记录,但也能反映出当时人们对菊花的喜爱和兴趣。遗憾的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宋代的画菊作品。明代画家沈周的《写生册》之一应该是现存最早的写意菊花作品之一,沈周描绘菊花的笔法和造型是从元人的写意花鸟画中的笔意中发展出来的,在严谨的造型中笔意松散,开写意画菊花的先河。

  • 6.3写意菊花的画法

    菊花品种虽然繁多,但在写意画中被归纳为两种花型,即平头型菊花与圆头型菊花。平头花花瓣长直,布列如轮。层次较少,花蕊外露。平头菊有单层瓣与多层瓣,用笔要准确有力,应见笔的起止痕迹。圆头花花瓣较短而聚集包拢,层次较多。写意菊花画法多以勾勒渲染为主,也有直接以没骨点厾的方式直接画出。

  • 6.4菊花作品赏析

    本节课主要讲菊花作品的赏析

  • 第七章组合画法

    梅兰竹菊即是创作之专门题材,又是学习写意花卉画之基础。其疏密、虚实、穿插、交叉等法则是以包括所有花卉之法则,且每一笔即是一枝或一叶,有书法之运笔,有物象之形态,所以学习梅兰竹菊的组合,可以举一反三,可从中领会中国花鸟画共同的规律与画法。

  • 7.1梅兰竹菊组合画法

    在表现梅兰竹菊组合时,要注意梅兰竹菊各个物象由小到大有层次变化,由近及远、由前到后,时刻注意画面的整体性。

  • 7.2梅兰竹菊四条屏画法

    四条屏就是梅兰竹菊各占一幅,各自成为一幅画,又能组合起来变成一个整体,成为一幅画,有呼应有联系,有主有次,难度更大。每一条幅的题字都要形成平衡感,注意字的大小、错落、疏密关系和行气。

  • 7.3梅兰竹菊作品组合赏析

    本节为梅兰竹菊作品组合赏析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梅兰竹菊“四君子”与中国文化精神

    1.1 梅兰竹菊“四君子”与中国文化精神

    视频数1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梅兰竹菊“四君子”在中国画中的艺术表现

    2.1 梅兰竹菊“四君子”写意性艺术表现

    视频数1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写意梅花的画法

    3.1 梅花的结构与形态

    3.2 写意梅花的历史

    3.3 写意梅花的画法

    视频数10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写意兰花的画法

    4.1 兰花的结构形态与色彩

    4.2 写意兰花的历史

    4.3 写意兰花的画法

    视频数11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写意竹子的画法

    5.1 竹子的结构形态与色彩

    5.2 写意竹子的历史

    5.3 写意竹子的画法

    5.4 竹子作品赏析

    视频数17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写意菊花的画法

    6.1 菊花的结构与形态

    6.2 写意菊花的历史

    6.3 写意菊花的画法

    6.4 菊花作品赏析

    视频数10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组合画法

    7.1 梅兰竹菊组合画法

    7.2 梅兰竹菊四条屏画法

    7.3 梅兰竹菊作品组合赏析

    视频数6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