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何氏女科
本章主要介绍何氏妇科流派的渊源、传承脉络及何氏妇科的学术思想。
-
●1.1何氏女科渊源、脉络
这节课主要讲解何氏妇科流派的渊源,她是滥觞于远古的浙地文明,是哺养于深厚的浙江人文,是根植于悠久的浙派中医。介绍何氏妇科的传承脉络及对医院学科发展的推动。
-
●1.2何氏女科现状
这节课主要讲解何氏妇科的学术思想:整体气化,三因治宜;阴血为本,阳气为重;重视奇经,冲任损伤;肝肾为要,共为先天;重视后天,固护脾胃。
-
第二章崩漏
本章主要讲解崩漏的崩漏的定义、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及何氏妇科治疗崩漏的经验。
-
●2.1崩漏定义、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
这节课主要讲解崩漏的定义,崩与漏的区别。其主要病机是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使子宫藏泻失常。导致崩漏的常见病因有脾虚、肾虚、血热和血瘀。诊断主要从病史、月结周期、月结量、辅助检查方面入手。临床需与月结不调、经间期出血、生殖器肿瘤出血、炎症、内科出血性疾病相鉴别。
-
●2.2崩漏辨证论治
这节课主要讲解崩漏的治疗需根据病情缓急和出血时间长短的不同,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介绍塞流、澄源、复旧三法的运用。
-
●2.3何氏治崩经验
这节课主要介绍何氏妇科治疗崩漏的经验,总结出清源遏流,宁静血海;补虚塞流,引血归经;散瘀畅流,和血调经的相应辨证论治方案。
-
第三章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POF等)
本章主要讲解闭经的定义、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及何氏妇科的辨证特点及用药规律,并通过病例举隅让学生体会诊治的思维过程。
-
●3.1闭经定义、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
这节课主要讲解闭经的定义,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的区别。其主要病因病机不外乎虚实两端,冲任气血失调,使血不得下、无血可下。诊断主要从症状、妇科检查、辅助检查等方面入手。闭经又分为子宫性闭经、卵巢性闭经、垂体性闭经、下丘脑性闭经及其他类型的闭经。
-
●3.2闭经辨证论治
闭经的辨证,首当根据病因、证候表现、病程分虚实。虚者补而通之,实者泻而通之。闭经者虚多实少,忌盲目破血通经,需寓攻于补,寓补与攻。
-
●3.3何氏辨证特点及用药规律
这节课主要讲解何氏妇科辨证特点及用药特点,何氏妇科将闭经的证型分为肾虚、血瘀、痰湿、肝郁、寒湿。治疗上按照周期用药,顺势施治,尤其注重补肾。
-
●3.4病例举隅
通过多囊卵巢综合征、闭经的临床案例何下丘脑性月经失调,闭经的临床案例,向学生讲解临床诊治的过程及思维。
-
第四章经期延长
本章主要讲解经期延长的概述及异常子宫出血,经期延长中医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何氏妇科经验。
-
●4.1经期延长的概述及异常子宫出血
这节课主要讲解经期延长的定义。诊断应从症状、妇科检查和辅助检查入手。临床与崩漏、癥瘕、妊娠病相鉴别。异常子宫出血(AUB)可分为子宫内膜息肉(AUB-P)、子宫腺肌病(AUB-A)、子宫平滑肌瘤(AUB-L)、子宫内膜恶变和不典型增生(AUB-M)、全身凝血相关疾病(AUB-C)、排卵障碍(AUB-0)、子宫内膜局部异常(AUB-E)、医源性异常子宫出血(AUB-I)和未分类的异常子宫出血(AUB-N)。
-
●4.2经期延长中医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这节课主要讲解经期延长的病因病机,主要责之虚、瘀、热引起血海不宁,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临床主要辨为气虚证、虚热证、血瘀证。
-
●4.3何氏妇科经验
本节介绍了何氏凉血清海汤、清海丸的组成、功效、方解和临证体会。
-
第五章月经过少(宫腔粘连)
本章主要讲解了月经过少的定义、诊断、鉴别诊断、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西医相关进展及何氏妇科诊治特色。
-
●5.1月经过少的定义、诊断、鉴别诊断、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这节课首先介绍月经过少的定义,诊断主要从病史、症状、妇科检查和辅助检查入手。临床上与经间期出血、激经、胎漏、异位妊娠相鉴别。本病病机有虚实两端,虚者有肾虚和血虚,实者有血瘀和痰湿。根据月经的色、质及伴随症状以分虚、实、瘀。治法重在补肾养血,活血调经。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
●5.2西医相关进展
本节主要介绍月经过少的西医相关疾病,如宫腔粘连、子宫发育不全、卵巢功能低下等。其中宫腔粘连的治疗首选宫腔镜粘连分离术,术后防粘连措施如宫腔支撑阻隔、利用生物屏障材料等。术后受孕事宜包括在术后及早行ART等。
-
●5.3何氏妇科诊治特色
本节讲解了何氏妇科对于月经过少的治疗大法为补养奇经,疏通瘀滞。即通补奇经法。介绍了何氏妇科创立的厚胞汤。并通过验案举例向学生讲解临床诊治的过程及思维。
-
第六章月经周期阴阳五行分期思维
本章主要讲解了月经分期的研究意义、问题及现状,何氏妇科对月经分期的探讨和分期运用。
-
●6.1月经分期研究意义、问题及现状
这节课提出了目前对月经分期存在的无证可辨、少证可辨的的问题及现状。现代中医为提高调经疗效,积极探索“中药(人工)周期疗法”,但是对月经各期辨证用药尚无共识,指出月经分期的研究意义。
-
●6.2何氏妇科对月经分期的探讨和分期运用
本节课讲述了根据“阴阳四象规律”分月经周期,并介绍了癸乙丁辛法的运用,通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案例向学生讲解临床诊治思维。
-
第七章痛经
本章主要讲解痛经的定义、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及何氏血竭化癥汤治疗痛经的临床应用。
-
●7.1痛经定义、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
这节课首先介绍痛经的定义,痛经发生的时间、规律、疼痛的部位和特点。临床分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病因有肾气亏损、气血虚弱、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蕴结。诊断从病史、症状、检查三方面入手。临床与异位妊娠、胎动不安、堕胎、卵巢囊肿蒂扭转、急性盆腔炎相鉴别。
-
●7.2痛经辨证论治
痛经的辨证要点是伴随月经来潮而周期性小腹疼痛发作,辨证论治首当辨“痛”。以疼痛发生的时间、程度、性质来辨虚实。治疗原则以调理冲任气血为主,按“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进行治疗。介绍何氏血竭化癥汤的组成、功效及临床应用。
-
第八章带下病
本章主要讲解带下病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辨证论治,以及清炎洗剂的临床应用。
-
●8.1带下过多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
带下过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带下有生理和病理之分。病因以湿邪为主,主要病机是湿邪伤及任带二脉,任脉不固带脉失约。诊断要从病史、妇科检查和白带常规检查入手。临床上与经间期出血、经漏、阴疮、白浊相鉴别。
-
●8.2带下过多辨证论治
带下过多的辨证要点主要是根据带下的量、色、质、气味的异常以辨寒热虚实。临证时,结合全身症状、舌脉、病史等进行分析。治疗上以除湿止带为基本原则,临证治法有清热解毒、除湿止带;清热利湿止带;健脾益气,升阳除湿;温肾培元,固涩止带;滋肾益阴,清热祛湿。
-
●8.3清炎洗剂临床应用
本节课主要讲解了清炎洗剂的组成、功能、主治及应用清炎洗剂治疗带下病的验案。
-
第九章胎漏、胎动不安
本章主要讲解胎动不安的定义、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以及何氏安胎饮的临床应用。
-
●9.1胎动不安定义、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
本节主要讲解胎漏、胎动不安的定义,强调两者的区别。病因病机主要是冲任损伤,胎元不固。诊断要点主要根据病史、症状、尿妊娠试验、血清激素测定、B超检查、基础体温测定和妇科检查。临床上与宫外孕、葡萄胎、子宫肌瘤、难免流产相鉴别。
-
●9.2胎漏胎动不安的辨证论治
本节主要讲解胎漏、胎动不安的辨证论治,临床上分为肾虚、血热、气血虚弱、血瘀四个证型进行辨证论治。
-
●9.3何氏安胎饮临床应用
这节课主要讲解了何氏安胎饮的组成、功能、主治、方义及加减,通过一个晚期先兆流产、低置胎盘、宫内积血的验案,让学生体会运用何氏安胎饮诊治的思维过程。
-
第十章异位妊娠
本章主要讲解了异位妊娠的定义、病因病机、诊断和鉴别诊断,异位妊娠急症的处理、辨证论证以及研究进展。
-
●10.1异位妊娠定义、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俗称“宫外孕”,但两者含义稍有不同。异位妊娠中最常见的类型为输卵管妊娠。异位妊娠的中医病因病机主要有胎元阻络、胎瘀阻滞、气血亏脱和气虚血瘀。诊断需从病史、症状、妇科检查和辅助检查入手。临床需与宫内妊娠流产、卵巢黄体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急性输卵管炎及急性阑尾炎等疾病鉴别。
-
●10.2急症处理及辨证论治
这节课主要讲述了异位妊娠急症的处理,包括一般处理、开放静脉、益气固脱和手术治疗。辨证时首先辨其亡血与虚实程度,明确其严重性,可根据腹痛程度、有无晕厥、休克等临床症状、血压表现、B超检查等辨别输卵管妊娠有无破损分为未破损期和已破损期。参考血HCG的升降判断异位胎元之存殒,并根据全身症状,舌脉进一步分辨气血虚实。
-
●10.3研究进展
本节主要介绍了异位妊娠的研究进展,包括病情影响因子评分模型,单纯中医药治疗、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中药外治法等。
-
第十一章恶阻
本章主本章内容主要是介绍妊娠恶阻这一常见病,通过对恶阻这一疾病的概念及病因病机进行简要阐述,使大家初步构建疾病的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本病的诊疗方案,并通过何氏妇科的经典医案,加深大家的印象,更全面地掌握本病。
-
●11.1恶阻的辨证论治
妊娠恶阻也叫妊娠期恶心呕吐,是女性在怀孕早期最常见的疾病。不仅影响孕妈妈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威胁着母胎安全。严重的甚至可以发展至妊娠剧吐,作为妊娠期恶心呕吐的最严重阶段,常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酮症甚至酸中毒等严重的后果。 在本课程中学生需要了解并掌握妊娠恶阻的概念、诊断标准,培养一定的鉴别意识,并且熟悉本病典型的证型及方药。
-
●11.2何氏定呕饮临床应用
何氏妇科作为经典传承流派,对于妊娠恶阻的认识有着独到之处。何氏前辈根据多年经验,得出的经验方对本病有着可喜的临床疗效。此外,除了常规的中药治疗,还有许多方法也可对本病起到缓解作用。 在本课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具体医案对何氏定呕饮及何氏妇科对本病的认识有一定的掌握,并且了解其他治疗方法,开拓思维。
-
第十二章滑胎
本章主要从滑胎的定义、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对因治疗及“预培其损”的临床应用这几个方面来介绍滑胎病。
-
●12.1滑胎定义、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滑胎是指堕胎、小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强调流产的次数及连续性。其病因病机主要是冲任损伤,胎元不固。分肾虚、气血虚弱、血瘀三个证型进行辨证论治。
-
●12.2滑胎的对因治疗及“预培其损”的临床应用
这节课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讲解滑胎的病因学筛查,可以从流行病学因素、解剖因素、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易栓症、感染因素、男性因素等方面筛查。介绍了何氏“预培其损”临床应用。
-
第十三章产后病
本章内容主要是介绍常见的产后病,在对产后病的概念及病因病机的学习基础上,掌握产后病的诊疗方案,熟记典型方药。并通过何氏妇科的经典医案,加深大家的印象,更全面地掌握。
-
●13.1产后病特点及何氏治疗特色
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称为“产后病”。常见的产后病有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身痛、产后乳汁异常(缺乳、乳汁自出)等。何氏妇科提倡产后注重保养,古谓“摄生”。新产后,气血俱亏,如不注意保养,或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病患即能乘虚而人导致疾病。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需要掌握产后病的特点及何氏妇科对产后病的调护和治疗特色,从而对该病建立一定的认识。
-
●13.2产后身痛
产后身痛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肢体或关节酸楚、疼痛、麻木、关节活动不利,甚者关节肿胀等症状,明确其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十分重要。通过学习何氏妇科治疗本病医案,更形象地向大家介绍何氏妇科对本病的诊疗思路。 在本课程中学生需要了解并掌握产后身痛的诊断标准及辨证论治,了解何氏妇科对本病的治疗特色。
-
●13.3产后恶露不绝
产后恶露不绝是指产后血性恶露排出10天以上,淋漓不尽的一种表现。其诊断及病因的明确,需要仔细的分析。恶露的量、色、质、气味等都是我们辨证论治的依据。何老在诊治此病时,多采用何氏经验方辨证加减,独具特色。 本课程的重点在于恶露的概念及产后恶露不绝的诊断,并要求同学们对其辨证论治有一定认识,了解何氏妇科在诊治本病时的论治思路及经典方。
-
●13.4产后缺乳
在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或无乳可下,我们通常称为产后缺乳,多发生在产后2-3日至半个月内,也可发生在整个哺乳期。何氏前辈对此病有多年经验,得出的经验方对本病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 在本课程中学生需要了解并掌握缺乳的概念、诊断标准,培养一定的鉴别意识,并且熟悉本病典型的证型及方药,了解何氏妇科对本病的辨证论治。
-
●13.5乳汁自出
哺乳期内,产妇乳汁不经婴儿吸吮而自然流出者,称“乳汁自出”,明确其病因病机极为重要,且对其诊断与鉴别需有一定认识。何氏妇科对乳汁自出有特殊治疗之法,并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本课程重点在于乳汁自出的病因病机及其诊断要点,并要求同学们掌握其辨证论治,了解何氏妇科在诊治本病时的治疗特色。
-
●13.6产后出汗
产后多汗是指产后涔涔汗出,持续不止的一种表现,是产后常见病之一,明确何种算作病理现象极为重要。其辨证虽多以虚辨,但仍需注意其仍有实之病机的可能。何氏妇科对本病有其特殊的看法,并在治疗上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在本课程中学生需要了解并掌握产后多汗的概念、诊断标准,并具备一定的变证思路,了解何氏妇科对本病的认识及治疗思路。
-
第十四章不孕症
本章主要从不孕症的定义、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何氏妇科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的特色治疗方法,以及何氏妇科对不孕症的诊治思路来讲解不孕症。
-
●14.1不孕症定义、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本节主要讲解了不孕症的定义,不孕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病因病机主要是肾气不足,冲任气血失调,分为肾虚、肝郁、痰湿、血瘀四型来辨证施治。
-
●14.2何氏妇科对不孕症的诊治思路
不孕症病位主要责之肝、脾、肾,求子之道莫先调经、化瘀通络、以平为期、调神同治。讲解了何氏育麟方的组成及加减运用。介绍了运用三管通络法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并通过病例举隅让学生体会诊治的思维过程。
-
●14.3何氏妇科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的特色治疗方法
本节介绍了运用三管通络法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口服-经食管:何老于术后胞络“未病”之时,即予化瘀生新,佐以解毒、利湿,防瘀血停留,外邪内侵。灌肠-经肠管:运用妇外四号保留灌肠。宫腔镜-经输卵管:输卵管通液。
-
第十五章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本章主要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定义、病因、诊断、辨证论治来论述,并介绍何氏育麟方的组成、功效及主治。通过临床例举病例让学生体会诊治的思维过程。
-
●15.1病因、诊断
这节课主要讲解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定义及概述。其诊断要点需根据症状、实验室指 标。其病因有: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心理生活方式因素、医源性因素、其他因素。
-
●15.2辨证论治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辨证要点是:滋肾养精为宗,注重填补奇经,顺应周期分时治疗, 同时需顾护心、肝、脾功能,肝肾同源,注重情志。临床分肾阴虚、肾阳虚、脾虚、肝郁血瘀四型来论治。最后介绍何氏育麟方的组成、功效及主治。
-
●15.3病例举隅
通过一个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致不孕症的临床案例,向学生讲解临床诊治的过程及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