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24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比较文学》是一门有着极大发展前景的新兴学科,它以世界文学的眼光,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各种文学关系进行跨文化的研究,寻求人类文学共通规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它又把异质文化的沟通与对话等新课题纳入自己的研究领域。正是这种多元文化的交互渗透,融合促进了跨文化研究的发展,本课程正是在跨东西方文化的背景下,讲授比较文学原理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比较文学的概念和比较文学的理论构成,并掌握比较文学的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等特征的基础,在本体论与方法论等方面培养一种具有跨文化高度的比较视野。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比较文学概述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比较文学课程简介
王翀
学习资料
比较文学的学科基础
比较文学的诞生条件
王翀
学习资料
比较文学的学科基础和目标
任洪国
学习资料
比较文学的发展历史
国外比较文学的历史和发展
任洪国
学习资料
中国比较文学的历史和发展
王翀
学习资料
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
比较文学的跨越性
王翀
学习资料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谭志强
学习资料
影响研究
王翀
学习资料
平行研究
王翀
学习资料
文类学
文类学概述
任洪国
学习资料
中西戏剧比较
王翀
学习资料
中西长篇小说比较
王翀
学习资料
译介学
译介学的“创造性叛逆”
易思屹
学习资料
主题学
主题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王翀
学习资料
形象学
形象学的定义
易思屹
学习资料
形象学的研究对象
谭志强
学习资料
形象学的文本关系
谭志强
学习资料
中外文本中的异国异族形象
王翀
学习资料
比较诗学
比较诗学
李红梅
学习资料
思潮流派比较研究
王翀
学习资料
跨学科研究
文学与艺术
王翀
学习资料
文学与宗教
王翀
学习资料
佛教与中国文学的互渗
王翀
学习资料
文学与哲学、心理学
李红梅
学习资料
  • 第一章比较文学概述

    概述比较文学的课程性质,介绍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

  • 1.1比较文学课程简介

    《比较文学》是对那些具有跨越性的文学现象进行比较研究,它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建立了一门与传统的文学研究不同的新学科。它是一门理论课,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它是从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的通途和桥梁,是一种立足当代,面向未来,立足民族,面向世界的新型的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的研究可以揭示民族文学的特性,向世界展示它的价值,可以了解各国文学的精华,给民族文学的借鉴活动提供可遵循的规律,进而探讨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比较文学是全球现代化的产物,适应世界文化国际化整体化发展趋势,盛行于世界各国,发展极其迅猛,是目前国际文坛上最有活力、最有成就、最受人们青睐的学科之一,因而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的一门“显学”。

  • 第二章比较文学的学科基础

    介绍比较文学的定义、学科基础和目标,使学生认清当下比较文学学科所处的语境和学科自身的准确定位。

  • 2.1比较文学的诞生条件

    本节课讲解比较文学的诞生条件,使学生了解比较文学的定义,认清当下比较文学学科所处的语境,以及学科自身的准确定位。

  • 2.2比较文学的学科基础和目标

    本节课主要讲授比较文学的学科基础,让学生了解了解比较文学的学科基础和学科目标。

  • 第三章比较文学的发展历史

    讲解比较文学的发展历史,梳理国外比较文学和中国的诞生和发展过程中各学派的主张和特点。

  • 3.1国外比较文学的历史和发展

    本节课主要讲授国外比较文学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和苏俄学派的确立和发展以及各自特点。

  • 3.2中国比较文学的历史和发展

    本节课主要讲解中国比较文学的历史和发展,让学生了解中国比较文学的先驱及其两度兴起的标志和特点以及中国比较文学的独特性。

  • 第四章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

    讲解比较文学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比较文学可比性的特点和内涵,掌握影响研究的特点、条件和范围以及平行研究的可行性和具体方法。

  • 4.1比较文学的跨越性

    本节课主要讲解比较文学跨越性的特点,使学生了解比较文学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特点。

  • 4.2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本节课主要讲授比较文学可比性的特点和内涵,使学生掌握比较文学是可比性和文学性的统一。

  • 4.3影响研究

    本节课讲解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知识,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影响研究的特点、条件和范围。

  • 4.4平行研究

    本节课主要讲解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特点和内涵,使学生了解平行研究的特点、条件和范围,掌握平行研究的可行性和具体方法。

  • 第五章文类学

    讲解比较文学文类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文类学的基本定义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学会运用文类学的理论的知识进行具体的文学研究。

  • 5.1文类学概述

    本节课讲解比较文学文类学的知识,使学生了解比较文学文类学的基本知识,把握文类学的基本定义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学会运用文类学的理论的知识进行具体的文学研究。

  • 5.2中西戏剧比较

    本节课的讲授通过专题展开,以中西戏剧的比较探讨中西文学的同和异以及背后的文化意义。

  • 5.3中西长篇小说比较

    本节课专题讲解中西长篇小说比较,探讨长篇小说这一文类在中西方文学和文化史上的同和异。

  • 第六章译介学

    讲解比较文学译介学理论的定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特征。使学生理解比较文学翻译过程中“创造性叛逆”的产生和作用。

  • 6.1译介学的“创造性叛逆”

    本节课主要通过讲授译介学相关理论的阐述使学生了解“创造性叛逆”的基本特点和重要作用。

  • 第七章主题学

    讲解比较文学主题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主题学的基本定义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学会运用主题学的理论的知识进行具体的文学研究。

  • 7.1主题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主题学的相关概念和题材史的发展研究,并掌握主题、母题、题材的关系。

  • 第八章形象学

    通过形象学的定义、研究对象、文本关系以及异国异族形象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特殊意义,学会运用形象学的理论的知识进行具体的文学研究。

  • 8.1形象学的定义

    本节课主要讲解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的定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特征。使学生了解异国异族形象的五个层次,掌握比较文学形象学与文化形象学、文学理论中的形象以及主题学的区别。

  • 8.2形象学的研究对象

    本节课讲解形象学的研究对象,使学生掌握“肖像”“社会集体想象物”等相关知识并可以实际运用。

  • 8.3形象学的文本关系

    本节课主要讲解形象学的两个基本概念:词汇和套话,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套话”这一特殊词汇在比较文学形象学中的作用和特点。

  • 8.4中外文本中的异国异族形象

    本节课专题讲解中外文本中的异国异族形象,通过不同时期中外不同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异族形象的梳理和对比,探讨文化的深层次特质。

  • 第九章比较诗学

    讲解比较诗学理论的定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特征,并通过思潮流派的比较研究,使学生进一步提高中外文论的理解能力,并可以运用比较诗学的理论进行位文本分析和运用。

  • 9.1比较诗学

    通过讲解比较诗学理论的定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特征等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中西诗学的同和异,了解比较诗学研究的几种类型。

  • 9.2思潮流派比较研究

    本节课专题讲解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的相关知识,并重点讲解西方思潮流派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关系。

  • 第十章跨学科研究

    通过讲解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宗教、文学与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相互阐发,使学生培养一种跨学科的视野和人文关怀。

  • 10.1文学与艺术

    本节课主要讲授文学与其他学科尤其是艺术学科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了解原始艺术的同源混生以及文学与绘画、音乐、影视等其他艺术门类的相互借鉴和阐发。

  • 10.2文学与宗教

    本节课的讲授主要围绕文学与宗教的关系展开,使学生了解文学与宗教关系的研究现状和同文化体系文学与宗教关系以及跨文化体系文学与宗教的关系。并实例分析佛教和基督教的传入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 10.3佛教与中国文学的互渗

    本节课专题讲解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从题材、内容、语言、形式等方面探讨佛教与中国文学的互渗作用。

  • 10.4文学与哲学、心理学

    本节课主要讲解文学与哲学和心理学的关系,使学生了解文学和哲学的历史和现实关系,以及心理学对文学的渗透。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比较文学概述

    1.1 比较文学课程简介

    视频数1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比较文学的学科基础

    2.1 比较文学的诞生条件

    2.2 比较文学的学科基础和目标

    视频数2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比较文学的发展历史

    3.1 国外比较文学的历史和发展

    3.2 中国比较文学的历史和发展

    视频数2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

    4.1 比较文学的跨越性

    4.2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4.3 影响研究

    4.4 平行研究

    视频数4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文类学

    5.1 文类学概述

    5.2 中西戏剧比较

    5.3 中西长篇小说比较

    视频数3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译介学

    6.1 译介学的“创造性叛逆”

    视频数1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主题学

    7.1 主题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视频数1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形象学

    8.1 形象学的定义

    8.2 形象学的研究对象

    8.3 形象学的文本关系

    8.4 中外文本中的异国异族形象

    视频数4
  • 第九章  作业测试
    第九章 比较诗学

    9.1 比较诗学

    9.2 思潮流派比较研究

    视频数2
  • 第十章  作业测试
    第十章 跨学科研究

    10.1 文学与艺术

    10.2 文学与宗教

    10.3 佛教与中国文学的互渗

    10.4 文学与哲学、心理学

    视频数4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