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
机械制造基础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21
开课时间2025/01/31 - 2025/07/31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一、本课程共有77个教学微视频,共14章节,课程习题894,视频总时长达560分钟。
二、本课程共48个学时线上教学1.5学分,线下教学1.5学分

三、本课程内容共分为三个模块,第一模块内容为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处理第二模块内容为毛坯成形第三模块为零件成形现配套线下教材为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林江主编)
四、教学计划如下
模块一  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处理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4学时)

第二章    纯金属的晶体结构和结晶(2学时)

第三章    合金的相结构与二元合金相图(4学时)

第四章     铁碳合金相图与碳钢(6学时)

第五章     钢的热处理(4学时)

第六章     合金钢(4学时)

第七章     铸铁(4学时)

第八章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2学时)

第九章     非金属材料及新材料(2学时)

模块二   毛坯成形

第十章     铸造(6学时)

第十一章   锻压(4学时)

第十二章   焊接 4学时)

模块三  零件成形

第十三章   金属切削加工基础知识(6学时)

第十四章   零件选材与加工工艺分析(4学时)

五、授课方式介绍

基于在线课程“机械制造基础”开展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已经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利用电子课件和教学视频对每章节基础内容进行了自主学习,基本完成了知识的传授过程在课堂上再带着疑问参与到课堂学习与讨论中来,主要利用传统课堂开展重难点分析、学习交流与讨论,工程应用案例分析等,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互助、问题探究、工程运用逐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课后再通过在线平台对所学内容进行在线检测、作业练习和提升问题的讨论交流,有利于实现深度学习,发现更多问题,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解决更多问题。课程教学环节践行思政内容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相融合,通过知识点背后的科学故事,不断增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学生以后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六、成绩评价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线上成绩是以视频观看时长、完成测试、考试、作业情况及论坛发帖之成绩为计算依据,占总成绩的44%,各项目占比如下

1)线上平时成绩占总成绩24%,其比例构成如下:

1视频观看占30%

2作业成绩占30%

3测验成绩占30%

4线上讨论占5%

5)笔记5%

2)线上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20%

线下成绩是以课堂表现,课堂讨论活跃度、工程案例分析能力以及线下期末考试为计算依据,占总成绩的56%,各项目占比如下:

1)线下平时成绩占总成绩6%,其比例构成如下:

1课堂考勤、课堂总体表现占50%
2课堂讨论活跃度、工程案例分析能力占50%

2)期末考试成绩占50%

本课程最终成绩=线上成绩*44% + 线下成绩*56%

课程大纲
第0章 绪论
第一节 课程内容概要与学习指导
课程内容概要与学习指导
课程内容概要与学习指导
第二节 工程材料概述
工程材料概述
工程材料概述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性能
第一节 强度与塑性
低碳钢静拉伸试验
低碳钢静拉伸试验
强度和塑性
强度和塑性
第二节 硬度
硬度
硬度
第三节 冲击韧度、疲劳强度
冲击韧度、疲劳强度
冲击韧性
冲击韧性
第二章 纯金属的晶体结构及结晶
第一节 纯金属的晶体结构
纯金属的晶体结构
纯金属的晶体结构
第二节 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
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
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
第三节 纯金属的结晶
纯金属的结晶
纯金属的结晶
第三章 合金的相结构与结晶
第一节 合金的相结构
合金的相结构
合金的相结构
第二节 合金的结晶
合金相图的建立
合金相图的建立
二元匀晶相图
二元匀晶相图
二元共晶相图
二元共晶相图
第四章 铁碳合金
第一节 铁碳合金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和性能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和性能
第二节 Fe-Fe3C 相图
铁碳合金相图分析
铁碳合金相图分析
典型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分析
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铁碳合金相图的应用
铁碳合金相图的应用
第三节 碳素钢
碳素钢
碳素钢
第五章 钢的热处理
第一节 概述
概述
第二节 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第三节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 等温转变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 等温转变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 连续冷却转变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 连续冷却转变
第四节 钢的普通热处理
钢的普通热处理
钢的退火与正火
钢的退火与正火
钢的淬火
钢的淬火
钢的回火
淬火钢的回火
第五节 钢的表面热处理
钢的表面热处理
钢的表面热处理之表面淬火
钢的表面热处理之表面淬火
钢的表面热处理之化学热处理
钢的表面热处理之化学热处理
第六节 其他热处理工艺
激光热处理技术(学生大作业微视频))
第六章 合金钢
第一节 概述
合金钢的分类与编号
合金钢的分类与编号
第二节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第三节 合金结构钢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合金渗碳钢
合金渗碳钢
合金调质钢
合金调质钢
合金弹簧钢
合金弹簧钢
滚动轴承钢
滚动轴承钢
第四节 合金工具钢
合金工具钢
合金刃具钢
合金刃具钢
合金模具钢
合金模具钢
第五节 特殊性能钢
特殊性能钢
不锈钢的性能要求及成分特点
不锈钢的性能要求及成分特点
不锈钢的分类
不锈钢的分类
第七章 铸铁
第一节 铸铁的分类及石墨化
铸铁的分类及石墨化
铸铁的分类及石墨化
第二节 常用铸铁
常用铸铁
灰铸铁
灰铸铁
球墨铸铁
球墨铸铁
蠕墨铸铁
蠕墨铸铁
可锻铸铁
可锻铸铁
第八章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第一节 铝与铝合金
工业纯铝及铝合金强化机理
工业纯铝及铝合金强化机理
变形铝合金及铸造铝合金
变形铝合金及铸造铝合金
第二节 铜与铜合金
铜合金
铜合金
第三节 滑动轴承合金
滑动轴承合金
滑动轴承合金
滑动轴承合金
第四节 粉末冶金与硬质合金
硬质合金
硬质合金
粉末冶金与硬质合金
第九章 非金属材料
第一节 高分子材料
非金属材料之塑料
非金属材料之高分子塑料
金属注射成型(学生大作业微视频)
3D打印技术简介(学生大作业微视频)
第二节 陶瓷材料
非金属材料之陶瓷
非金属材料之陶瓷
陶瓷材料
陶瓷材料
第三节 复合材料
非金属材料之复合材料
非金属材料之复合材料
泡沫金属(学生大作业微视频)
第十章 铸造
第一节 概述
概述
第二节 砂型铸造
砂型铸造
砂型铸造
第三节 铸造工艺基础
合金的铸造性能
合金铸造的铸造性能
第四节 铸造工艺设计的基本内容
铸造工艺设计的基本内容
铸造工艺设计的基本内容
第五节 铸件的结构工艺性
铸件的结构工艺性
铸件的结构工艺性
第六节 特种铸造
特种铸造工艺简介
特种铸造
第十一章 锻压
第一节 概述
概述
第二节 塑性成形的理论基础
锻压与金属塑性变形
锻压与金属塑性变形
第三节 锻造工艺过程
锻造工艺过程
锻造工艺过程
第四节 自由锻
自由锻
自由锻
第五节 模锻
模锻
模锻
第六节 板料冲压
板料冲压与其他锻压方法
板料冲压与其他锻压方法
第十二章 焊接
第一节 概述
焊接概述
第二节 焊条电弧焊
焊条电弧焊
焊条电弧焊
焊接应力和变形
焊接应力与变形
第三节 其他焊接方法
埋弧焊与电阻焊
埋弧焊与电阻焊
气体保护焊
气体保护焊
第四节 焊接结构工艺性
焊接结构工艺性
焊接结构工艺性
第十三章 金属切削加工基础
第一节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
切削运动和切削用量
切削运动与切削用量
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参数
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参数
切削力
切削力
第二节 车削加工
车削加工
车削加工
第三节 其他加工方法
其他加工方法
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参数
第十四章 零件选材与加工工艺分析
第一节 零件的失效形式和选材原则
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
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
第二节 典型零件材料和毛坯的选择及加工工艺分析
轴类零件的选材及加工工艺分析
轴类零件的选材及加工工艺分析
齿轮零件的选材及加工工艺分析
齿轮零件的选材及加工工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