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综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思想为一体的传统医学体系。
该门课程是由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等课程浓缩精炼而成。具体内容涵盖以下方面:
1.中医学的历史沿革、发展和展望
2.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
3.中医的哲学基础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等。
4.藏象学说 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主要功能及病理变化;精、气、血、津液的分类、生成、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5.体质 概念、分类和应用。
6.病因 概念、分类;外感致病因素、内伤致病因素、可致病的病理产物的致病特点。
7.病机 正邪相争、阴阳失调和气机失常。
8.四诊 概念、理论依据和四诊合参的意义;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方法及四诊主要内容。
9.辨证 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六经辨证。
10.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治病求本、调整阴阳、扶正祛邪、三因制宜。
11.治法 “八法”的定义、适应证及使用注意。
12.中药 中药的采集、炮制,中药性能(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中药分类;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和功效主治、用量用法及参考。
13.方剂 方剂的基本知识,方剂的分类及常用方剂的组成、用法和功能主治。
14.针灸学 经络、腧穴,针灸方法、针灸治疗,拔罐,艾灸。
15.中医常见病症 感冒、心悸、黄疸、水肿、月经不调、痛经、消渴、痈、肿瘤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现代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