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课程共8章,54个教学微视频,视频总时长达377分钟。
二、本课程共32个学时,2学分。
三、本课程配套线下教材为《公民个人信息与数字财产保护》。
四、教学计划如下:
(1) 第1至2章:了解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学会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
(2) 第3至5章:了解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类型及作案手法。
(3) 第6至8章:通过学习经典案例,了解电信网络诈骗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掌握自身防范基本方法。
五、授课方式介绍
本课程采用线上学习、答疑、交流,线下讲座的方式开展授课。
六、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充分认识到当前电信网络诈骗高发的现状,以及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对一些常见的个人信息泄露渠道、诈骗的手段、受害者心理分析、犯罪产业链等内容的系统学习,达到克服“被骗的人是傻瓜”的错误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和保护技能。
七、成绩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线上评价体系;
成绩是以“视频观看时长、完成作业、测试、考试及论坛发帖”之成绩为计算依据,分数占比如下:
(1)视频观看 占 20%
(2)作业成绩 占 15%
(3)测验成绩 占 20%
(4)考试成绩 占 40%
(5)发帖讨论成绩 占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