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研究方法
材料科学研究方法
5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1
开课平台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
开课高校江苏大学
开课教师杨娟聂仪晶
学科专业工学材料类
开课时间2025/03/22 - 2025/06/08
课程周期12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是现代社会和科学的热点,注视国际研究的动向,了解材料科学研究前沿的问题,能启发科学的思维和指明工作的方向。对于材料工作者来说,如何选择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如何有效地开展材料研究及技术开发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本课程作为材料类各专业基础教学知识平台之一而设置,课程的目的是使所有材料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内在规律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对材料研究开发的思路、方法有一个科学辩证的概念。培养学生对材料研究创新思维的主动意识,材料研究创新活动的科学方法,材料研究创新成果的分析能力。

  该课程的特点是前沿性、综合性和系统性。前沿性:教学中所反映的研究方法、思路及所举例子基本上是最新的研究成果,虽然有关的例子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在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实例一方面能从中领悟其创新的思维、研究的思路,另一方面能了解更多的新知识、新成果和新动向。综合性:课程内容涉及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等各类新材料,更能深入地理解材料科学的共性和特点,扩大知识面。系统性:课程体系虽然是新的,但比较确切地反映了材料科学研究和发展过程的自然科学本质、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系统性等共同特点。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国内高校中最早出版此类教材及开设此类课程的高校,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柳百成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院长陶杰教授、东南大学教务处处长蒋建清教授、常州大学校长陈志刚教授等先后对该课程给出了评价:

“该教材以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基本特点展开,系统地论述了相关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论,分析深入浅出,条理清楚。该书在该领域填补了国内空白,很有创意。在培养学生对材料科学基础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和研究方法广泛性与系统性认识上将大有益处。”

“该课程经过多年建设,形成了新颖而科学的体系,辩证与创新的教学理念。材料学科专业的内涵在教学内容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内容丰富,涉及的知识面很广,信息量大,具有显著的特色。”

      “多媒体课件很有特色,内容新颖、知识面广、幅面简洁、突出分析思路、强调思维性。该课程建设成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课程大纲

第一章 材料科学发展史

1.1(a) 材料发展古代史

1.2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形成与发展

1.1(b) 材料发展近代史

第二章 材料科学共性

2.1 材料科学与工程四要素

2.2 材料科学与工程四面体

2.3 材料科学与工程四面体的意义

2.4 材料科学的共性规律

2.5 材料的共同效应-1

2.6 材料的共同效应-2

第三章 材料研究基本方法

3.1 科学研究简介

3.2 科学研究共性方法-1

3.3 科学研究共性方法-2

3.4 材料研究核心方法

第四章 材料结构设计与系统分析

4.1 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基本特性

4.2 材料结构稳定性及设计

4.4. 材料结构的自组织与仿生

4.5 材料过程能量分析法

第五章 材料使用与环境评价方法

5.1 材料与环境、资源的关系

5.2 材料环境协调性评价与设计

5.3 材料环境适应性评估

第六章 材料(计算)设计与方法

6.1 概述

6.2 材料设计主要途径与方法

6.3 材料设计的主要技术

6.4 数学方法的应用

第七章 材料研究的模型化与模拟

7.2 材料的物理模拟

7.1 模型化概述

7.3 材料的数值模拟

第八章 材料失效分析方法

8.1 材料失效分析方法

第九章 材料经济学

9.1 材料经济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9.2 材料的循环

9.3 材料的选用与竞争

9.4 材料经济分析

第十章 材料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

10.1 开发先进材料,发展高技术产业

10.2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