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人学:西方文学名著欣赏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22
开课时间 | 2025/04/10 - 2025/07/31 |
---|
课程周期 | 16 周 |
---|
开课状态 | 开课中 |
---|
每周学时 | - |
---|
课程大纲
浪漫童年与人性稚拙
-
2.1
古希腊神话:人性善恶的诗性解说
-
2.2
荷马史诗:远古英雄的野性之美
-
2.3
《俄狄浦斯》:“恋母情结”与人的“命运”
-
2.4
《旧约》:人性本源的另一种解说
善恶矛盾与灵魂救赎
-
3.1
《神曲》:寻找人类灵魂的获救之路
-
3.2
《哈姆莱特》:复仇故事演绎的人性之善恶
-
3.3
《浮士德》:人性向善抑或趋恶?
宗教压抑与爱欲萌动
-
4.1
《十日谈》:人的自然欲望是天然合理的?
-
4.2
《巴黎圣母院》:爱的欲望与宗教誓言的矛盾冲突
-
4.3
《红字》:“一片黑地上,刻着血红的A字”
婚恋自由与人格尊严(上)
-
5.1
《新爱洛伊丝》:怦然心动的自然之爱
-
5.2
《叶甫盖尼•奥涅金》:乡村少女的羞涩与上流贵妇的矜持
-
5.3
《简•爱》:人格尊严是爱的前提
-
5.4
《包法利夫人》:追逐“爱”与“幸福”的“瞎子”
婚恋自由与人格尊严(下)
-
6.1
《德伯家的苔丝》:“纯洁女人”的悲剧“宿命”
-
6.2
《安娜•卡列尼娜》:自然人性与平庸环境的冲突
-
6.3
《玩偶之家》:“我要学做一个人”!
-
6.4
《彩虹》:寻找两性和谐的希望之“虹”
个人奋斗与“英雄”沉浮
-
7.1
《红与黑》:性格多元的个人奋斗者
-
7.2
《高老头》:金钱欲望对人性的吞噬
-
7.3
《罪与罚》:“凡人”、“超人”抑或“罪人”?
-
7.4
《约翰•克里斯朵夫》:“力”的展示与“爱”的执着
战争暴力与人道情怀
-
8.1
《双城记》:暴力恐怖、道德杀人及“没有恐怖的美德”
-
8.2
《静静的顿河》:战争烽火对人性的锤炼
-
8.3
《第二十二条军规》:反疯狂的“疯狂”
-
8.4
《蝇王》:儿童“战争”与人性反思
-
8.5
《莱尼与他们》:战争废墟中普通人的“团体照”
直面荒诞与等待“戈多”(上)
-
9.1
《荒原》:“荒原意识”与意义追寻
-
9.2
《变形记》:真实的荒诞与荒诞的真实
-
9.3
《尤利西斯》:西方现代人的生活史诗
-
9.4
《洪堡的礼物》:探索“异化世界”中人的精神拯救之路
直面荒诞与等待“戈多”(下)
-
10.1
《老人与海》:“硬汉精神”与人的悲剧性命运
-
10.2
《毛猿》: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抗争
-
10.3
《厌恶》:面对荒诞时的自我选择
-
10.4
《百年孤独》:循环、孤独及其象征
-
10.5
《等待戈多》:希望在“等待”之中